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自燃”有望终结,刀片电池能否逆转三元锂?

“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汽车品牌,都在和我们探讨基于刀片电池技术合作的方案”。

“搭载刀片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将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中彻底抹掉”,比亚迪集团总裁王传福在3月29日的刀片电池发布会上说,刀片电池将改变行业对三元锂电池的依赖,把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引回“正道”,并将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引领全球动力电池安全新高度。


电动汽车“自燃”有望终结,刀片电池能否逆转三元锂?

频频曝光的电动汽车自燃事故引发公众对电池安全的担忧

通过刀片电池,比亚迪刷新了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追平三元锂电池的主流水准;通过针刺实验,刀片电池又显示出了异乎寻常的“冷静”,成为唯一能在这一严苛测试中过关的动力电池。

在多年竞争和淘汰之后,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由群雄逐鹿演变为两强争霸,三元锂电池成为乘用车的主流,而磷酸铁锂电池则牢牢控制了公交、大巴市场。

背后的逻辑是: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可以支撑更好的续航表现,还能拿到政策补贴,这都在刺激汽车厂商装车的积极性;而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更好、寿命更长,对于乘员数量多、运营强度大的公交、大巴来说,这种电池是不二之选。

在磷酸铁锂阵营中出现“刀片电池”这一新生代产品后,三元锂电池会受到怎样的冲击?它所把持的乘用车市场,会倒向磷酸铁锂阵营吗?

为什么是“刀片”?

比亚迪超级磷酸铁锂单体电池(俗称电芯),因外观呈扁平的长条状,而被称为“刀片电池”。

通过刀片电池发布会和相关专利文件,我们可以看到比亚迪提升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的思路。

刀片电池实际上是CTP的产物,所谓CTP(Cell to Pack)是指把单体电池(电芯)直接组装成电池包,而传统的电池包内部结构复杂,要先把若干个电芯组装成模组,再把若干个模组组装成电池包。


电动汽车“自燃”有望终结,刀片电池能否逆转三元锂?

某品牌汽车动力电池包结构示意

传统电池包内部需要布置若干纵梁和横梁,以固定电池模组,并加强电池包的强度。电池模组的外壳和电池包内纵横交错的加强梁,会占用大量空间,据比亚迪集团副总裁、弗迪电池董事长何龙在刀片电池发布会上透露,传统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仅为40%左右,而刀片电池省去了模组和加强梁两个环节,空间利用率提升了50%,换言之,电池包内留给电芯的空间可以达到60%。

刀片电池为什么这么长?据比亚迪电池包发明专利申请相关文件显示,刀片电池长度可以在600mm—2000mm之间,远远超过普通锂电池电芯。电芯长度能根据电池包的尺寸定制,由于长度足够,电芯两端可以“抵达”电池包的外围框架,直接固定在边梁上。


电动汽车“自燃”有望终结,刀片电池能否逆转三元锂?

刀片单体电池(电芯)外观呈扁平的长条状(图片来源于相关专利资料)

刀片电池为什么这么扁?相关专利文件中解释说,电芯制作成扁平状可加大有效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电芯为什么能替代纵梁和横梁?专利文件显示,这种电芯为硬壳电芯,外壳为钢或铝材质,本身便可起到支撑作用。电芯并列布置在电池包内时,可替代加强结构来保证电池包的结构强度,从而少用甚至是不用纵梁和横梁。

据何龙在发布会上介绍,刀片电池的电芯既是“能量体”,同时又是结构件,并且还借鉴“蜂窝铝”的结构,在电芯阵列的上下两面粘接上高强度结构板,这样可以让刀片电池包的强度比传统电池包“不减反增”。


电动汽车“自燃”有望终结,刀片电池能否逆转三元锂?

刀片电池包内部结构示意(图片来源于相关专利资料)

这种设计无疑会大幅提高电池包的“体积比能量密度(瓦时/升)”,也就是说,同样大小的电池包,可以放进更多的电芯,从而携带更多的电量。

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包通常布置在底盘上的前后轴之间,长度、宽度和厚度都受限。相对于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块状电池的能量密度偏低,传统结构的磷酸铁锂块状电池包,所携带电量很难支撑电动汽车续航超过400公里。而据比亚迪提供的信息,使用刀片电池结构的电池包,体积比能量密度提升50%,搭载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汉”车型预计于6月上市,NEDC续航达到605公里,基本追平了三元锂电池的先进水平。


电动汽车“自燃”有望终结,刀片电池能否逆转三元锂?

