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媽媽在寶寶更“放肆”,媽媽明白問題癥結,讓孩子少“磨人”


母嬰群裡最近流行兩句話“

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三場;孩子離了娘,秒變好兒郎。”有點生動卻並不誇張。很多學齡前的媽媽,尤其是孩子在3歲之前的寶媽們,相信都有同感。當自己在家的時候,寶寶就像個“小鼻涕蟲”一樣,自己走到哪就跟到哪,恨不得粘在自己身上,每次下班回到家或者只是離開一小會兒再見到,都好像分別了很久一樣撲到懷裡,眼淚汪汪的樣子甚是招人心疼。這還不算,最奇怪的是,據保姆或者幫忙帶孩子的老人說,當寶媽離開的時候,寶寶其實是很聽話很乖巧的,一點也不黏人。只有見到媽媽才秒變“磨人精”和“小哭包”。你家也有這樣的情況嗎?

有媽媽在寶寶更“放肆”,媽媽明白問題癥結,讓孩子少“磨人”


@麗麗媽:我想著是不是老人和孩子相處的不愉快,孩子才會把我當成出氣筒,可是後來我發現他們的隔代親也實在超乎尋常,並沒有任何不愉快啊。

@二寶媽媽:每次寶寶粘我,爸爸就會有點傷心,有一次我們打算嘗試一下,我故意加班晚回家,爸爸則模仿我的方式很用心地陪孩子玩帶孩子睡覺,可孩子還是一直吵著找我,硬撐著見到我才肯睡。搞得我再不敢輕易做什麼“實驗”了。

@小川家有一寶:我家孩子都三歲多了還是非常粘我,有小朋友叫他出去玩他死活不去,就願意和我在家玩。我真是擔心他以後的社交問題。

這些“粘媽媽”的孩子們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別急,讓我們慢慢揭開其中的奧秘。

有媽媽在寶寶更“放肆”,媽媽明白問題癥結,讓孩子少“磨人”


所謂原因,其實就是“毫無道理的天性”

對於寶寶粘媽媽的原因,說簡單其實也很簡單,就像媽媽對孩子的愛是出於本能一樣,寶寶對媽媽的依戀也是一種毫無道理可言的“天性”。

一.媽媽和孩子是天生的連接

說來真的有些神奇,自從當了媽媽之後,女性的生理機制都隨之發生了神奇的改變,比如只要嬰兒一哭,媽媽就能泌乳,這樣的“特異功能”是任何人都無法取代和比擬的。十月懷胎,寶寶就已經和媽媽建立了特殊的連接;到了哺乳期,寶寶和媽媽的肌膚接觸最多,也只有媽媽能最快滿足寶寶的需求。這種生理的連接直接導致寶寶之後的幾年裡都最離不開媽媽。

有媽媽在寶寶更“放肆”,媽媽明白問題癥結,讓孩子少“磨人”


二.媽媽是孩子最安心的港灣

比起爸爸,媽媽的心思明顯更細膩,手法更輕柔,聲音也更好聽,在媽媽的懷抱裡,寶寶更能感到舒適和安心。隨著孩子長大,媽媽和孩子的相處時間也必然更多,遇到小困難的時候,是媽媽在身邊耐心鼓勵;飯桌上,是媽媽一口一口喂孩子吃飯;睡覺前的講故事時段,也因為媽媽的聲音更好聽,寶寶更願意讓媽媽講述。這些出於母性的愛和柔情,對低齡的孩子來說,就是最安心的港灣,只要媽媽在身邊心裡就不會害怕。

三.渴望得到媽媽的關注

對孩子來說,媽媽就代表著“生存需求”,他們本能地會依賴媽媽來獲取食物和照料,而哭鬧、磨人都是孩子試圖獲得媽媽關注的一種最單純的方式。現在很多媽媽都選擇繼續工作,因而經常會上班不在家,或者偶爾也會出差幾天,這樣的分離會讓孩子產生“分離焦慮”,一旦見到媽媽就會變得更加粘她。

有媽媽在寶寶更“放肆”,媽媽明白問題癥結,讓孩子少“磨人”


面對磨人的寶寶,媽媽可以處理得更智慧

幼兒時期是建立寶寶安全感的重要時期,但卻也是逐漸給寶寶立規矩的好時候,對於寶寶的一些過度任性的磨人行為,媽媽必須要理性看待,智慧處理。

一.磨人是正常現象,不要隨意責罵懲罰

媽媽必須要知道,對於低齡孩子來說,磨人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不僅自己內心要知道,也要告訴其他的家人朋友。不要因此而隨意指責批判孩子。當孩子磨人哭鬧的時候,媽媽要耐心給予回應,告訴孩子媽媽一直都在,且永遠都會在,傳遞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二.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關注和陪伴

很多孩子之所以愛磨人和哭鬧,主要是因為媽媽對他的陪伴比較少或者質量比較低。比如孩子玩耍希望媽媽參與進來的時候,媽媽因為工作而拒絕了孩子;又或者有的媽媽即使坐在孩子身邊,卻總是拿著手機刷網頁回信息,心思根本不在孩子身上。媽媽們需要檢討自己的“敷衍”行為,不要讓孩子在需要你的時候感到失望。


有媽媽在寶寶更“放肆”,媽媽明白問題癥結,讓孩子少“磨人”


三.認真和孩子商量要做的事

媽媽即使在家裡,也確實有很多事情要忙。這時候就可以將自己要去做的事情耐心對孩子講解清楚,1歲的寶寶其實已經能夠聽懂很多言語了,所以千萬不要認為孩子聽不懂話而懶得解釋。告訴孩子你要去做什麼,做多久,做完是否就可以陪伴他,然後觀察孩子的態度,如果他可以勉強接受,就務必把孩子安頓好,然後在約好的時間回到孩子身邊。這樣漸漸地,孩子就會信任媽媽,也會習慣獨處和分離。

四.可以嘗試短暫離開

媽媽還可以選擇用一些小妙招來鍛鍊孩子的獨立意識,比如當孩子專心玩耍的時候,可以不需要媽媽陪伴的情況下,就可以故意告訴他“媽媽要暫時離開一下,很快就回來”。孩子因為沉迷遊戲,焦慮感會削弱。久而久之,也就可以接受“媽媽會離開”這個事實。

有媽媽在寶寶更“放肆”,媽媽明白問題癥結,讓孩子少“磨人”


最後,請珍惜這“甜蜜的負擔”

很多寶媽因為孩子粘人的問題而倍感負擔,既擔憂孩子未來的性格問題,又顧慮其他家人和朋友的眼光,生怕被別人吐槽自己的教育方式,把孩子變成了“問題兒童”。其實這樣的擔心和顧慮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如果你家的“粘人精”在0~3歲之間,這其實就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反倒媽媽應該感到開心。法國心理學家瓦隆研究指出:

孩子在0~3歲的嬰幼兒期與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非常重要,對他們以後的心理健康和人生軌跡都會造成深遠的影響。

事實上,幼年時更黏人的孩子,在成年之後,也會更有能力應對壓力和挑戰,心理也會更加健康。

總之,請不要把孩子的磨人當成負擔和缺點,這真的只是孩子愛你的表現。這樣“甜蜜的負擔”可不是隨時且人人都能享受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