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戰攻打印度,近數10萬大軍,為啥打一仗就不敢打了?

大家都知道日本部隊在二戰時期對中國領土進行了戰火侵略,除了中國之外,對亞洲的其他國家也進行過侵略。日本那會的罪惡可以說蔓延整個亞洲,那會的戰火可以說是燒遍了整個亞洲,多少人民受到日本的屠殺與凌辱。

日本二戰攻打印度,近數10萬大軍,為啥打一仗就不敢打了?

二戰中的日本是戰爭發起者之一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法西斯的核心國家。他們依仗著自己有很多厲害的武器,還有大量經過訓練的士兵,不斷地凌辱比自己弱的國家,讓許多亞洲人民家破人亡,每天面對無情的戰火,生活在非常大的苦難當中,過著極其艱難的日子。

日本對印度的侵略

日本二戰攻打印度,近數10萬大軍,為啥打一仗就不敢打了?

二戰時期,日本對東南亞的很多國家也進行了侵略,但是在歷史當中存在著一件讓人費解的事情。那就是兇狠殘暴的日本部隊在印度只進行了一個小仗就撤退了,從此再也沒有進入到印度。按照常理來說,印度的軍事實力與日本差得太遠,而國土面積和中國差不多大,在武裝與設備上面非常的落後。這就讓很多人產生了好奇心,為什麼日本部隊會派那麼多的兵來對我們進行侵略,但是在鄰國印度當中只是打了一仗就撤軍了呢?

日本二戰攻打印度,近數10萬大軍,為啥打一仗就不敢打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當時希特勒希望在太平洋的戰爭中,日本能打出一些勝利的仗,建立一些戰績。從而能讓德軍在歐洲地區的壓力小一些,因此希特勒點名要日本部隊對印度採取攻打,因為當時印度是屬於英國的殖民地,希特勒也藉此想要削弱英國火力。

日本小看了“印度三哥”背後的靠山

印度在英國長期的統治下,沒有機會發展很好的經濟與軍事實力,這一點,日本也想到了,所以日本部隊很輕敵,在對印度進行侵略過程中,只派出了10萬部隊,但是經過一戰之後,日本怕了,撤退回去只有3萬人左右,可以說是打了一場敗仗的。此外日本不敢再進軍印度,也是怕印度背後有英國撐腰,印度再怎麼落後也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日本不怕印度還是怕英國的。

日本二戰攻打印度,近數10萬大軍,為啥打一仗就不敢打了?

如果日本選擇再次出兵攻打,日本肯定會引起英國部隊的反擊,在日本部隊第一次受到印度的反擊之後,又遭受到美國兩顆原子彈的摧毀。日本士兵也沒有了還手的能力,之後就選擇了無條件的投降,回到了他們自己的小島,世界人民也就迎來了第二次大戰的勝利,規模浩大的罪惡的第二世界大戰也就結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