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墜床後寶爸寶媽們該怎麼辦呢?怎麼判斷孩子有沒有事?

原文標題:孩子墜床後,家長應該這麼做

「二抬頭四翻身六坐著十站立週歲走」,這個口訣很多寶媽寶爸都讀的朗朗上口,而且很容易記著,並在自己的娃娃生長髮育過程中時刻參考著,看看孩子大運動發育到了哪一個階段。


從口訣中我們不難發現,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剛好學會翻身、走路,還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而且對危險缺少認識,很容易出現意外受傷,有時父母稍一疏忽大意,就遇到孩子墜床導致頭部受傷的情況。


孩子墜床後寶爸寶媽們該怎麼辦呢?怎麼判斷孩子有沒有事?


面對這一突然事件,有的家長呢,表現很積極,第一時間衝到醫院要求 CT 檢查,興師動眾一場最後可能啥事兒也沒有;而另一些父母呢,表現很佛系,覺得孩子只是「磕了一下」,沒必要大驚小怪,從而放鬆了警惕,結果耽誤了最佳的搶救時間。這兩種父母的表現都是不可取的,那麼萬一遇到孩子頭部受傷,寶爸寶媽們該怎麼辦呢?怎麼判斷孩子有沒有事?彆著急,今天就簡單教教大家怎麼做。

孩子墜床後寶爸寶媽們該怎麼辦呢?怎麼判斷孩子有沒有事?

冷靜地觀察


大多數寶貝墜床後,都是一聲清脆的哭聲,當匆忙跑到孩子身邊,作為父母的我們著急、緊張、害怕是正常的,但是往往腦子一熱,失去理智容易犯傻,一把抱起孩子就拼命搖晃,並呼喊著名字,大家可以腦補一下畫面,就和電視演的一樣。


正確的做法是:


1、冷靜下來,腦海中迅速問自己這幾個問題:孩子落地的高度?落地後的姿勢?地面的軟硬程度?著地後的即刻表現?


孩子墜床後寶爸寶媽們該怎麼辦呢?怎麼判斷孩子有沒有事?


這些信息對孩子受傷程度的初步判斷至關重要,而且一旦後期需要去醫院時可以幫助醫生診療。


為什麼這些信息重要呢,舉個例子,平時表演節目頭碎玻璃或磚頭,表演者選擇的是額頭而不是後腦勺,為什麼呢?一方面額骨很硬,另一方面顱內不同分區功能不同,枕部是腦幹所在區,掌管著很重要的功能。因此墜床不同的高度、著地面的軟硬程度、孩子落地呈俯臥位或者仰臥位等的差異直接決定了孩子受傷的程度。


2、觀察孩子傷後即刻表現,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有無意識喪失,孩子是清醒哭鬧還是昏迷、對家長的呼喊有沒有反應,如果昏迷請一定記錄昏迷持續時間。

(2)有無明顯出血,觀察青紫腫脹、出血部位、出血速度、出血創面大小。是頭面部受傷還是肢體受傷?是裂傷還是擦挫傷?是滲血還是活動性出血?

(3)有無肢體活動障礙,觀察孩子四肢、軀幹有無異常的姿勢,先嚐試讓其自主活動,然後再被動活動其各個肢體和關節,記住如果異常的姿勢涉及的肢體不能自主活動,這時千萬不要盲目的扳動以免加重損傷。

(4)有無抽搐、嘔吐、呼吸困難等異常表現,觀察孩子有無雙目凝視、牙關緊閉、口吐白沫、四肢抖動等抽搐表現、噴射性嘔吐、呼吸費力等症狀。總的來說,如果孩子精神狀態好,大哭大鬧比反應差昏睡好。


孩子墜床後寶爸寶媽們該怎麼辦呢?怎麼判斷孩子有沒有事?

正確地處理


因為墜床的孩子多系嬰幼兒,按照生長髮育的規律,頭重腳輕,翻滾墜床時大多數是頭部著地,而目前家中床高度大多不超過 1 米,軀幹四肢受傷的可能性小,摔傷後往往大聲哭鬧,如果經過初步的判斷無意識障礙、嘔吐、抽搐、骨折、活動性出血等緊急情況,孩子只是頭部碰撞,判斷頭部為唯一受傷部位,無其他部位受傷,而且安撫後孩子能正常玩耍吃喝,那麼家長不需要著急,沒有必要盲目著急趕去醫院做 CT 檢查,暫時在家觀察。


孩子墜床後寶爸寶媽們該怎麼辦呢?怎麼判斷孩子有沒有事?


在確認了孩子只傷到頭部以後,又該如何處理呢?依據頭部的解剖結構,頭部損傷一般從頭皮、顱骨、顱內考慮,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頭皮血腫,頭皮的損傷最容易發現,因為損傷後可以引起頭皮下出血,常見的表現就是頭部包塊。血腫通常較小,侷限在受傷部位,所以有時依據包塊出現的部位,也能推斷頭部著地部位。


當血腫較小時,對患兒傷害小,沒什麼生命危險,建議傷後 24~48 小時內給予包塊冷敷處理,目的減輕腫脹、疼痛、出血;傷後 48 小時後熱敷處理,目的是促進腫脹消退,大部分血腫可能在 2 周內吸收,如果未吸收應及時穿刺抽吸治療。


頭部血腫通常來說體積越大,位於額部以外區域,則可能是顱內損傷的一個重要指標,需要警惕。此外血腫很大,伴隨孩子面色蒼白、反應差、心率快等症狀時,應及時就診,警惕失血性休克。


2、顱骨骨折,因小兒的顱骨彈性好,傷後容易變形,外觀像乒乓球,例如有時頭部撞擊後可能發生凹陷性骨折,會發現頭上有個小坑,遇到這種情況需要依據CT判斷凹陷深度和麵積。除此之外,大多數嬰幼兒的顱骨骨折為線性骨折,類似玻璃碎紋,不需要處理,但極少數需要警惕生長型顱骨骨折。


3、顱內出血和顱腦損傷,這種是比較嚴重的腦損傷,往往傷後即刻出現昏迷、抽搐、嘔吐等症狀,需急診完善 CT 檢查,觀察期間孩子精神反應食慾變差、出現上述等症狀,就需要及時送醫就診。


一般越小的孩子症狀越不典型,這時需要您注意與受傷前的狀態進行對比,只要發現異常就需要及時送醫就診。

如何預防墜床


在寶寶墜床後,寶爸寶媽們都是不停的自責和後悔莫及,不嚴重還好,一旦出現嚴重事故,那麼家長恨不得是自己受傷為孩子承受一切痛苦。因此我們一定要做好防範措施。


1、培養預防墜床的意識:在掌握孩子生長髮育規律的同時,到了墜床高發期要有預防風險發生的意識,不要把寶寶獨自放在沒有圍欄的床上,儘量別讓寶寶離開你的視線,最大限度降低墜床的風險。

2、採取預防的措施:嬰兒床加護欄、鋪地毯、降低床高度等。


孩子墜床後寶爸寶媽們該怎麼辦呢?怎麼判斷孩子有沒有事?


說一千道一萬,各位家長都希望自己寶寶安全不受傷,但是我們依然要明白:不管是誰看護寶寶,都不可能做到萬無一失,不發生意外。所以寶爸寶媽們一定要多學習正確知識,在做好預防措施的同時,掌握寶寶墜床後的處理方案,做到心中有數,遇事不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