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來越難管教,不妨試試“漏斗法則”,讓孩子更優秀懂事

家長都知道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如果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但現在依然有很多家長卻依然對孩子各種偏坦,甚至是溺愛孩子。孩子無論做錯什麼事情,家長都能縱容,使孩子越來越難管教。

在網上有這樣一則新聞,新聞的具體內容是這樣的:31歲的陳某,因多次考不上不駕駛證,看著家裡的汽車因沒有駕駛證而無法駕駛,讓陳某內心感到非常難受。

這天,他走在大街上,剛好看到路邊的牆上貼著一張“辦證”的廣告,裡面也詳細寫著可以辦駕駛證。陳某看到後,喜出望外地打通了廣告上面的電話,與發廣告的人取得了聯繫,讓他為他辦了張假的駕駛證。

陳某花了幾百塊得到了駕駛證,感到非常高興。這天,他開著家裡的車出去兜風,卻無意間撞傷了一老人,引發了交通事故。交警要求查他的駕駛證,卻發現他的駕駛證居然是假的。交警把他帶到了警察局,對他進行了拘留和罰款。

孩子越來越難管教,不妨試試“漏斗法則”,讓孩子更優秀懂事

誰知,陳某的父母居然跑到警察局大鬧,並且說了一句讓人瞠目結舌地話:“我的兒子才31歲,他還這麼小,你們怎麼忍心罰得這麼重。”語氣就像他的兒子才13歲一樣,讓在場的警察全都驚呆了,看了陳某的父母后,大家也都能明白為什麼陳某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雖然案例中陳某的行為不端,但是看到他的父母后,大家也都能理解陳某行為不端的前後,是因為有一對無底線溺愛以及偏袒他的父母,所以才會把孩子養成了啃老族以及巨嬰族。

孩子越來越難管教,不妨試試“漏斗法則”,讓孩子更優秀懂事

一、為什麼孩子越來越難管教,其中的緣由父母可知道?

1、總是認為孩子永遠還小

曾經在一個博主的微博上看到這麼一段話:在父母的眼裡,你永遠是孩子。就算你已經長大了,在他們看來你依然是孩子。這句話非常真實地戳痛了中國家長的痛點,因為在家長的眼裡,他的孩子永遠沒有長大,就算他已經長大了,在他眼裡永遠是個孩子,永遠需要別人的包容。

所以,家長總是認為孩子還小,總是拿孩子小當擋箭牌,把孩子養成了一個不負責任,遇到問題就逃避的人。使孩子越來越難以管教。

孩子越來越難管教,不妨試試“漏斗法則”,讓孩子更優秀懂事

2、家長太過於溺愛孩子

溺愛孩子是中國家長的通病。父母疼愛孩子,因為孩子是自己寶貝,而老人更加疼愛孩子,因為隔代親。所以,孩子從小在家長的溺愛下成長,沒有規矩的約束,想要什麼家長都會想方設法為他完成。就算孩子無理取鬧,亂髮脾氣 ,家長也會認為孩子這是有個性的表現,是聰明的表現。

如果孩子在家長的寵溺下成長,嬌生慣養的,也會使孩子的性格越來自私,孩子會認為家長對他的寵愛以及養育都是理所應當的,孩子長大後更不會懂得孝順家長,而且還會越來越難以管教。

孩子越來越難管教,不妨試試“漏斗法則”,讓孩子更優秀懂事

3、放任孩子順其自然成長

還有一種家長,對孩子非常放任。孩子今天不想上學,便不讓他去上。孩子輔導班上了沒幾天不想上了,就不上。完全遵從孩子的意願 ,孩子想上學就上學,孩子不想上就不上,他們甚至還自認自己是一個非常開明的父母,自己的教育方式非常地好,可以釋放孩子的天性,放任孩子順其自然地成長,反正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懂得要學習。

可是家長這樣的放任,只會讓孩子沒有上進心,以及懶惰的性格,孩子成了一個沒有恆心的人,做事情只有三分鐘熱度,所以使孩子越來越難管教。

孩子越來越難管教,不妨試試“漏斗法則”,讓孩子更優秀懂事

中華女子學院兒童發展與教育學院副教授焦健指出:其實被溺愛的孩子很痛苦。因為溺愛孩子的家長都有一種特點,不想讓孩子不高興,不想讓孩子遇到問題,所以溺愛實際上也是剝奪,剝奪孩子鍛鍊自己的機會。人的成長過程中一定要在實踐中去鍛鍊的。你把他的包辦代替了,其實就等於剝奪他的機會。表面上看是愛,實際上卻是傷害。

以上就是孩子越來越難以管教的原因。現在的社會競爭如此激烈,如果父母不改變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孩子最終只能被淘汰。所以,父母不妨試試“漏斗法則“,讓孩子優秀懂事起來。

孩子越來越難管教,不妨試試“漏斗法則”,讓孩子更優秀懂事

二、什麼是漏斗法則

漏斗的形狀是大口在上,小口在下。這就說明:如果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中,如果家長沒有教育好孩子,對孩子比較寵溺、放任、偏袒。那麼孩子在長大後,出口就猶如漏斗小的那一端,說明孩子能走的路會越來越小,越來越狹窄

如果我們把漏斗的形狀倒過來,使小口在上,大口在下。小口說明孩子在小的時候,家長對他的良好教育,使他懂得自我約束。所以,孩子在家長良好的教育下,他以後路口出猶如漏斗的大口般非常寬大,說明他以後人生的路會越走越寬廣。

孩子越來越難管教,不妨試試“漏斗法則”,讓孩子更優秀懂事

三、家長想要孩子變得優秀懂事,就要遵守漏斗法則。

1、培養好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從以上我們瞭解到了漏斗法則的含義。所以,家長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漏斗小的一方往上,大的一方往下。所以,孩子小的時候,家長要培養好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擁有良好的行為舉止,懂得明事理,懂分寸、禮貌等等。

孩子犯錯時,家長要和孩子好好溝通,和孩子一起找出犯錯的原因,並且讓孩子去改正。日常生活中家長要適當放手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可以溺愛孩子,從而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成為一個優秀懂事的好孩子。

孩子越來越難管教,不妨試試“漏斗法則”,讓孩子更優秀懂事

2、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

孩子犯錯時,家長經常會偏袒孩子:“他還只是個孩子啊!”家長這樣的行為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孩子的認知,使孩子認為他還小,所以無論犯下什麼錯誤都是可以被原諒的。

所以,家長要懂得運用漏斗法則,讓孩子有辨明是非的能力,以及懂得如何去尊重別人,接受別人建議,從而培養好孩子良好的品德。

3、給孩子制定規則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所以,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制定原則,不可以太過於放縱孩子,不然孩子就如同那個漏斗大的一面朝上,小的一面朝下一般,他以後人生的道路只會越走越小。

家長是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家長有責任以及義務要教育好孩子。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不妨運用漏斗法則,使孩子更加優秀,讓他未來的道路如同漏斗大的一面一般,越走越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