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共出现了400多位帝王,规模相当于一个营,若派去打仗,谁适合做营长?

观景天下


营长 嬴政 教导员 李世民 副营长 朱元璋 副教导员 赵匡胤 三大皇帝军事家 嬴政 李世民 朱元璋必须入选 至于赵匡胤 太适合做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 而且 打仗也还可以

一连长 刘彻 这家伙也适合当营长 就是脾气有点大 指导员 刘秀 他的人格魅力就不说了副连长 冉闵

二连长 忽必烈 指导员 刘邦

三连长 朱棣 指导员 柴荣

侦查排长 朱厚照(喜欢冒险 其实很有军事指挥能力) 副排长 努尔哈赤

其他排长人选 刘裕 拓跋焘 杨坚 杨广 李隆基 皇太极 朱瞻基 陈霸先 刘备 孙权

后勤及其它 刘恒 刘启 刘询 康熙 雍正


木易1989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将古代的帝王全部集合在一起去打仗,这样的想法脑洞真大,在我们的古代从秦始皇到溥仪,加上被追封的帝王,一共有着皇帝尊号的人494人,当然想安禄山和袁术这样的人是不被历史承认的,400多人的规模,在军队中大约相当于一个营的建制,一个营包括一个指挥部,以及三个连队构成,大约的人数也是在500人,而在现在的军队中,营级别建制的军队主要作战任务就是冲锋陷阵的,比如《亮剑》中李云龙是一个团长,而他的手下张大彪就是营长,不是经常带着士兵冲锋陷阵吗?

所以基于这样的作战任务,也就说明营长并不是作为一个统帅存在,而是要求不但能够带兵冲锋,也能够出谋划策,也就是有勇有谋了,而古代的帝王在军事上有突出能力的人并不多,很多帝王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来到战场之上,所以能够选择的面也就不会太大。

先来看看古代能够统兵打仗的帝王有哪些吧!首先就是刘邦、刘秀、南朝宋国的刘裕、当然还有十六国时期的刘渊、南朝的陈霸先,隋炀帝杨广、李渊、李世民、柴荣、宋太祖赵匡胤、朱元璋、朱棣以及康熙,如果算上追封的帝王,还有曹操和成吉思汗了,也就是说如果选择帝王营的营长,也就只能够从上面这些帝王中间做出选择了。

刘邦最开始仅仅是一个泗水亭长,在秦末起义之后被推举成为首领,不过刘邦的军事能力并不突出,而他能够取得天下靠的主要就是识人,尤其是萧何、张良和韩信的使用,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这就说明带兵冲锋刘邦不行,谋略也不行,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彭城之战,刘邦40多万的大军竟然被项羽三万骑兵打得落花流水,还差一点被项羽给斩首了,所以刘邦也就排除了。

再来看看刘邦的后人刘秀,刘秀带兵取得了昆阳之战的胜利,并且后面统一河北,并且建立了东汉,最后利用12年时间统一全国,不过除了早期的昆阳之战之外,刘秀统兵作战的经历并不多,更多的是依靠手下的云台二十八将扫荡群雄,所以刘秀也还是差一点意思。

刘裕可以也是刘邦的后人,更是从大头兵做起的,参加东晋最出名的北府军成长起来,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家,并且带兵收复了很多失地,在成为帝王之后更是要御驾亲征,只是因为生病病逝,让人遗憾,可以说刘裕做过普通的士兵,一步步成长起来,并且还取得过北伐的重大战果,这样的人绝对是营长的一个备选了;而刘渊一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带兵打仗自然没有问题,不过谋略不是他的擅长;而陈霸先建立了陈朝,不过在建立南陈之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自然也就将他排除了;而杨广虽然带兵统一了全国,消灭了南陈,不过他仅仅是一个统帅,而且还是一个名义上的统帅,所以也不合格。

