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旅行孩子愛吵鬧?父母別總是訓斥,三招讓孩子更安分

閨蜜和朋友聊天兒的時候聽說朋友前段時間帶著孩子去郊區短途旅行非常有趣,於是閨蜜便琢磨著帶孩子也去一次。週末的時候,閨蜜原本打算讓老公開車一家人去郊區玩兒兩天,但是因為老公加班閨蜜只得帶著孩子報名了旅行社的散團,前後算起來價格便宜,而且還比較省心。不過令閨蜜沒有想到的是孩子一路上特別讓人不省心,在大巴上前竄後跳的危險不說還讓其他的旅客非常的煩惱。即便是閨蜜不斷地制止,孩子仍然我行我素。

閨蜜僅僅是安撫孩子就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到了目的地的時候完全沒有遊覽的心思了,閨蜜發現孩子的節奏和大人完全不同。有了這一次的經歷,原本閨蜜還打算帶著孩子出國遊,現在看來完全是不敢想象。原本愉快的心情也被帶孩子的疲憊所淹沒,一場短途旅行讓閨蜜身心俱疲。

出門旅行孩子愛吵鬧?父母別總是訓斥,三招讓孩子更安分

一、為什麼孩子出門旅行時一直很鬧騰?

在葉一茜主持的一檔綜藝節目中,有位寶媽分享了自己帶孩子出門旅行時的經歷。在出門之前寶媽已經做好了一定的心理準備,想到在旅行期間孩子肯定會有一些不適應的地方,於是學習了很多的教程,結果出門後發現這些學來的教程並沒有什麼明顯效果。

孩子一路上都非常的鬧騰,這位寶媽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孩子就與自己走散了。而且整個過程中孩子不停地說話,寶媽被化身為話癆的孩子煩得不輕。直言自己以後不會單獨帶孩子出行,實在是太勞心費力了。

出門旅行孩子愛吵鬧?父母別總是訓斥,三招讓孩子更安分

1. 新的環境會讓孩子覺得非常的亢奮

當孩子接觸到新鮮的環境刺激時,孩子表現出的敏感度是超過大人的,這使得孩子在行為表達上會出現非常亢奮的表現,比如說父母會發現出行時孩子變得特別話多。當然這種亢奮的情緒是孩子自身也無法控制的。

2. 旅途等待的時間過長,孩子產生無聊情緒

比如說孩子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侷促的空間會讓孩子覺得非常的無聊。孩子不具備安撫自身情緒的能力,無聊之下孩子很可能會做出一些為他人帶來困擾的行為舉動。再比如說在排隊等待時,大人還能夠按捺住焦急的情緒保持耐心,但是對於孩子而言卻有些困難。

出門旅行孩子愛吵鬧?父母別總是訓斥,三招讓孩子更安分

3. 孩子渴望被他人關注的心理強烈

受到焦點效應的影響,孩子在社會環境中希望能夠成為被他人關注和重視的焦點,於是孩子會做出一些看起來有些過激的行為舉動。這就不可避免的為他人帶來了困擾。很多家長會發現平時在家還很聽話的孩子,到了公共場合變得油鹽不進,這很可能就是孩子渴望被關注的心理表現。

很多家長帶孩子出門旅行時發現孩子有鬧騰的行為舉動時,會不加思考地訓斥孩子,事實上這樣的教育引導有些過於激烈了,這不僅容易影響到孩子出遊的熱情同時,對於約束孩子的言行也並不一定有作用。

大發明家愛迪生曾經說過,彬彬有禮的風度主要是因為能夠做到自我剋制。

所以家長們與其言辭激烈的訓斥孩子,不如採取正確的方式讓孩子懂得出行時的行為規範。

出門旅行孩子愛吵鬧?父母別總是訓斥,三招讓孩子更安分

二、帶孩子旅行時怎麼才能讓孩子更安分?

1. 出門前和孩子定好規矩

很多時候孩子考慮問題並不全面,這就需要家長提前打一個預防針,所以在孩子出行前父母有必要和孩子約定好行程中的一些規矩。比如說在人多的場合不要大喊大叫隨意跑動,也許這對於孩子來說有些難度,但是父母提前的預防針會讓孩子心裡有所準備。

出門旅行孩子愛吵鬧?父母別總是訓斥,三招讓孩子更安分

2. 為孩子做好正確的行為示範

在旅行中免不了有需要排隊等待的情況,這時候父母一定要為孩子做好行為示範,如果父母表現出了焦急煩躁的情緒,那麼孩子也很容易被感染,這時候要求孩子安安分分的就會很難。父母淡定一點,孩子才更加能夠收斂行為。

出門旅行孩子愛吵鬧?父母別總是訓斥,三招讓孩子更安分

3. 提前做好行程規劃

比如說如果有兩個小時以上的時間是需要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度過的,那麼父母最好提前為孩子準備好喜歡的玩具,這樣孩子可以在玩玩具的過程中消磨時間。再比如說為孩子準備好充足的食物,這樣當孩子覺得飢餓時不會有煩躁的情緒產生,更加能夠乖乖等待。

楊瀾曾經說過,自己在孩子小的時候帶著孩子游歷了十多個國家,顯然出門旅行會豐富孩子的眼界,拓寬孩子的視野。所以父母不要因為帶孩子出門旅行有一些麻煩而有所放棄。

歌德說一個人的禮貌是照出他的形象的鏡子。其實帶孩子出門旅行也是培養孩子行為規範的一個契機。

大家對帶孩子出門旅行有哪些看法分享呢?

本文由耿倩倩聊育兒原創,關注我,每天學習育兒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