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兩歲的孩子最“搗蛋”,但做遊戲可以輕鬆搞定“熊孩子”

我家順順進入了傳說中“可怕的兩歲”。下面的對話場景是經常出現的。

我問她要不要吃飯?回答:“不要”。

要不要刷牙?回答:“不要”。

要不要洗澡?回答:“不要”。

要不要看書?回答:“不要”。

要不要玩拼圖?回答:“不要”。

“不要,不要,不要”,就是她現在的口頭禪和主旋律。可以寫一首長詩。“不要,不要,不要”,是她現在的年齡段自我意識的覺醒,是她開始宣誓自己是一個有思想個體的宣言。

不過這可愁壞了家人。講道理,沒用!安撫,沒用!訓斥,沒用!天啊,這可比解決技術難題還困難。

都說兩歲的孩子最“搗蛋”,但做遊戲可以輕鬆搞定“熊孩子”

孩子調皮

勞倫斯·科恩博士寫的一本書——《遊戲力》給了我很多靈感。

晚上下班回家後,順順就成了我的跟屁蟲,我去陽臺,她跟著去陽臺,我去廚房,她緊隨其後,似乎要把白天沒有陪她的時間都補回來。說實話,上了一天的班,肚子真有點餓了。我對順順說:“我們一起吃飯吧,吃完飯媽媽陪你玩兒。”順順不開心地撅著小嘴說:“媽媽不餓,媽媽不吃飯。”我習慣性地開啟說教模式:“媽媽忙了一天,肚子好餓,你摸摸,都癟了,還咕嚕咕嚕的叫。餓了就要吃飯,就像點讀筆沒有電了需要充電一樣。”順順繼續堅持道:“媽媽陪我玩,媽媽不餓,媽媽不吃飯。”

想想說教沒有效果,我就轉換情緒渲染頻道:“順順,人餓了會很不舒服的,你想想你餓的時候,是不是想立馬吃到東西。如果吃不到就會很煩躁,很傷心,很難受的。”順順反駁道:“不難受,媽媽不餓,媽媽不吃飯。”

都說兩歲的孩子最“搗蛋”,但做遊戲可以輕鬆搞定“熊孩子”

孩子一般理解不了大人的道理

天啊,這孩子,這麼不體諒媽媽,我這麼有耐心地開導你,一點效果都沒有。不但不體諒我,還一直否定我的感受,真是不能慣著她,直接去吃飯,別養成了不善解人意的習慣!

我心裡嘟囔著,一股怒火剛要噴出,突然腦海中一個聲音出現:“想想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吧,不要被表象所迷惑。”我深呼一口氣,試著去感受順順的感受,試著去解讀她語言背後的秘密——“媽媽早上就去上班,晚上很晚才回來,我真的很想她,我希望她多陪我玩一會,我需要她。”

放下大人的固有模式吧,去理解孩子,用遊戲讓你和孩子連接。於是,我抱起順順對她說:“好吧,媽媽陪你玩,現在不吃飯了。”順順很滿意地點點頭。我問她:“我們一起玩點什麼遊戲呢?”她說:“媽媽抱睡覺。”

都說兩歲的孩子最“搗蛋”,但做遊戲可以輕鬆搞定“熊孩子”

多陪孩子一起做遊戲

真是不按套路出牌。好吧,尊重孩子,於是我把她抱在懷裡,躺到床上,假裝睡覺,還不時地發出呼嚕聲,逗得她哈哈大笑。

過了一兩分鐘,我突然睜開眼睛說:“我睡好了,要起床了。”說著伸了一個懶腰,自言自語道:“誰能拉我起床呢?”順順很配合地說:“猴子可以。”說著就把她的玩具猴子拿來,假裝拉我起床。我說:“剛才和順順睡得真好,現在可以吃飯了。”她很欣然地接受了我的建議,我們一起來到餐桌旁開始吃飯。

短短几分鐘之內,由一個蠻橫的小孩,變成溫順的小孩,竟然是因為一個假裝遊戲,我們真的低估了遊戲對於兒童的價值。

嚐到了遊戲的魔力,我就繼續將遊戲進行到底。吃過晚飯,我和順順開始玩積木,玩著玩著,她突然撿起一塊黑色的硬紙片塞到嘴裡。

在以前,我會很緊張地訓斥她:“紙片不能放到嘴裡,不衛生。”接著,她會反抗到:“衛生,可以吃。”然後我會採用自認為機智的方法(行為替換法,不是每次都靈),把牙膠給她,告訴她:“牙膠可以吃,紙片不能吃。”結局一般是她仍然堅持自己的看法,無奈之下我把紙片搶過來,她立即哇哇大哭。

都說兩歲的孩子最“搗蛋”,但做遊戲可以輕鬆搞定“熊孩子”

孩子不聽話不要著急訓斥

今天,我用遊戲的思路,看到她咬紙片,我問她:“好吃嗎?我也想嘗一嘗。”她把紙片給了我,我誇張地吃著紙片(假裝吃,當然沒有放到嘴裡),吃了兩口,突然捂住肚子說道:“哎呀,吃了紙片怎麼肚子疼啊?這是怎麼回事。”接著又吃了一口,又重複到:“吃紙片怎麼肚子疼啊?”可能動作表情比較滑稽,逗得順順哈哈大笑。然後,我把紙片,遞給順順說:“你吃吧。”順順擺擺手說:“我不吃,吃紙片,肚子疼。”

都說兩歲的孩子最“搗蛋”,但做遊戲可以輕鬆搞定“熊孩子”

通常遊戲可以輕鬆搞定大部分的“熊孩子”

遊戲,給了我育兒的新思路。遊戲為什麼有效?我想是因為大人願意放下自己的身段,和孩子調成同頻;是因為遊戲讓父母和孩子用歡樂建立了深層的聯結,也是因為遊戲是孩子的精神充電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