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歲後,父母記住不慣五、不幫五,斯坦福教授:最划算的投資

我們知道,很多家長知道要愛孩子,有的也有很多時間陪孩子,卻沒有給到孩子真正的教育,高質量的陪伴。

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羅斯·高教授,曾經隨口問過家長們幾個問題:

“你昨天有沒有講故事給你的寶寶聽?”,只有10%的媽媽說有。

孩子3歲後,父母記住不慣五、不幫五,斯坦福教授:最划算的投資

美國斯坦福大學,羅斯·高教授

剩下的媽媽的反應是笑,羅斯高教授說那種笑,就像是他在問:“你昨天有沒有給你養在魚缸裡的小魚講故事?”一樣,在那些家長眼裡看來有些打趣。

其實,這些媽媽很愛孩子,她們去哪裡都帶著孩子,但她們似乎把孩子當成了寵物養,只要吃飽健康就好。

孩子3歲後,父母記住不慣五、不幫五,斯坦福教授:最划算的投資

羅斯·高教授在一次演講中提到,把握孩子3歲以後的教育機會,非常重要,一旦錯過,永不再來。

所謂3歲看大,3歲孩子認知能力落後意味著什麼?那意味著這些孩子今後學習會遇到困難。

孩子3歲後,父母記住不慣五、不幫五,斯坦福教授:最划算的投資

認知能力是孩子未來學習的加速器,一個孩子學習時專注不下來,遇到問題時不懂很好的用語言表達,碰到一點小事就情緒波動很大,這樣的孩子學習起來註定是很困難的。

因此無論是對於國家,還是家庭,在孩子3歲左右的早期教育進行投資,是最划算的!

因此在3歲後,家長們要及時糾正孩子們錯誤的地方,為今後的性格打下基礎。

但其實,我們身邊大部分的父母都在催促監督孩子學習,做作業,卻很少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

孩子3歲後,父母記住不慣五、不幫五,斯坦福教授:最划算的投資

這是因為很多家長,都不知道3歲後的孩子該如何教育,怕早期教育沒做好,孩子長大後不成器。

我們就來看看,到底什麼是“不慣五”和“不幫五”吧!

對待孩子的“不慣五”

1、不慣"脾氣"

情緒管理是一種能力,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小,慢慢長大了就會控制情緒了。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就像我的前同事,有太多性格暴躁、脾氣壞的小孩長大後成了不會收斂,壞脾氣的大人。

雖然棍棒教育是立竿見影的教育,成效很快,但是這類孩子長大以後多半會情商堪憂。

孩子3歲後,父母記住不慣五、不幫五,斯坦福教授:最划算的投資

所以,我們找個溫和而堅定的方法,家長可以借鑑或效仿:

找個固定的地方,每次孩子只要亂髮脾氣,就把他放在那裡,罰他在那裡15分鐘或10分鐘,不許動,不管他怎麼哭鬧也不要理睬,也不許他出來,如果剛開始一兩次的時候孩子鬧騰的時間長,那就拉長時間,等他真正冷靜下來再跟他對話。

適當地建立懲罰機制,比如不讓吃零食之類的。

孩子3歲後,父母記住不慣五、不幫五,斯坦福教授:最划算的投資

2、不慣"怨氣"

引發孩子抱怨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累了、餓了、煩了或是孤獨了,要不就是他們想要多博得一些愛和關注。父母們要注意在孩子小的時候鼓勵他們儘可能少抱怨,以避免他們長大以後動不動就靠發牢騷來達到目的。

怨氣是帶有怨恨的情緒,一個人如果經常有怨氣,會引起抑鬱或自閉的現象發生,不僅影響了自己還會影響到其他人。

孩子3歲後,父母記住不慣五、不幫五,斯坦福教授:最划算的投資

告訴孩子,面對事情,面對困難,要積極的面對,要迎難而上,逃避並不是辦法,抱怨也沒有用。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都有自己的追求,為了夢想,為了自己的願望,哪怕再困難再艱難,我們也都可以克服。

困難和阻礙也不過是對我們的磨難,讓我們堅定自己的信念,不放棄。

積極的面對,這才是人生的智慧。

3、不慣"小氣"

孩子小氣的特徵是:不願意跟其他孩子分享自己的東西,甚至是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不允許別人動,全都拿給自己。

很多家庭可能都只有一個孩子,特別嬌慣和溺愛,才讓孩子變得非常小氣自私。

孩子3歲後,父母記住不慣五、不幫五,斯坦福教授:最划算的投資


而小氣又自私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難以交到好朋友,並且不利於其性格養成。

家長們千萬不能只慣著,由著孩子繼續小氣自私下去,而是要適當的改變孩子,比如在家裡給孩子平等對待的榜樣,讓他們適當承擔家務,學會分享,關心他人。

4、不慣"嬌氣"

“現在的孩子一個個不會剝雞蛋,卻脆弱的像雞蛋”,其實這種現象不值得驚奇,嬌氣其實是父母輩給孩子過於寵溺種下的苦果。

但嬌氣的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無法得到提升,等長大後就很難獨立面對生活。

孩子3歲後,父母記住不慣五、不幫五,斯坦福教授:最划算的投資

但世界是平等的,問題是選擇先甜後苦,還是選擇先苦後甜,往往嬌氣的孩子父母從小給予她太多的愛,那麼到了社會上必然會社會的不當,這都是公平的,你不教育他,遲早有一天會有人幫你教育孩子。

所以從小家長就不要慣著孩子,而是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的能力,讓孩子從小就開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利於培養自理能力。