电动汽车的电池包通常布置在底盘上,体积受限(示意图来源于网络)

而据相关专利文件中的描述,刀片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此设计可以将空间利用率由原先的40%左右,提高到60%以上甚至更高。

在三元锂电池领域,目前也在推进电芯直接成包的CTP技术,但提升幅度与刀片电池相比有明显差距。根据宁德时代的数据,CTP三元锂电池包体积利用率可以提高15%—20%,电池包能量密度提升10%—15%。

“针刺”代表了什么?

除了能量密度大幅提升之外,比亚迪刀片电池还显示了惊人的安全性。

据悉,比亚迪刀片电池日前完成了动力电池测试领域难度最大的“针刺实验”,这也是首款通过针刺实验的动力电池。

单体电池的针刺实验,是用直径5mm-8mm的钢针刺穿电池,钢针停留在电池内观察一小时。导电的钢针刺入电池后,会导致电池内部短路,可能引起热量急剧释放、失控,进而引发起火、爆燃等后果 。由于难度太大,目前没有三元锂动力电池能够通过这一测试,新国标《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甚至取消了针刺实验。

3月29日的刀片电池发布会上,比亚迪公布了三元锂电池、传统磷酸铁锂块状电池和刀片电池的对比针刺实验完整视频。视频显示,三元锂电池“一刺即爆”,在两三秒内就出现了剧烈燃烧,表面温度超过500摄氏度,电池表面放置的鸡蛋被炸飞;传统磷酸铁锂电池有烟雾冒出,但没有出现明火,表面温度在200—400摄氏度,电池表面的鸡蛋被烤焦;而刀片电池则没有出现烟雾和明火,电池表面温度也仅有30—60摄氏度,电池表面的鸡蛋没有变化。


电动汽车“自燃”有望终结,刀片电池能否逆转三元锂?

三种动力电池的针刺实验结果

据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分析,刀片电池之所以能通过针刺实验,一方面是因为长条状的电池散热面积大,另一方面,是形成电池短路的回路长,产热量少,这两个因素决定了刀片电池温升速率较小。


电动汽车“自燃”有望终结,刀片电池能否逆转三元锂?

某媒体曝光的刀片电池真容

由于屡屡曝出起火事件,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引发质疑,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报告,由于多起电动车爆炸起火事件的影响,有近30%的消费者担心电池安全问题,并因此放弃购买电动汽车。

据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的调研,在电动汽车已查明的着火原因中,电池问题占比最高,达到58%;而据新能源汽车评价规程(CEVE)的资料,2019年发生的电动汽车起火事故中,三元锂电池车辆占比最高,达到60%,磷酸铁锂电池车辆占比仅为5%。

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较高,在乘用车近两年的“续航竞赛”中,三元锂电池成为汽车厂商主流选择。但三元锂电池的热稳定性较差,尤其是厂商为追求更好看的数据,推动了三元锂电池迅速“高镍化”(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中含镍钴锰三种元素,提高镍的比例可提升能量密度,但电池的化学稳定性会下降),安全风险在进一步上升。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通过了针刺实验,意味着通过技术革新,磷酸铁锂电池达到了更高的产品稳定性和更低的故障率。“把自燃从新能源汽车字典里抹去”的刀片电池,会对三元锂电池把持的乘用电动汽车市场形成颠覆性冲击吗?


电动汽车“自燃”有望终结,刀片电池能否逆转三元锂?

比亚迪刀片电池已于3月份实现量产,并将首次搭载在汉车型上

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表示,对电池能量密度不切实际的追求,彻底“带偏了”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路线,并且让新能源乘用车的安全口碑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而刀片电池的发布是在“纠偏”,不但彻底解决新能源汽车行业安全痛点,还将倒逼整个行业做出改变。

关于刀片电池的应用前景和对行业的影响,弗迪电池董事长何龙透露说,“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汽车品牌,都在和我们探讨基于刀片电池技术合作的方案”。 文/长城新媒体记者 傅雪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