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交朋友,父母要不要干涉?若是這4種情況,要果斷“出手”

耶魯大學教授米奇.普林斯汀,他曾在他的著作中如此寫道:

大部分家長都忽略了社會關係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社交孤立的人群最容易患上高血壓等類似疾病。

孩子在與同伴的交往中更能讓孩子的人格得以健全。對於家長來講,內心是希望孩子能夠結交更多的朋友的,更希望孩子可以從優秀的孩子身上學到不少的優點。但並不是所有的朋友都是值得結交的,如果孩子遇到了這4種類型的孩子,家長就需要果斷“出手”干涉。

孩子交朋友,父母要不要干涉?若是這4種情況,要果斷“出手”

孩子交朋友,父母要不要干涉?若是這4種情況,要果斷“出手”

1、好鬥的孩子

好鬥的孩子通常都比較莽撞,很難通過理智的思考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總是習慣於以爭吵或者打架等激進的方式來解決。如果孩子與這一類孩子結交,那麼也可能會染上好勇鬥狠的惡習,成為家裡的小霸王。

孩子交朋友,父母要不要干涉?若是這4種情況,要果斷“出手”

2、非常任性,還特別愛哭的孩子

這些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會比較差,在生活中遇到一點困擾就只會以哭泣的方式面對。與這類孩子交往,孩子並不能從他們身上學到優點,也不能讓孩子養成遇事獨立思考的好習慣。相反孩子可能會被這類孩子的行為習慣所影響,認為自己也可以把哭鬧這個方式當作讓家長妥協的武器。

孩子交朋友,父母要不要干涉?若是這4種情況,要果斷“出手”

3、小心眼兒的孩子

小心眼的孩子往往對很多事情都斤斤計較,或者抓著別人的痛處不放,那麼這樣的孩子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其實會給別人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在與這類孩子交往時需要非常小心謹慎。一個不留神可能就會被他給記恨上。

孩子交朋友,父母要不要干涉?若是這4種情況,要果斷“出手”

4、經常發脾氣的孩子

這類孩子也是不能好好把控自己情緒的一種類型,而這些經常發脾氣的孩子,一般來說性格都比較自我,在人際交往中往往都不會考慮到別人的感受。如果與這樣的孩子交往就相當於把一個“定時炸彈”放在身邊,因為你並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突然爆發,而突然爆發的情緒也會讓氣氛降到冰點,別人也都會感到尷尬不自在。

孩子交朋友,父母要不要干涉?若是這4種情況,要果斷“出手”

培養孩子社交能力,家長注意這幾點

1、鼓勵孩子與更多的夥伴交往

如果想要讓孩子的社交能力得到提升,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與更多的夥伴交往,在與更多的夥伴交往的過程中,孩子會漸漸發現自己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的不足,然後一步步地來改善。這能讓孩子慢慢成長為一個社交小能手,在面對社交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時,能以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

孩子交朋友,父母要不要干涉?若是這4種情況,要果斷“出手”

2、經常邀請孩子朋友來家中做客

其實作為家長可以通過經常邀請孩子的朋友來家中做客的方式讓孩子感到心情愉悅。這樣的行為會讓孩子知道其實家長也是非常支持自己去結交朋友的,對於自己的這個朋友也是非常認可的。​

孩子交朋友,父母要不要干涉?若是這4種情況,要果斷“出手”

3、給孩子普及社交的技巧和知識

別認為孩子就不需要學習社交技巧,如果從小這方面的能力優秀,長大自然能成為人際高手。小時就交際能力差,未來在社會上可能也會很坎坷。父母可以給孩子選一些社會交往類的繪本,讓孩子模仿故事中的主人公,更好地學習社交技巧。

孩子交朋友,父母要不要干涉?若是這4種情況,要果斷“出手”

除此之外,父母還可以給孩子選擇培養高情商的書籍,比如讓孩子學會分享的重要性,這都是未來在人際交往中的有力武器。會幫助孩子收穫很多貴人。未來的社會是智商與情商並行的社會,父母一定不要忽視情商的教育!

孩子交朋友,父母要不要干涉?若是這4種情況,要果斷“出手”


所以說,作為家長要對孩子的正常社交行為表示支持,但也需要視情況而定,畢竟孩子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影響。家長的本意是想要讓孩子在社交過程中勇敢地敞開自己的心扉,而不是想讓孩子在相處過程中“繼承”其他小朋友身上的缺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