李渊建立唐朝,不过他主要是统帅,无论是早期攻占长安,他很少亲身犯险,所以也要排除在外;而李世民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帝王,李唐的江山是在他的手中打下的一大半,并且李世民不是仅仅带兵,更是带兵冲锋,在史书上经常能够看到李世民带着他的玄甲兵冲锋,而且李世民非常擅长弓箭,可以说是百发百中,在攻打洛阳王世充的时候,李世民亲自带着十几个骑兵去侦察敌情,最后被单雄信看到,李世民就是带着这十几个人边打边退,当然最后也因为有着尉迟敬德的出现才让他脱险,但是这足以说明李世民的个人能力,并且他十分擅长带兵冲锋,尤其是在虎牢关攻打窦建德的战斗,就是李世民带着骑兵冲锋,所以李世民绝对是一个备选。

而后周的柴荣也是行伍出身,并且长期担任军事统帅,不过他更多的是统兵,这一点和赵匡胤其实很像,不得不说两个人都是非常出名的名将,不过要带兵冲锋的话,还是不太合适。

而朱元璋也是从大头兵做起,最后一步步成长为军事统帅,更是成为帝王,而且手下的徐达和常遇春等人打仗的时候,往往都是朱元璋教他们怎么去打,这么看的话,朱元璋能够统兵冲锋,也能够出谋划策,也是不错的备选人物;而朱棣在作为燕王的时候,北伐蒙古,还有打动靖难之役,但是他是一个统帅,而康熙的情况差不多,虽然他有着御驾亲征的行动,不过军事上康熙的能力并不突出;最后就是曹操和成吉思汗了,曹操能够在官渡之战领兵偷袭,也能够自己写兵书,所以也很符合营长的标准,而成吉思汗谋略方面就是差上一些了。

综上所述,能够符合营长标准的人选也就是刘裕、李世民、朱元璋和曹操,如果要是从这四个人中选择的话,从战绩上去看的话,无疑是李世民战绩更加突出,个人能力非常突出,并且谋略上也非常厉害,其次就是朱元璋了,伟大的毛主席都说过: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然后就是曹操了,虽然败仗很多,但是曹操的能力不容小觑,如果以上三人都不能够选择的话,也就是刘裕了,所以如果要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人选无疑是李世民更合适一下,他喜欢带兵冲锋,非常符合营长的标准,就算是选择一个统帅的话,李世民和朱元璋也是最佳的选择。


语说漫谈


  

  中国皇帝一大把,真正有才的并不多。

  能当统帅的人也有几个,最佳人选自然是祖龙始皇帝。身为统帅,要目光长远,善于用人。始皇帝广纳贤才,制定帝国方略,后世帝王都不过是在他定下的框架中修修补补。

  营长之下,可以设置几个连长。连长要求能征惯战,李世民、赵匡胤、曹操都是文武兼备,并且亲自领兵作战,且打仗大有成效的君王。

  像项羽、成吉思汗这样的,可以搞一个尖刀班、突击队,让他们冲锋陷阵去。

  隋文帝杨坚、宋真宗都很擅长理财。隋朝藏富于国,建国几十年,收拢的钱粮吃了一百多年,一直吃到唐玄宗年间。宋真宗更牛,直接将中国王朝的年收入推倒一亿贯钱,登上中国古代史巅峰。

  其他如刘邦、汉武帝、康熙帝、明太祖,都有一技之长,当个连长、副连长什么的也都可以。

  


叶之秋


刨去元、清两朝殖民统治时期的皇帝,中国历史上的皇帝绝大多数没有什么军事能力,能打仗的基本上是开国皇帝或者朝代早期的皇帝。

一个营的营长,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他既要训练、管理、指挥全营,但又不像军长、司令员主要在二线指挥,用不着亲自投入战斗。因此,在历代皇帝中挑选营长,比选统帅更难。

营长:李世民。李世民具有高超的战役指挥能力,同时自己又是神箭手,屡次亲率骑兵冲锋陷阵。更重要的是,李世民既善于纳谏,又遇事果断;既宽宏大量,又铁石心肠,足以充当一营之长。

教导员:刘邦。刘邦极具人格魅力,待人大方,善于团结各类人才,而且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可以协助李世民拉拢人心。同时,刘邦早期当过游侠,个人武力值不差,也能指挥十万以内的兵马,当营教导员最合适。

