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以后是“牛娃”还是“普娃”,跟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到底有多大?

娃以后是“牛娃”还是“普娃”,跟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到底有多大?


前几天发了《爱、金钱和孩子》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很多时候,‘鸡娃’这事真由不得自己来选择》),书中讲了一个挺让人好奇的结论,那就是:在父母育儿常见的四种教养方式当中,“权威型的教养方式”育儿的效果最好

评论里,有不少朋友都说想多了解一下有关教养方式的问题。到底这四种教养方式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它们分别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

那今天这篇文,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娃以后是“牛娃”还是“普娃”,跟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到底有多大?


父母的教养方式都包括哪些


先说我们经常提起的四种教养方式,包括:

  • 权威型
  • 专制型
  • 放任型
  • 不过问型

教养方式这种说法,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展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研究提出的。

在研究过程中,她注意到了学龄前儿童表现出明显不同的行为类型,而每种类型的行为都与一种特定的养育方式高度相关。

鲍姆林德认为,

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孩子的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导致了孩子未来生活的不同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观察、访谈和分析,鲍姆林德最初确定了三种不同的养育方式:

权威型、专制型和纵容型。

后来,Maccoby和Martin两位研究者又将“纵容式”扩充为“放任型”和“不过问型”,形成了现在我们所共识的四种教养方式。

那么这四种教养方式,分别有何特征呢?


★ 权威型


先提醒一下,此“权威”非彼“权威”,它不是我们习惯理解的“说一不二,高高在上”的育儿方式。

这里的“权威型”,是指关心孩子,敏感地关注并积极的回应孩子的需要;

制定的规则合理、有原则,并对规则作出解释;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决定,鼓励孩子表达思想、情感和愿望。当父母与子女出现意见不合时,可以商量决定。

在《爱、金钱和孩子》一书中,作者强调权威型父母也会向孩子“输出”价值观,试图通过自己去影响孩子。但和专制型父母不同,他们拥有高超的“软实力”,可以用技巧帮助孩子养成对他们有利的习惯、行为和价值观。

这样的软实力,也许是充满共情的话术,也许是自身的榜样力量,也许是更有耐心的行动。

这让我想到了美剧《This is us》中那个“别人家的爸爸”Jack。电影中,Jack与子女之间的相处和对话,有许多都可以作为“育儿教科书”来反复品味,而Jack的教养方式也可以被归为权威型。


娃以后是“牛娃”还是“普娃”,跟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到底有多大?


★ 专制型


对孩子冷漠、拒绝,经常羞辱孩子。为了让孩子遵守规则,对其强制要求、使用武力和惩罚,经常使用心理控制、爱的回收并干涉孩子的个人隐私;替孩子做决定,很少倾听孩子的想法。

《虎妈战歌》中的蔡美儿看似是典型的专制型父母。为了让孩子练琴,不惜对孩子威逼利诱,甚至辱骂羞辱,只为达到让孩子坚持的目的。


娃以后是“牛娃”还是“普娃”,跟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到底有多大?


★ 放任型


关心疼爱孩子,但比较放纵。对孩子很少或几乎不提要求,在孩子具备足够能力之前就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在《爱、金钱和孩子》一书中,为了区分不过问型的教养方式,作者对其解释为一种“自由主义式的父母”。作者认为,放任型父母也关心他们的孩子并希望孩子好,但他们相信给予孩子很多自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好方法,他们甚至并不care孩子是否遵守传统的价值观。

记得在《大小谎言》里, Madeline前夫 Nathan的现任老婆 Bonnie就是典型的放任型教养。特别是在与继女Abigail讨论身体权、性等问题上,更显现了她嬉皮士的自由价值观。

但在一些书籍和文章中,放任型也被解释为对孩子的某种溺爱。想想我们许许多多的“隔辈亲”,就不难理解什么是放任型了。


娃以后是“牛娃”还是“普娃”,跟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到底有多大?


★ 不过问型


不爱孩子,自我退缩。对孩子很少或几乎不提要求,对孩子的想法和决定不管不问。

这样的父母事实上也不少见,比如生了孩子之后不亲自带,也不时常探望,缺乏亲子链接;或者因为自己太忙,完全没有精神和时间顾及孩子。

娃以后是“牛娃”还是“普娃”,跟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到底有多大?


