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順從父母權威,開誠佈公地和孩子交流,才是解決問題最好途徑

作為父母,你有沒有真正做到和孩子開誠佈公的交流?


孩子順從父母權威,開誠佈公地和孩子交流,才是解決問題最好途徑

想必多數父母都沒有做到吧!

在家庭中,

我們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實際上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孩子具有獨特的思維,他所想跟我們所要求並非完全統一。

尤其是當我們因為工作壓力或者生活瑣事羈絆時,更容易讓我們拿出“權威”來壓制孩子。

至少從短暫的效果上來看,

“權威”壓制很有效,

孩子唯恐受到傷害,

促發自我保護機制,

從而順從我們。


孩子順從父母權威,開誠佈公地和孩子交流,才是解決問題最好途徑

時間久了,

孩子就會逐漸麻木這種“權威”方式,覺得我們的“本事”也就是這樣,

要麼變得極其叛逆,

要麼變得因恐懼而順從。

殊不知,

我們因為生氣,

利用“權威”壓制孩子時,

很隨意地會說出一些諷刺挖苦的話語,

我們可能會覺得只不過是隨口一說,

但是孩子可能一直記住這些話,心靈上受到傷害。


孩子順從父母權威,開誠佈公地和孩子交流,才是解決問題最好途徑

我們往往過於忙碌,

沒有時間教孩子為培養好的品格而學習社會和人生技能。

當孩子出現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時,

我們大多數人只是“責備”孩子,

而不是從我們自身去思考,承擔我們應盡的責任。


孩子順從父母權威,開誠佈公地和孩子交流,才是解決問題最好途徑


其實,

我們應該做到工作歸工作,

生活歸生活,

不能把工作和生活混為一談。

要知道,

在孩子犯的大多數錯誤中,

我們都難辭其咎。

孩子的很多不良行為是因為我們沒有花時間訓練並鼓勵他們。


孩子順從父母權威,開誠佈公地和孩子交流,才是解決問題最好途徑

我們常常用父母的“權威”壓制孩子,

激起孩子的反叛心理。

也可以說,

孩子的反叛情況出現是我們養育者的原因造成的。


孩子順從父母權威,開誠佈公地和孩子交流,才是解決問題最好途徑

為什麼要開誠佈公地與孩子交流?

我們要開誠佈公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同時鼓勵孩子對我們不要有所隱瞞。

我們要時刻留意孩子行為的變化,

比如很容易哭泣,易怒,不講理等,這些行為可能是他害怕,沮喪的信號。

如果我們絲毫不管這種信號,一直批評孩子或者不搭理他,

這樣很容易讓孩子感覺到自己並非受到重視,

甚至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造成的結果就是:

孩子可能不會向我們吐露真實的想法,

也有可能向我們徵求意見時表現出唯唯諾諾,猶豫不決,

甚至誤解我們向他傳達的一些建議。


孩子順從父母權威,開誠佈公地和孩子交流,才是解決問題最好途徑

我們該如何開誠佈公地與孩子交流?

1·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

2·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寬恕

同情不是“可憐”,只是要向孩子傳達我們感同身受。

如果此時告訴孩子我們也曾有過類似的感受或行為,效果更好。

3·告訴孩子你的感受

4·引導孩子解決問題

孩子順從父母權威,開誠佈公地和孩子交流,才是解決問題最好途徑


分享一個我身邊的真實案例來講述我們該如何開誠佈公地與孩子交流:

下班回到家的我,趕上妻子和女兒的衝突爆發。

事情的經過其實很簡單,

就是我妻子在打掃衛生的時候,孩子在玩耍水杯,

妻子不停地叮囑孩子一定要小心點,不然杯子會碎的。

最終的結果大家可能都知道了,杯子碎了,孩子被批評了。

妻子生氣地對孩子說:

“都告訴你很多遍了,會碎的會碎的,不聽,現在碎了吧,上一邊兒玩去。”

孩子氣鼓鼓的“哼”了一聲。

妻子正在氣頭上,聽見孩子的“哼”聲,火冒三丈的說:

“我天天打掃衛生那麼辛苦,不幫我就算了,竟給我添亂,自己清理乾淨去。”

孩子躺到沙發上也氣沖沖地回答:“就不去。”

我對妻子說:“你先平靜下,我來和孩子溝通。”

第一步,

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


孩子順從父母權威,開誠佈公地和孩子交流,才是解決問題最好途徑

我來到孩子身邊,以一種平和的態度友善的語氣說道:“我相信媽媽批評你,你會感覺到非常的不舒服。。”

孩子抬起頭,望著我。

第二步,

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寬恕。


孩子順從父母權威,開誠佈公地和孩子交流,才是解決問題最好途徑

我接著說:

“每個人受到批評的時候都會感覺到很難過,爸爸記得在和你這般大的時候,有一次把杯子打碎也受到了奶奶的批評,不止是批評,爸爸的屁股還受了點委屈呢。”

孩子這時候的狀態明顯有點好轉,

她感興趣地問我:“奶奶打你屁股啦?我只不過不小心把杯子打碎了,其實我也不想的,不過媽媽沒有打我的屁股。”

第三步,告訴孩子你的感受。


孩子順從父母權威,開誠佈公地和孩子交流,才是解決問題最好途徑


我回答道:

“是啊,因為我做錯事了,可是奶奶打爸爸的屁股是不對的,我也不想打碎杯子啊,可是最後的結果杯子確實是被我打碎了。

奶奶和媽媽其實是一樣的,她們都有自己的計劃,因為我們把杯子打碎了,會增加她們的家務量。

杯子碎了,是不是要打掃?

你看媽媽到現在原本的家務還沒有完全做完呢,是不是可辛苦,

媽媽其實真的很願意陪你一起玩耍的,只不過暫時還沒有時間而已。”

孩子離開沙發,看了一眼仍在做家務的媽媽,

轉過來告訴我:“爸爸,要不然我們把打碎的杯子收拾一下吧。”

我高興的來到孩子身邊,一起打掃碎玻璃。

第四步,引導孩子解決問題。


孩子順從父母權威,開誠佈公地和孩子交流,才是解決問題最好途徑


清掃結束,

我對孩子說:“你看能不能想一個辦法,免得以後媽媽做家務的時候我們犯了錯避免受到批評呢?”

孩子想了想,回答道:“要不我自己玩耍或者和媽媽一起做家務?”

我認可的點了點頭,說道:“我覺得這是個好主意。”

事後,妻子忙完家務,來到孩子身邊,

對孩子說:“寶貝,媽媽剛才有點著急,不應該責備你,我想你也不願意把杯子打碎,媽媽很高興你能和爸爸一起把碎玻璃給清掃乾淨了。”

到這裡,案例還沒有完全結束。

妻子帶孩子去超市購物,孩子在杯子展覽架前徘徊了一會,媽媽問她原因。

孩子說道:“媽媽,如果杯子不是玻璃的,是不是就不會被不小心打碎了。”

最後,

孩子向母親征詢什麼樣的杯子不容易被打碎,

選購了一款她所喜歡的迪斯尼公主卡通不鏽鋼水杯。

作為養育者,我們和孩子溝通一定要注意方法,控制情緒。

不能因為生活瑣事或工作壓力把怒氣扯到孩子身上。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

我們非常理解他的行為,

在孩子情緒穩定時,專注認真地告訴孩子發生的事情存在哪些問題,

同時鼓勵孩子說出這樣做是為了什麼,並且給孩子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最終達成一致!


孩子順從父母權威,開誠佈公地和孩子交流,才是解決問題最好途徑

我是“陪我伴你”

我伴你成長

你陪我變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