副营长:刘秀。刘秀运气爆棚、文化水平高,善于经营管理,也很有亲和力,而且打仗十分勇敢。当副营长主管后勤保障绝对称职,而且一旦李世民不能指挥战斗,他能立马顶上。

副教导员:赵佶。宋徽宗赵佶虽然是个昏君,但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有艺术造诣的皇帝(李煜只是割据政权的君王,不算皇帝)。赵佶可以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丰富全营的文化生活、鼓舞士气,同时也可以弥补教导员刘邦不拘小节、大大咧咧的短板。刘邦+赵佶=最强的思政老师。

一连长:赵匡胤。赵匡胤个人军事能力出众,行伍出身、接地气,又有组织能力,当主力连连长最合适。

二连长:朱元璋。朱元璋纯屌丝出身,能与士兵打成一片,个人武力值不差,心狠手辣,当连长绰绰有余。

三连长:朱棣。朱棣虽是二代,但从小在军中历练,后来又镇守边疆,然后造反“清君侧”,长驱直入占领南京,有冒险精神。

至于汉武帝刘彻,此人军事能力太差,指挥对匈奴作战,结果把爷爷老爸两代人积累下来的财富耗尽,导致民不聊生,人口减半。如果他不是皇帝的太子,而是像刘邦、朱元璋这样白手起家,早就死了一百遍。如果不是运气好,他就是汉代的秦二世、隋炀帝。

当然,历代皇帝中,手不能提肩不能扛者不在少数,因此,就算有李世民、刘邦领头,这个营战斗力也不会很强。狮子领着羊群,可以打败绵羊领着的狮群,但打不赢狮子领着的狮群。



江南俗士1972


如果按照普通简装步兵营的编制话400人基本够用,但是如果按照重装步兵营的话,就算在二战时期人数也是不够的。既然开一下脑洞,那我就试着把这四百多个皇帝整编成一个战力强大的现役八八制机械化合成步兵营。

编制如下:

营部,三个装甲步兵连,两个坦克连,一个炮兵连,一个后勤保障连,一个支援连。

营指挥车



营部:合成营是最小的作战单元,因此,除营长、教导员外,还有一位参谋长和四位参谋组成的参谋组,编有营指挥车和炮兵指挥车。

营长:唐太宗,理由: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教导员:汉武帝。作为下最后决心者,具备很强的决断力。

参谋长:秦始皇,从他灭六国时候不慌不忙的作派就知道极其善于组织和排兵布阵。

参谋人员可以由隋文帝,康熙,雍正和明成祖朱棣组成。理由: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是培养未来参谋长的苗子。



每个装甲步兵连装备10辆重型步兵战车。

三个连长可以由光武帝刘秀,南朝刘宋的皇帝刘裕,西夏的李元昊担任。



09式步兵战车



坦克连,每连10辆99A坦克。

坦克连长由后唐庄宗李存勖担任。作为著名的能冲锋陷阵的骑兵连长,开着99A坦克冲锋陷阵正好合适。



炮兵连装备六门120毫米自行迫榴炮。

炮兵连连长理应由忽必烈同志担任,理由是他很早就开始使用火炮攻城,有丰富经验。

05式轮式迫榴炮



履带式120毫米自行迫榴炮



还有不该忘记的经历战火考验的130毫米自行火箭炮



保障连,下辖运输,卫生,炊事等分队。

任命武则天同志担任连长。不打仗时候可以和营长在一起叙叙旧。

支援连,下辖侦察,通讯,工兵等分队,配备无人机。

刘邦和朱元璋里面挑一个吧。

合成营进攻


我淡如菊


中国历史上前前后后有过四百多位皇帝,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最后一位公认的中国皇帝是清朝的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在这400多位皇帝中,既有英明神武、能征善战的雄主,比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等等,也有昏庸无能、祸国殃民的昏君,比如秦二世、汉成帝、晋惠帝等等。

如果把中国历史上的所有皇帝全都编入一个营,那么由谁担任营长最合适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值得商榷。

毛主席曾评价中国古代皇帝们的“武功”时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可见,在毛主席的心中,最会打仗的中国皇帝是李世民,其次则是朱元璋。

