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培養孩子其他技能的基礎。

其實,這篇文章是之前在悟空問答的答案!

比如說,孩子寫作需要好的內容。如果孩子閱讀多,就可以信手拈來,引用故事,詩詞等。同時會自然地模仿各種寫作方式。

另一方面,父母和老師能教給孩子的知識有限。長遠來講是否閱讀、閱讀什麼,會影響孩子的視野和格局。而面對快速發展的社會,孩子也需要有自我學習能力。

但是,如果家長引導孩子閱讀的方法不正確,就會事與願違。不僅沒能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還白白浪費了提升孩子的好機會。

所以,開啟正確的閱讀方式顯得尤為重要!

1.培養閱讀的興趣比學到知識更重要。

在閱讀開始時,家長要先明確:學習知識不是目的,養成對閱讀的喜愛和習慣才是目的。

讓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而不是從閱讀中立刻學到多少知識。孩子主動的、有興趣的閱讀,比枯燥的、強迫的機械閱讀更持久,也更有價值。

2.互動式閱讀效果更好。

在家裡擺滿書,孩子不會自動喜歡看書。科學研究發現,只是給孩子堆書,對他閱讀能力的提升不大,陪伴、互動才是關鍵。

互動閱讀能讓孩子更多地練習語言,提高認知能力和情緒管理能力。比如你問孩子問題,也為孩子解答疑問,這種溝通會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

3.不要限制閱讀的內容。

讓孩子什麼都能讀。小說、雜誌、文藝、科幻、傳記等。按照孩子的興趣來,這樣他們就會為了內容而讀,而不是為了“學習”而讀。

4.把閱讀的自主權交給孩子。

不能只是你引導孩子,更重要的是鼓勵孩子主導閱讀的過程。

比如,鼓勵他主動問問題,家長需要積極回答、給出反饋,耐心地先回答她的問題,再繼續讀書。

5.利用角色扮演把閱讀變成遊戲。

把閱讀變成遊戲,不僅能讓孩子喜歡上閱讀,而且能提高他的智商。比如把書合起來,跟孩子比賽,猜猜接下來的故事情節,或者讀繪本時,比比看誰先找到畫面裡的大熊貓,偶爾故意輸給他,也對提升他的閱讀興趣有幫助。又比如,孩子喜歡某個角色,可以讓孩子主動扮演,進行情景模擬。

6.適當的挑戰激發孩子興趣。

給孩子創建豐富、好玩的文字環境,讓他發自內心的愛上閱讀。關鍵在於選擇的閱讀材料,既要讓孩子覺得不難,能夠掌握,不挫傷閱讀積極性,又要有一定的挑戰性,讓他每次都有小進步。這樣才能邊閱讀邊提高。保證孩子持續性地閱讀。

總之,就是不要有太功利的目標。要讓孩子覺得,閱讀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比較好玩的一件事。

和孩子一起閱讀,是情感互動的一種方式。而這段美好的時光,能幫助她看見更廣闊的世界,發現更奇妙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