5、不慣"悶氣"

有些孩子性格很內向自卑,不管遇到開心的還是不開心的事情,都喜歡悶在心裡,什麼也不跟家長說。

但長期這樣下去,極大可能影響生活和心理健康,容易患上抑鬱症。

其實自卑的孩子並不是生來就有的,是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下形成的。

孩子3歲後,父母記住不慣五、不幫五,斯坦福教授:最划算的投資

比如家庭的愛不完整、父母自身自卑情緒的傳染、或者父母簡單粗暴、專橫的教育方式壓制孩子情緒、還有父母能力特強,對孩子期望過高,都會導致孩子內向自卑。

所以家長要經常和孩子多交流,幫助孩子樹立自尊自信,瞭解孩子的內心,提供機會讓孩子跟你說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這樣也能知道孩子經歷了什麼,也好幫孩子把悶氣宣洩出來。

教給孩子的“不幫五”

1、不幫"抄作業"的忙

對於孩子把作業借給別人抄的行為一定要及時制止,並且明確的告訴孩子這樣會影響其他小朋友的成績,這樣不是幫朋友的忙,是害了朋友,可以教給孩子:可以教他們,但不能借他們抄,更不能抄別人的。

對於這樣影響孩子的一生的事情,千萬不要讓你的孩子做。

孩子3歲後,父母記住不慣五、不幫五,斯坦福教授:最划算的投資


不僅幫別的孩子養成了不良習慣,還會讓自家孩子覺得這個行為沒什麼大不了的,以後可能也會開始抄作業。

2、不幫"包庇"的忙

通常,大人們關於孩子的交友問題,都是秉持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態度。

有些孩子做了錯事,就需要同伴的包庇之下,才能瞞天過海,而孩子的是非觀還沒有形成,所以沒覺得是特別大不了的事。

所以家長們要明確的告訴自家孩子,不與朋友同流合汙才是在幫朋友,要引導其他孩子一起做正確的事情。

3、不幫"逞強"的忙

雖然樂於助人是好事,但超過自己能做的範圍之外,就不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

孩子3歲後,父母記住不慣五、不幫五,斯坦福教授:最划算的投資

直接了當的告訴孩子,太愛逞強是不對的,將每一次遇到的後果告訴他,如果孩子還是堅持要這麼做,那麼告訴他,你覺得自己可以,那麼你去做。如果做不到,就不要用道德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最重要的是,教會孩子在保證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讓他去折騰。

如果幫了倒忙,不僅自己覺得委屈,還會失信他人,要讓孩子明白這個道理。

4、不幫"不被感激"的忙

這點家長要明確的告訴孩子,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如果一個人不理解你的善良,無所謂你的付出,對你的幫忙是理所當然的,那這樣的人千萬不要去幫”。

孩子3歲後,父母記住不慣五、不幫五,斯坦福教授:最划算的投資

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他會感激別人替他所做的,珍惜他得到的一切,覺得擁有眼前的一切既快樂又幸福。

我們做父母的要謹記:如果你不想將孩子培養成“白眼狼”,那就千萬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不要助長孩子的受之無愧感,要去教導孩子懂得感恩。

5、不幫"錢財"的忙

雖然說孩子之間借錢沒有多少錢,但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如果朋友不還錢了,這錢不管是要還是不要,最後吃虧的都是自己,借錢的才是大爺。

所以讓孩子明白在涉及金錢方面的事情,都要謹慎考慮後再幫忙,不要光講義氣瞎幫忙。

孩子3歲後,父母記住不慣五、不幫五,斯坦福教授:最划算的投資

孩子只有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長大後才能變得更優秀,思維上也比別人高出一截。

所以在教育過程中,家長要起到引導作用,讓孩子多學多看多做,只有這樣,才能培養有出息的優秀孩子。

所以我很喜歡以朋友的身份去給孩子們講故事,或者是看繪本的形式,一起成長,我們應該放低姿態,不是嚴厲家長的面孔,而是和孩子一起成長, 畢竟育兒就是育己。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孩子3歲後,父母記住不慣五、不幫五,斯坦福教授:最划算的投資

就像斯坦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

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我在小的時候總聽母親給我講故事,這也驅使我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

所以,我準備“沿襲”這個行為!

我之前準備和米粒講故事的材料時,買到了這樣一套《小腳鴨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繪本,沒想到能讓他愛不釋手,在此推薦給大家。

孩子3歲後,父母記住不慣五、不幫五,斯坦福教授:最划算的投資

一共分為10個主題,分別是《我要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一歲前愁養,一歲後愁教,這話一點也不假。

喋喋不休地講道理,孩子還是懵懂無感!費勁心思立規矩,孩子一樣視而不見!

孩子3歲後,父母記住不慣五、不幫五,斯坦福教授:最划算的投資

嚴令禁止說不可以,或許也只會起到反作用,如何用一種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一些好習慣,遠離壞習慣,同時又不讓自己陷入虎媽虎爸的人設呢?

給孩子講故事,尤其是睡前的時候,孩子的精力都用在聽家長講故事的這段寶貴時間,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很多好習慣。

有效的教育應該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而不是一味告訴孩子什麼不能做,而是告訴ta能做什麼。

孩子3歲後,父母記住不慣五、不幫五,斯坦福教授:最划算的投資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里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39元全套10冊小腳鴨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4塊錢,不過就幾根棒棒糖或者一頓早餐的價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里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孩子3歲後,父母記住不慣五、不幫五,斯坦福教授:最划算的投資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以下商品卡即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