这也正常,唐太宗李世民出生于军事贵族,辅佐父亲唐高祖李渊开创唐朝,消灭诸多军阀,统一中国。此后,又讨伐突厥、高句丽、铁勒,被尊为“天可汗”。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贱,还当过和尚,后来起兵反元,消灭陈友谅、朱元璋、明升等军阀,并驱逐蒙古,恢复汉家衣冠。自古得国最正者,唯汉与明。可是朱元璋没有能彻底解决漠北游牧民族的威胁,而且对功臣贵族杀戮过甚,这一点不如李世民。

因此,最适合担任营长的是李世民或者朱元璋。此外,像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隋文帝杨坚、宋太祖赵匡胤、清太祖努尔哈赤适合担任营里的政治教导员(相当于政委)。这几位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开国之君,兼具杰出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指挥能力。


能征善战的魏武帝曹操、南朝宋武帝刘裕、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唐玄宗李隆基、元世祖忽必烈、明成祖朱棣、清太宗皇太极适合担任副营长,在特殊时刻可以代替营长指挥工作。


另外,像汉宣帝刘询、汉明帝刘庄、晋武帝司马炎、晋明帝司马绍、前燕文明帝慕容皝、陈武帝陈霸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周世宗柴荣、后唐庄宗李存勖、明宣宗朱瞻基、清世宗胤禛这些雄主可以担任副营长以下的职务,比如连长、副连长。


世界人文通史


看了这么多回答每一个靠谱的,你们都忘记了我位面之子光武大帝刘秀了吗?

说到营长这个位置,谁能够有我的秀儿更合适啊?

你们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元大帝在我秀儿面前都不够看,我的秀儿不是针对谁,我的意思是在座的各位都是渣渣!

你们的军事能力再牛逼又怎么样?我的秀儿可是有天助的位面之子啊!还没到达战场的时候你的军营就会被我秀儿的魔法——陨石天降砸得渣渣都不剩!



宅宅的叶子


中国历代皇帝400多人,不乏雄才大略,能征善战的人,如果按他们性格、特长、爱好等,综合考虑,取长补短,把他们编为一个营,那肯定是战斗爆表的。我感到这样组合:

营长:秦始皇,负责全营的整体谋划工作,重点是作战筹划、排兵布阵、军事指挥等。

教导员:武则天,协助营长工作,积极提建议、当参谋,重点做好全营的思想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士气,提升战斗力。

一连连长:成吉思汗, 二连连长:李世民, 三连连长:康熙。这三个连是主战连队,能贯彻营部作战意图,能征善战,善打恶仗、险仗,各连既能独挡一面,而且能相互配合,形成战斗力。

加强连连长:刘彻,全营的总预备队,做为机动,随时增援各连的战斗,必要时,也可做为主战连队使用。

突击连连长:刘邦。在战争打到激烈壮态时,让刘邦率连突击,他足智多谋,沉着冷静,关键是不按常理出牌,手下又敢打敢拼不要命,会收到意外效果。

如果这样组合,这个营肯定天下无敌,不敢说是能征服世界,最起码是所向无敌。你认为呢?





zj史海拾贝


营长:始皇帝.副营长:朱元璋(心狠手辣)教导员:刘邦(能忽悠)

1连长:刘彻,指导员:他爹(能管后勤,关键时刻还能拉住儿子)副连长:刘裕(能打)

2连长:李世民,指导员:赵匡胤(2个人性格中和一下)副连长:铁木真(善战)

3连:朱棣,指导员:武则天(虽是女人,手段高明)副连长:项羽(虽不是皇帝,但诸侯和皇帝中比他能打的没了吧)

特种连:刘秀(上面都是充数的,出他一个直接就是王炸开作弊器了吧)


堕落的老男人


除了秦始皇没有谁能服众。

和秦皇齐名的汉武肯定不行,你老子你爷爷太爷爷都在,你当老大算那颗葱?刘邦那指挥才能就算了,但还是汉的老祖宗连带的下面的娃娃也没得上位。和汉齐名的是唐,但李渊是被李世民干躺下的,压不住李世民,可李是杀兄囚父上来的,道义上有亏。至于宋祖,有点弱,内战行家,外战没有业绩支持。朱元璋倒是狠人,但杀心太重,别人敢在他手下干活吗?朱棣和李世民一样,没法理直气壮。

所以只有秦始皇,他在世时,霸王也得忍着,高祖也得趴着,开皇帝先河,自然可当所有皇帝的老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