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利戒菸的前提

戒菸,這幾乎是個“永恆”的話題,吸菸有害健康這點是常識,但如何戒菸,就值得我們思考了。

“抽完這根不抽了”“戒兩天看看”“你不要讓我看到你抽菸,看到我就想抽了”“抽完這包,明天再戒吧”,反反覆覆,陷入了死循環,總有那麼幾分鐘迫切想要戒菸,下一分鐘就不得不放棄這個想法。


順利戒菸的前提

戒菸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沒有抽過煙的人不會理解想戒戒不掉的惆悵。是什麼讓我們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夾起了香菸?當真就戒不掉嗎?

見到過很多試圖戒菸的人,甚至是自己也是深有體會,但小業非常肯定的說,戒得掉,並且表示已經戒了一年有餘了。大概抽了有將近六七年吧,在還在抽菸的時候,煙癮也是非常的大,沒上班時沒幾分鐘就抽一根,有時甚至連續抽,一個晚上,乾淨的菸灰缸就能“住下”滿滿的菸頭。手上也都是煙黃結成的老繭,兩根經常夾煙的手指充斥著煙燻出來的焦黃,就連指甲也成了“金手指”。


順利戒菸的前提

經濟也不富裕,抽的是七塊錢的煙。臨近成功戒菸的那個月,一向不捨得買好一點的香菸的我,難得的抽上了二十塊錢的,也許是從未有過這麼奢侈的時候,多少有些滿足感。

依稀記得,在我“奢侈”了將近大半個月,回到房間發現床頭還剩半包七塊錢的香菸,不知怎麼了,突然下定決心抽完剩下的這包,就不再抽了,有始有終,對,抽完它。

剩下三根了,與母親日常通話中,“媽,抽完這三根,不抽了”。抽完了,把兩三個打火機送給了室友,決心開始改變自己。


順利戒菸的前提

那天之後,每天晚上一下班,什麼也不幹,沒有休息,立馬開始跑步40分鐘,去超市買了兩瓶雞尾酒,看著室友抽著香菸,迷迷糊糊的,有一口沒一口的喝著,“來,抽一根,你戒不掉的”,不,我不信!“你們抽吧,我在戒菸”。吃了點東西,酒也喝完了,洗去一身的疲憊,不久,躺在床上美美的睡著了。日復一日,持續了一個月左右這樣的生活,每天都下班、跑步、睡覺,重複著,重複著。

在這段時間裡,接近半個月的一天,室友相邀出去下館子,我知道他們都有抽,鬼使神差的去超市買了一包20塊錢的香菸,沒有買打火機,拆開放在口袋裡。

到了,拿出香菸請室友,放在面前的桌上,“要抽自己拿”,我們都不富裕,也一向不客氣,20塊錢的香菸,對他們來說,也可以說是“正餐”了。

沒幾天,隔壁的老哥遞給我一包七塊錢的,他沒有抽菸的習慣,他說是別人落在他那裡的,知道我有抽,準備送給我。“謝謝你,我戒菸有一段時間了,你給別人吧”。


順利戒菸的前提


上班的地方新來了幾個同事,也是煙中道友,為人慷慨,特別是對於香菸,看到有抽的同事就請,看到一回請一回,每次我還沒來得及開口拒絕,已經在桌上了。他知道我在戒菸,但也會像例行公事一樣請我。

我就像存錢一樣,每天下班好些根香菸都會一股腦的丟給室友。從下定決心的那天起,再沒有碰過打火機。工作時旁邊的同事也都是把香菸放在顯眼的地方,“要抽自己拿”。

慢慢的,我越來越習慣沒有抽菸的日子。也習慣看著別人抽,忘記了許多年一直重複夾煙的動作。


順利戒菸的前提

現在回想起來,大概是突然奢侈的滿足感,有種我也有過持續抽好煙的經歷了,不遺憾。在戒菸的過程中,我完全沒有迴避香菸,“看著別人抽”,“自己買來請別人,放在口袋裡”,“隔壁贈送婉拒了”,“同事的大方也都接受並轉請室友”,我的生活並沒有離開香菸。那為什麼會感覺戒菸那麼難呢?

或許是習慣使然,我們的生活已經習慣了香菸的存在,要讓我們一下子把某個習慣強行在一瞬間完全改變,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或者非常難。而很多試圖戒菸的人,都在以“不要抽給我看,看到我又想抽了”的態度,但怎麼可能呢,我們可以要求自己,但勉強不了別人。而在這句話說出去之後,已經本能的給自己提了一個醒――看到別人抽菸會勾起自己煙癮的心理暗示。

順利戒菸的前提

內心已經接受了這個心理暗示,讓這個暗示成為了一種必然,一種只要看到我就不可能戒掉,相信了這種“因為所以”,在自己心裡給看到和不可能戒掉建立了因果關係。事實上並不是煙的味道又再一次導致戒菸失敗,而是自己一開始就已經在逃避,在躲著它,一點底氣也沒有,害怕看到它。從另一方面看,似乎很像一個藉口,一個我沒戒成功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而是別人在干擾我。這真是個可怕的藉口。這樣怎麼能戒成功呢?

由此可見,我們不需要讓香菸在我們的生活中消失,我們要看著它,從心裡接受戒菸的計劃,讓習慣抽菸的習慣,不在約束我們,把這個習慣比作一個事物,讓這個事物不在與我們建立聯繫,摘掉“我會抽菸”的標籤,慢慢的逐漸忘記香菸的味道。


順利戒菸的前提


好了,我是小業,本期的分享是生活裡真實的體驗,溫馨提示,戒菸先戒打火機。

最後,希望每一個渴望戒菸的人戒菸成功,感謝閱讀,持續更新生活中更多的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