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明朝和清朝的國旗麼,以及清朝的北洋海軍旗,看上去有點萌

1888年清朝第一面國旗誕生,即長方形的“黃底藍龍戲紅珠”旗。1912年1月10日,黃龍旗由五色旗取代。


你知道明朝和清朝的國旗麼,以及清朝的北洋海軍旗,看上去有點萌

1840年鴉片戰爭後,隨著西方列強的侵入,原來閉關自守的清王朝同各西方列強的交往日益增多。李鴻章在同西方列強談判、簽約、通商、互派外交人員等外交活動中,看到西方列國莊嚴懸掛國旗,而中國卻無旗可掛,深感有失“天朝威儀”。於是上奏慈禧太后,提出在外交場合中需要有代表大清國的旗幟,請求頒制國旗。慈禧就命李鴻章負責設計圖案。經過多方徵集篩選,李鴻章上呈了八卦旗、黃龍旗、麒麟旗、虎豹旗等多種方案,供慈禧太后選定,最後決定使用黃龍旗為大清國國旗。最初用於作為北洋水師的軍旗,並於1888年(光緒14年)《北洋海軍章程》頒佈與確認本為海軍旗的“黃底藍龍戲紅珠圖”為大清國旗(俗稱“黃龍旗”)

你知道明朝和清朝的國旗麼,以及清朝的北洋海軍旗,看上去有點萌

清廷於1862年(同治元年)以"三角黃龍旗" 作為官船的旗號(注:有說黃龍旗的設計概念來自於滿清八旗中正黃旗的旗幟)。 到了1881年(光緒七年)9月,在英國定購的“揚威”、“超勇”兩艘巡洋艦回國後,由於三角形的旗與西方各國軍艦上的國旗皆不相同,將黃龍旗改為長方型。旗為羽紗質地,正黃色,用羽紗鑲嵌青色五爪飛龍,龍頭向上,分為大小四號,頭號橫長1丈5尺6寸,寬1丈6寸5分;二號橫長1丈3尺9寸,寬9尺5寸;三號橫長1丈1尺5寸,寬7尺6寸;四號橫長9尺6寸,寬6尺三寸。軍旗提督用五色長方旗,諸將用三色長方旗,上角飾以錨形。

你知道明朝和清朝的國旗麼,以及清朝的北洋海軍旗,看上去有點萌

黃龍旗是滿清皇帝的象徵,以黃龍旗做為國旗有“朕即國家”的意思。據說黃龍旗的設計概念來自於清朝八旗中正黃旗的旗幟。

不過,在清朝之前,我國就已經有了象徵國家的旗幟了,它就是明朝官方船隊的旗幟。

由於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明朝的海上貿易發達起來,各國的船隻往來穿梭,絡繹不絕。為了更好地識別各國船隻的身份,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他們都在船上懸掛各自的旗幟以方便辨認。

為此,明朝的第12位皇帝明穆宗在位期間,特意下旨讓人設計了象徵大明的旗幟,就是“日月旗”。如圖:

你知道明朝和清朝的國旗麼,以及清朝的北洋海軍旗,看上去有點萌

這面旗幟具有明顯的大“明”元素。日月環抱就是明,紅日當空就是照耀大地,居中就是以我為中心,藍底就是藍天。這是大明希望“萬國來朝”的意思。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的洪門,曾經使用過日月旗,反抗清廷。洪門中有《大明旗詩》雲:“日月旗中第一枝,會合洪英創洪基。為人須要存忠義,不可外頭說是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