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還不會說話,這些習以為常的影響因素,有則改之無則加冕

兒童基本的語言形成在三歲左右,有的孩子開口說話早,基本到了兩歲半以後就能使用流利的語言進行正常的交流;有的孩子開口說話晚,即使快到三歲或者已經滿三歲了,還不太會說話,也屬於正常情況。當然這些範圍裡也要排除一些本身就有語言障礙,大腦發育遲緩的孩子。

3歲孩子還不會說話,這些習以為常的影響因素,有則改之無則加冕

如果自己的孩子開口說話晚,去醫院檢查,不存在語言發育障礙和大腦發育問題,只是在表達和詞彙上比同齡孩子弱,父母就不必著急,但要自查可能影響孩子語言發育的因素,在自己家裡是否有,有則改之,無則加冕。

1、在孩子的語言建設期,沒有規範準確的語言環境。

大部分孩子在1歲左右會開口說話,從簡單的一個字,兩個字的詞語,三五個字的短句子開始,孩子開口說是通過模仿家長的口語來進行學習的,通過模仿練習,來感覺語言的音韻,並不斷重複使用語言,在使用中把語言內化,這是孩子學習說話的方式。

3歲孩子還不會說話,這些習以為常的影響因素,有則改之無則加冕

所以如果在孩子的語言建設期,家長口頭語言不規範,不準確,不文明,就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育。

鄰居家的孩子,四歲多了,至今說話口齒不清,不怎麼開口說話。據說那個孩子從出生就跟著爺爺奶奶,爺爺奶奶普通話不標準,也不習慣說普通話,平時跟孩子就說老家的方言,只有孩子的父母晚上下班回來,才會跟孩子說普通話。

這樣的情況,家庭語言環境對孩子的語言發育影響非常大,起初,孩子開口時,模仿的對象就是不標準的語言,模糊不清的,所以孩子說出來的話,也會不清楚。短期內孩子的語言水平不可能急速轉變,只能等後期,隨著孩子的成長,在不斷的學習中,孩子的知識面寬了,積累的詞語多了,大腦的發育和認知都到了一定水平時,才能自糾自正,最後能非常清楚的進行語言交流,就像我們小時候農村的孩子,都是跟著父母說方言,長大後,上小學,上中學,上高中,最後讀大學,最後每個人都能用標準的語言交流溝通。

3歲孩子還不會說話,這些習以為常的影響因素,有則改之無則加冕

2、在孩子開口說話期,受限制太多。

在孩子的語言建設期內,從使用簡單的字詞到使用短句子,長句子,身邊的語言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因為新奇,有意思,能得到更多的關注,孩子可能會說一些沒輕沒重的話,對此,大多數的家長會比較反感,會嚴厲的遏制,害怕孩子學壞了。

而實際上,有時孩子說出的一些不著邊際,沒輕沒重的話,孩子其實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他只是覺得好玩,這樣說能引起父母的關注,就樂此不疲。其實上,當孩子說這類話時,家長可以採取冷處理的態度,裝著聽不見,不回應,幾個月後,孩子覺得意思,就會慢慢不再說了。

3歲孩子還不會說話,這些習以為常的影響因素,有則改之無則加冕

孩子不太會說話時,怎麼幫助孩子提升語言能力?

1、鼓勵孩子多說話,多表達。

有的孩子不愛說話,並不是不會說,而是不想說。作為撫養孩子成長的媽媽,可能孩子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句話,一個哭鬧,媽媽就能清楚地捕捉孩子想要表達的意思,直接就能幫助或者滿足孩子。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孩子越來越不喜歡錶達。

作為家長,我們要鼓勵孩子說話,鼓勵孩子用嘴說出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即使你明明知道他的意思,也要鼓勵孩子自己用嘴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意願。當遇到問題,需要溝通協商時,也要鼓勵孩子勇於表達自己,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多開口說,來鍛鍊他的語言表達能力。

3歲孩子還不會說話,這些習以為常的影響因素,有則改之無則加冕

2、通過遊戲、歌謠、順口溜等這些方式引導孩子進行語言練習。

有一些孩子聽的歌謠,節奏感輕快,韻律特別好,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學,一起唱;小孩子都喜歡玩遊戲,可以玩那種一問一答的小遊戲;還有一些簡單的順口溜,讀起來好玩又有意思。通過這樣遊戲互動的方式,讓孩子在玩樂中,使用語言,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浸入式語言學習。

3、給孩子多讀書,增加詞彙量,期待他的語言爆發期。

孩子都喜歡聽故事,所以每天可以在固定的時間,給孩子講個睡前故事,讀讀繪本,增加孩子的詞彙量,提升知識面,當孩子聽得多了,看的也多了,積累到了一定程度,能開口說時就會產生一個語言爆發的現象。這個現象對於開口說話比較晚的孩子來說特別明顯。

3歲孩子還不會說話,這些習以為常的影響因素,有則改之無則加冕

記得我兒子一歲四個月時還是隻能說兩個字的詞,而同齡中有的孩子已經能說長句子了,為此我也著急了一段時間,沒事時就給他讀繪本,大概到了兩歲的時候,瞬間就能開口說長句子,而且你會發現,他嘴裡能說出的很多詞語、句子、人物,都是在書裡看過的。

所以,如果孩子的語言發育較同齡孩子弱了一些,不要過度著急擔心,先去檢查是否存在疾病類的發育障礙,再從生活中幫助孩子建立規範準確的語言環境,開口說話就是語言的爆發期,需要你耐心等待。

我是佳楠,育有一男孩,心中有夢,眼裡有光,在主婦與職場之間奮鬥著!關注【佳楠育兒記】育兒路上我們一起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