七國之亂:一場削藩的意外事故,卻帶來想不到的效果

皇子分封——人多糧少

要說這七國之亂的起因,那還得從漢景諸子分封說起。漢朝有分封諸皇子的傳統,到了漢景帝時,同樣也要對諸皇子進行分封。

可是問題來了:漢景帝有十四個兒子,除了一位太子不需要分封外,其他的十三個皇子都需要分封,可是分封領地又不夠。面對這種“狼多肉少”的局面,景帝對分封一事也著實頭疼。無奈之下,他想方設法地完成分封的慣例,這時他把主意打到了無嗣諸侯王身上,他收回了這些諸侯王的領地,解決了六個皇子的分封,但仍然剩下七位皇子待分封。

可是,按照以往的分封方法,每個諸侯王平均得到三個郡的分封,七位諸侯王就意味著中央必須最少拿出二十一個郡才能解決他們的分封問題。


七國之亂:一場削藩的意外事故,卻帶來想不到的效果


可是漢景帝手上兩手空空,除了要給兒子們分封,他也要留點老本,養著為他賣命的朝臣和嬪妃。

景帝面臨著兩難的局面:不分封,內亂;要分封,沒地。這個史上最難的皇帝該怎麼辦呢?他只好想辦法呀,想呀想呀,他就真的想到了一個辦法。先帝不是冊封的有諸侯王麼?那就從他們身上下手唄。

於是,景帝就想到了削藩。當然一開始他並沒有信心,為什麼呢?還不是因為藩國實力強大,景帝沒有底氣。不過沒底氣他又能怎麼辦,還不得硬著頭皮幹,誰讓他生了這麼多要分封的皇子呢?

強行削藩的死路

要削藩,那等同於讓那些諸侯吐出骨頭,這種事情,文帝都不敢做,更何況景帝?

此時,景帝有三種選擇,但是這三種選擇並不是處在平等的地位上,有上中下策之分。

上策是:效仿文帝,繼續沿襲他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治理模式。這樣做能有效地避免地方與中央產生矛盾、對抗。倘若景帝照著這個政策繼續走,便可以在不內訌的情況下使自己兒子成功地參與分地。

中策是:等。所謂等,就是等待時機。等前封諸侯王在優勝劣汰的規則下自己出局,或者等他們內部被驕奢淫亂毀壞的差不多的時候再不費吹灰之力解決他們。

這樣一來,景帝能慢慢地收回無嗣諸侯王的領地,他既可以逐步解決封地不足的問題,還能消除地方隱患。再不然,他可以把“削藩”之策暫停一下進度,等到諸侯國內部腐爛不堪時,“順天理、從民意”,趁機整治他們。這也是一條很穩的道路。


七國之亂:一場削藩的意外事故,卻帶來想不到的效果


然而景帝卻偏偏挑了一條死路,聽晁錯的提議強行削藩,儘快從根本之處解決問題。

削藩存在巨大的政治風險,它違背先帝的政策,易招致反對,“口讓多怨”,對政權合法性的根源產生威脅。

此外,削藩猶如虎口奪食,必然會遭到地方強烈反對,容易導致內亂,破壞國家安全。 景帝有這麼多好的選擇,可是他卻都完美地避開了,只選擇了最差的下策。

削藩能成的另一個原因可能與晁錯本人也有關係。他和景帝的關係非同一般,他很瞭解景帝,這就導致他能在合適的時機提出“削藩”之策。

在削藩的邊緣瘋狂試探,蠢蠢欲動

在景帝二年,晁錯再次向景帝陳述諸侯的罪狀之時,認為要削減他們的封地,將旁郡收回,並呈上《削藩策》。景帝十分信任晁錯,於是,聽從了他的削藩建議,開始實施這一雷厲風行的削藩政策。

在景帝三年冬,楚王來朝之際,晁錯趁機以楚王劉戊在為薄太后服喪期間犯了淫亂之罪的理由,請景帝誅殺他。景帝免了他的死罪,以削減東海郡作為懲罰。

這只是一個開始。

緊接著,削藩行動正式開始。

削去趙王劉遂河間郡,削減膠西王劉昂六個縣,當然都有理由——他們犯了王法,有罪。


七國之亂:一場削藩的意外事故,卻帶來想不到的效果


這一削,給削急眼了!

這一系列的削藩行為導致舉國震動,特別是諸侯王中輩分最高,年歲最長,實力最強的吳王劉濞對景帝十分不滿,加上他倆之間有舊仇,他對景帝的不滿就更強烈了。

他親自去膠西,跟膠西王劉昂達成反漢的約定,他還和他的兄弟、齊國舊地的其他諸王一起約定反漢。同時,吳王劉濞與楚、趙、淮南諸國也達成了相約起兵的約定。

這樣,這些吃過景帝虧的諸侯王們便聚集在一處,他們的憤怒猶如一堆乾柴,哪怕只有一個小火星到來,都會被點燃成熊熊大火。

景帝削奪吳王劉濞的豫章郡、會稽郡一事便成了這個火星,它很快便形成燎原之勢。

吳王劉濞聽到消息立即聯合串通好的諸侯王起兵造反,這就是史上規模巨大的“七王之亂”事件。

這樣的結果景帝可是始料未及的,他們咋還能造反呢?