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也有不同的影响:


▲ 权威型养育的孩子:


表现出快乐和满足;更独立;取得更高的学术成就;养成良好的自尊;使用有效的社交技巧与同伴互动;有更好的心理健康,少抑郁,焦虑,自杀,犯罪,酗酒和吸毒;较少的暴力倾向。


▲ 专制型养育的孩子:


有不愉快的倾向;不独立;没有安全感;拥有较低的自尊;表现出更多的行为问题;在学业上表现更糟;社交技能较差;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更有可能有吸毒的问题。


▲ 放任型养育的孩子:


不遵循规则;自控能力差;具有自我中心的倾向;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遇到更多的问题。


▲ 不过问型养育的孩子:


更冲动;不能自我调节情绪;遇到更多的违法和成瘾问题;有更多的精神问题。


娃以后是“牛娃”还是“普娃”,跟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到底有多大?


现实中的教养方式远非这四种能概括


当然,很多时候,研究孩子和养孩子是两码事。理论上的精准,在现实中会显出各种各样的偏差。

就像我们身边,很少有人能在养娃时严格按照某一种教养方式来进行。大部分人会表现出偏向某种类型的教养方式。

这个坐标图可以更好的概括我们的养育方式,每个父母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养娃坐标点。


娃以后是“牛娃”还是“普娃”,跟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到底有多大?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父母们的教养方式也并非一成不变:


根据不同的情况,改变教养方式


我们身边很多家长在对待孩子学习这件事上,都属于专制型。对孩子有着比较高的要求,替孩子做着各种决定,对学习任务的制定和执行,经常用强制、惩罚等方式迫使孩子遵守。

在生活方面,一部分人,特别是隔辈,更倾向于放任型。不会要求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孩子的行为绝大部分时候都表示接纳,或者因为妥协而不得不接纳。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在生活其他方面,表现出温柔而坚定的权威型教养方式。

既有原则,又能与孩子共情。


在孩子不同年龄,采用不同的教养方式


有的家庭,选择在孩子小的时候,采用偏权威或者专制型的教养方式,认为孩子越小,越应该管的“严一些”,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习惯和价值观。反而是孩子越大,越放手,偏向放任型。

而有的家庭可能正相反,在孩子小的时候,对他们的要求不高,具有很高的包容度,更偏向放任型。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要求越来越严格,转为权威或者专制。


娃以后是“牛娃”还是“普娃”,跟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到底有多大?


孩子的气质也会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


孩子自己的行为也会影响父母的选择和结果。

父母对过于活跃、冲动的孩子,反应可能与对害羞、胆小的孩子的反应截然不同。

比如,对于那些特别活跃的孩子,父母可能会采取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以阻止他们做出一些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冲动行为。

但对于那些害羞的孩子,可能父母会在某些方面,采取偏权威型或者放任型的教养方式,以鼓励他们做出更加自信、独立的行为。

像那些在气质类型上比较容易相处的孩子,因为他们性格沉稳、快乐、适应能力强、饮食习惯有规律,所以父母自然也就用不着采取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去强迫孩子按照某些标准行事。

而对于那些在气质类型上难相处的孩子,因为他们比较挑剔,进食和睡眠习惯不规律,适应能力差,或者那些慢热型的孩子,相对不活跃,总是退缩、消极的,父母也许就容易采用专制型的教养方式,用更为强势的方法“推”他们一把。

我们很难找出一种养育模式,对所有孩子都适用。最关键的是,孩子和父母之间是否很好的匹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强调,要找到最合适自家娃的相处方法。


娃以后是“牛娃”还是“普娃”,跟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到底有多大?


那些优秀的孩子,父母都属于权威型吗?


在四种养育方式中,权威型是最成功的,对孩子影响最好的,这一点已经在许多研究中被证实,也被大家广为接受。

不仅如此,还有研究表明,不一定父母双方一定要采用同样的养育方式,只要至少有一位父母是权威型,对孩子的影响就要好过父母双方都采用效率更低的教育方式。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一个孩子很优秀,他的父母采用的养育方式一定是权威型?

