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翼城人误会的典例

介之推,介为姓,推为名,“之”为助词。有的地方把“介之推”写作“介子推”,介子推亦为另一 个春秋时人,据说十五岁即相楚。为区别起见,还是写作“介之推”为好。

介子推:翼城人误会的典例

据县志记载,介之推原姓王名光,是翼城县王庄乡王庄村人。小河口水库改名为“介湖”,缘此。 随重耳出亡19年,亡命途中,曾“割股食君”对重耳忠贞不贰。当秦穆公派兵送重耳回国为君、船过黄河的时候,狐偃以璧授重耳说:“臣从君多年周旋于天下, 自己知道错误不少,当然你更清楚,我请求从此离开。”重耳急了,发誓说:“ 我回去如果不跟舅父同心,凭河伯做证。”随手把玉璧投人河中。他俩这段对话,介之推在船上听到了。笑着说:“天助晋公子, 子犯却认为是自己有功,向君要挟,实在可羞。”遂不忍心和这些人同位,便设法脱离了他们。晋文公即位,对从亡者论功行赏,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的母亲十分贤惠。有天,他和母亲谈及这件事,感慨地说:“窗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已力,这是什么?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真不能同他们共事了。”母亲说:“为什么不去求赏?这样死了又能怨谁? ”介之推回答道:““明知错误,又去效法,错误就更大了。而且我口出怨言,就不能吃他的俸禄了。”母亲说:“也让他知道一下,怎么样?”介之推回答说:“说话是身体的文饰, 身体将要隐藏,哪里用得着文饰?这不过是求显露罢了。”母亲说:“你能够 这样吗?我跟你一起去。”于是母子二人偕隐绵上(今山西介休县东南40里介山之下)。介之推的随从们怜惜他的这种遭遇,在晋文公的宫门上悬笔写了“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 四蛇各人其字。- 蛇独怨,终不见处所”六句话。文公见到题词,想起介之推,派人各处寻找,香无踪影。后来听说他隐居绵入山中,于是把围绕绵山一带的土地封为“介推田”,算作他的封地及食邑,号其山日“介山”。文公说:“以志吾过, 且旌善人。”现在我们一些翼城人感情上难以割舍的是,认为介之推肯定死于翼城绵山,不可能死于介休的绵山。因为晋文公第二天放火烧山,介之推头一天背上其母逃跑,一个晚上能跑到介休吗?于是肯定介之推是到翼城绵山隐藏起来,后被文公烧死。这实在是个误会。根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的记载,秦军送重耳及河,狐偃讲了一.番话要离开重耳,介之推认为是要挟,而与之生分。 《史记,晋世家》则明白地写道:“文公元年春, 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曰:‘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况于君乎?请从此去矣!’重耳日: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是时介之推从,在船中,乃笑日:‘天实开公子,而子犯以为己功, 而要市于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乃自隐渡河。这里不难看出,介之推是把自己隐藏起来过了黄河。等回到晋国,重耳忙于继位、分封,介之推乘机携母隐人绵山,这是完全可能的。可以想见,介之推是归晋后从容离去,是远走高飞,绝不是临时决断,于一夜之间匆忙逃逸。

介子推:翼城人误会的典例

这是《左传》和《史记》的记载。汉代以后介之推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又涂上了许多传奇色彩。传说,介之推与母隐于绵山。晋文公很后悔,当年没饭吃的时候,介之推曾“割股以食”,怎能忘掉有功之人呢?文公听人说,介之推性最孝,如果放火烧山,当林子着起来的时候,介之推和母亲就出来了。于是文公派人举火烧山三日不熄,推终不出。文公再派人上山寻找,发现母子相抱于一棵大柳树而死,文公闻之流涕,命葬之绵山,并为之立祠。又以介之推母子相抱而死的那棵树为材,做了一双木屐,穿在脚上,每每看见,便伤心地说: “悲夫,足下!”可能这就是“足下”这一词的来历。《后汉书.周举传》载: “太原一郡旧俗以介之推焚骸,有龙忌(按,龙,星名,在木位,惧火,故禁)之禁。至其亡月,咸信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土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放烟爨(cuon),老小不堪,岁多死者。周举做并州刺史时,曾宣示居民恢复温食。这是一则绝妙的史证,证明汉朝时就有记载,认为介之推焚骸介休绵山。周举不是山西人,他的话是不会错的。后来,为了纪念介之推,人民相约于清明前一日或两日禁火寒食,这就是寒食节。

翼城县历朝历代编纂《县志》的先贤们,早就认识了这一点, 因而在《县志古迹》中写道:“芳轨故躅何地蔑有? 因名核实,殊难言....至若袭迹殊方,借才异域,援引鸟有之名胜,以作子虚之凭吊,又奚取焉?”他们都无例外地白纸黑字写在《县志》上:“[介之]推隐死于介休之绵山。”以民国《县志》为例,在《山川卷》讲到覆釜山时说:“俗 为古堆坡山,在邑西北十五里,以形如覆釜故...其下有介之推庙,土人传此庙为晋文公立,又名小绵山。《祠祀卷》在讲到介之推庙时说:“ 在覆釜山下。相传推隐死于介休之绵山,晋文公思之,因名覆釜山为小绵山,而立庙于其下,以清明前一日禁火祀之,名曰‘寒食’”。也许有些人认为我县的古人“傻冒”,胳膊弯子朝外拐。此言差矣!这正是我县历代先贤以实事求是为荣、以掠人之美为耻的高尚史德。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谢尧亭博士说得好:“地域情结, 人所共有,但学术是一种客观公正的研究。必抱其为现实服务之决心,终将走向沼泽泥淖,以致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还有些人说,做隐士“胡隐”、“市隐”都可以,何必跑到儿百里之外?殊不知,这正是介之推的一点真心。 如果不是走到几百里之外人迹罕至的地方,人们会不会说他是假归隐、真求官,所谓隐居只是南山捷径呢?

介子推:翼城人误会的典例

甚至还有人说,几百里之外的绵上是戎狄国的国土,晋文公怎么可以把别国的田土赐给自己的臣下?这得把一些地域情节浓重的太原人找来问一下:不是说叔虞封唐是封于太原么?如果这是真的,叔虞时太原已是晋国的国土,文公继位介体的绵上怎能不是晋国的国土?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叔虞封唐村于太原是好事者编造的假话,当然这些人无法回答这问题。晋献公时晋国的北疆只达霍山, 介之推逃往绵上属戎狄之国,这是真实可信的。那时,晋国国力十分强大,周围小国闻之丧胆。只是在献公末年发生了骊姬之乱,才使献公的对外扩张暂停了下来。文公继位后,采取了许多改革措施,内部团结统一,国力迅速恢复。为了向国人“示义”,对一个戎狄小国开仗完全是可能的。诚然,文公建国之初,国防力量还没献公时强大。但是有足够的武力击败一个戎狄小国,从而把绵上的田土封赏给介之推,也是可能的。

在宋朝,宋真宗曾应地方官之请封介之推为“洁惠侯”,简称“洁侯”。

介子推:翼城人误会的典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唐兴镇封比村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在覆釜山顶建成洁侯祠,在山下建成农家乐式的景区,接待了不少游人。在这里,人们不仅顶礼膜拜了先贤古人,更品味了封比村民改革开放后的幸福生活,无不赞誉党支部、村委会干部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