七國之亂:一場削藩的意外事故,卻帶來想不到的效果


殺了肇事者,好像也無濟於事

景帝捅了這麼大的簍子,自然要想辦法擺平呀。可是怎麼辦呢?他當然得找個高手來解決了這件事呀。

於是,他便找到了有豐富經驗的袁盎,同時,這個袁盎還是晁錯的政敵。

當景帝向袁盎“取經”的時候,袁盎是這麼回答的:“吳楚叛亂目的在於殺晁錯,恢復原來封地,只要斬晁錯,派使者宣佈赦免七國,恢復被削奪的封地,就可以消除叛亂。”

由於晁錯樹敵過多,受到了眾多大臣的聯名彈劾,最後他被景帝當街腰斬了。

景帝以為,七國之亂既是因晁錯而起,他一死便也結束了。可是,開弓哪有回頭箭,既然都造反了,那索性就反到底。

什麼狗屁使者,劉濞見都不見。

眼看著七國之亂不能平息,景帝非常無奈,上火,可是能怎麼辦呢?

人家是造反,不是鬧著玩,怎麼能說停就停呢?山窮水盡急到頭快禿的景帝想到了——周亞夫。

這個能救他於水火的男人。


七國之亂:一場削藩的意外事故,卻帶來想不到的效果

先打有錢的,再收拾窮的

周亞夫有自己的出征計劃,大致就是:先佔據滎陽,因為這裡真是太重要了。接著自己率軍打最有錢的吳楚,同時派兵進攻趙、齊,楚人雖然驍勇,但是以劉武作擋箭牌跟吳楚死槓,在趁機斷叛軍糧道,大事焉能不成?

周亞夫可真是好,簡直是上上選。

叛軍其實根本不可能贏。

首先,中央政府在文帝的時候已經積累了那麼多財富資源,你一個地方上的聯盟,即使再有錢,能買來資源麼?戰亂時期,你再有錢,商人都躲戰亂去了誰還掙這沒命錢。中央攢了四十年的資源,簡直豐富至極。作為一個叛軍,資源都拼不過人家,咋就能打得過?

其次,叛軍的官兵素質不行,又不是經常打仗的,素質咋能好?但是中央可就不一樣了,平時還防個匈奴,況且還有周亞夫這個十分厲害的將軍,怎麼能打得過?官兵素質拼不過也就罷了,也沒有厲害的大將軍,可怕的是連資源都不多,這不是穩輸的局麼!

這時,吳楚的姓桓的少年將軍獻策不入關,直接搶洛陽的武庫、敖倉的糧庫,還可以根據地形進行守衛。這樣以來雖然不入關,但是掌握了山東之地。這位將軍看的明白,如果搶下了洛陽武庫,那就相當於切斷了中央短時間內向山東用兵的可能性。

洛陽武庫這裡很重要,各大武裝力量都要在這裡集合,在這裡集合完了以後,才能向別的地方進發。


七國之亂:一場削藩的意外事故,卻帶來想不到的效果


就這次戰鬥來說,中央大軍在洛陽武庫集合後,如果順利佔據滎陽,佔住敖倉,基本也就沒叛軍什麼事兒了。

可是叛軍如果第一時間搶下洛陽,那麼局勢就大不相同了:函谷關以東就危險了。

這個計策也算是上是良策,雖然有點險,但這是唯一的救命之路了。

但保守派覺得他年輕不懂用兵,就決定步步為營。

可是你們都這樣了,弱者還有資格挑三揀四嗎?

保守吳楚聯軍開始東進,打的梁國落花流水,梁王劉武求救裝聾作啞,最後給景帝求救,景帝命令周亞夫去營救,周亞夫也不救。

救什麼救,這不就是當時說好的戰術麼?

等不來救兵,梁王只能死扛,與吳楚聯軍僵持了一個多月。

吳楚聯軍看久攻不下,就去北上打周亞夫的中央軍。周亞夫就吊著他們,但是私下趁機派騎兵南下,奪了泗水入淮的關口,把叛軍的糧道斷了。斷糧久了,叛軍便軍心渙散,四處逃竄,吳楚不得不退兵。

這時,周亞夫才出兵總追擊,大敗吳、楚聯軍。吳王之流逃的逃,散的散,楚王自殺了,剩下的叛軍幾乎都被抓了。周亞夫僅用了三個月就平了吳楚之亂。

東線戰場,與吳王約好的齊與濟北兩國沒按時發兵,這引得其餘叛軍去攻打不守信的他們,這內訌中央可真是太喜歡看到了,他們打的差不多了,就省中央的事兒了。

漢軍出兵進逼齊地,和齊國內外夾攻四國,他們大敗而回,潰不成軍,遂齊地被平。

北線戰場,趙國沒動靜受到酈寄進攻求救匈奴,最後酈寄和欒布水淹邯鄲城,趙王自殺,邯鄲平定。


七國之亂:一場削藩的意外事故,卻帶來想不到的效果


走錯路了,還能取得豐碩的政治成果

景帝乘七國戰敗之際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願以償地削弱了諸侯國的實力。他剝奪了諸侯自主治理國家的權力,諸候國的官員必須受到皇帝的任命方能成事。其中,剝奪諸侯的財政權和司法權,直接裁撤諸候國的少府、御史大夫、廷尉等重要官職,這一舉措就意味著諸侯國的礦產資源被收歸中央。

這樣以來,諸侯國的收人只剩封地收取糧食這一種,收入大大減少,實力自然變弱了。

而更妙的是,諸侯國減少的收入都進了中央政府的口袋,中央的財政實力得到了很大的擴充。

自此以後,諸侯國雖然仍在,但卻名存實亡,猶如紙老虎一般,統一大一統帝國的框架基本成型。

按道理來說,景帝選擇的是削藩的下策,是沒有人看好的政策,但是卻歪打正著,反而還取得了想要的效果。你說這氣人不氣人,走錯路了,還能取得豐碩的政治成果?

所以說,歷史就是這樣不講道理。景帝就是想削藩,雖然引起了內亂,但他運氣好,還有人緣好,來個周亞夫,幫他平定一切,“文景之治”也由此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