答案是:不能。

也就是说,研究的结果只能表明,孩子的发展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

除了孩子的气质,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在和父母的教养方式一起影响着孩子的发展。

一些研究发现,在来自不同种族(如亚洲人、黑人、西班牙人)和社会经济背景(如收入水平、父母受教育程度、活跃的父母数量)的家庭中,权威式教育并不总是与孩子的最佳学习成绩挂钩。

例如,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有权威的父母但没有同伴支持的非裔美国学生学习成绩并不好。

至于亚裔美国学生,他们在学校里表现最好的时候,是有专制的父母和同伴支持的时候。

在西班牙,一项研究表明,宽容和权威的养育方式都与好的结果有关。

而在《爱、金钱和孩子》一书中,则表明在瑞典,大多数父母都实行放任型教养方式,孩子们也成长的很棒,和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表现的一样好。

还有电影《摔跤吧!爸爸》中的马哈维亚就属于典型的专制型教养方式,他几乎没有给女儿选择未来的权利,一直像虎爸一样,严厉的督促孩子按照自己计划好的“摔跤”之路死磕下去。

我们能说这样的养育方式不好吗?在印度那样女性权利缺失的社会环境下,也许这样的教养方式才是最合适的。

那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会不予余力的推荐权威型教养方式呢?

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表明权威型教育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娃以后是“牛娃”还是“普娃”,跟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到底有多大?


新兴育儿方式:直升机式教育


在我看来,直升机式教育更像是权威型的plus版,或者说是权威型和专制型的mix版。

它是指高参与度、高时间密集度、高控制度的教养方式。

前段时间,一个前同事的孩子刚读大学。在开学季,系里不仅专门安排了家长会,还组建了家长群。而家长们在群里的热情程度也不减当年,什么孩子的课表、军训时间等等掌握得一应俱全。

想想当年自己读大学那会,哪有家长来参与这些?只要孩子不出什么大问题,家长基本上与大学是绝缘的。

不仅是咱们的大学有这样的变化,在心理学家哈拉·埃斯特罗夫·马拉诺将那本名为《弱者之族:入侵式家庭教育的高昂代价》(A Nation of Wimps:The High Cost of InvasiveParenting)一书中,也指出了在美国同样的变化。


娃以后是“牛娃”还是“普娃”,跟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到底有多大?


书中将直升机式教育称作“过度育儿”。

描写了在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干预已逐渐扩大到成人范围,并且父母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他们孩子的教育中,甚至远远超出了高中和本科阶段。比如,越来越多的父母介入孩子博士阶段的录取流程,访问校园并打电话要求与招生官会面。

这样的事例,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直升机式育儿方式正在飞速席卷世界各个角落。

这种新型育儿方式,不仅仅意味着时时刻刻的监视与保护孩子,还意味着插手孩子在学校(甚至是大学)的表现、孩子选择的活动,甚至孩子的交友与恋爱。

斯坦福大学前本科生教务主任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在那本《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中反复强调过度养育的危害,告诫父母要“及时牵手,适时放手”,并在书中附上了如何平衡给孩子足够的支持和让他们自主选择人生的问题。


娃以后是“牛娃”还是“普娃”,跟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到底有多大?


比起像直升机一样在孩子头顶盘旋,父母更应该教会他们如何思考、如何面对挣扎的人生常态,最最重要的是如何激发他们的自我效能。

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


“自我效能意味着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及把控局面。它意味着你相信自己做事情的能力,而不是父母帮助你,或者替你做事情的能力。很大程度上,自我效能的建立取决于童年时期反复试错的机会,这就是‘童年’给一个成长中的人带来的人生价值。”


虽然我们都知道,娃养的好不好,不能完全让父母的教养方式来背锅,还有其他因素也同样在影响着娃的成长。但我们也同样不能否认,教养方式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仅仅让大家知道有这四种经典的教养方式,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通过文中的坐标轴,时时回看,时时审视自己的育儿风格,找到最合适孩子的相处方式,才是此文的初衷。

最后,把海姆·G·吉诺特《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的一段话送给大家共勉:


光有爱是不够的,观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

爱不仅仅是感情和激情,爱是一个系统,包括态度和一系列的行为,使爱的人和被爱的人的生活得到升华。浪漫的爱经常是盲目的,它只承认所爱的人的优点,却看不到他的缺点。

相反,理智的爱在接受长处的同时并不拒绝短处。理智的爱,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不会试图利用或占有对方。

每个人都只属于他或她自己。这样的爱给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机会,使每个人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那我们是不是也愿意,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性来尊重,在适度的规则内,让他们做自己呢?


-END-


https://www.parentingforbrain.com/4-baumrind-parenting-styles/

https://my.vanderbilt.edu/developmentalpsychologyblog/2014/05/traditional-parenting-styles-tried-and-true-or-dated-an-analysis-baumrind%E2%80%99s-parenting-styles-and-modern-parenting-advice-2/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从0岁到青少年》


娃以后是“牛娃”还是“普娃”,跟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到底有多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