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煞人的“火烧”

想煞人的“火烧”

上次友人喝多酒来家喝茶,满腔热情的提及“火烧”二字,说到的时候语速变快,唾沫四溅,两眼冒火光,我感觉他此时的口水都快从嘴角偷偷流出了。

他初尝“火烧”味道是在一次酒后,友人们在家相聚摆长城一下午,正是饥饿疲乏之际,妈妈为我送来自作的“火烧”。一群麻友一边码墙一边吃,一大盆的“火烧”我都没有来得及多看几眼就不见了踪影。

此后许久,友人逢酒必提“火烧”的美味,搞得她的家人听着都有些火烧火燎的。

我为他庆幸能吃到绝版的“火烧”而高兴。那次之后没多久,妈妈也因急病故去。他的念想也成了我的永恒思念。

其实“火烧”我小吃到大,觉得也没啥特殊,不就是白面做皮,酸菜土豆为馅,经油炸变熟的一种大饺子吗?哪能比得上有名的猪肉大葱水饺或牛肉汤包呢?

然而友人每次登门做客,“火烧”成了必点菜,其它的则是可有可无的配角。“火烧”的原版消失,但它的盗版我也可以做的有模有样的,毕竟遗传基因厉害。邻居小友也可以作证,她每次放假回来我都给做上一两次,小女孩直夸有味道好吃。她妈妈曾专门来家讨教过做“火烧”方子,然而没有寻找到成功的味道。

看来好多东西看似简单易做,但要做出绝佳的美食还是需要多年的沉淀,我是从小熏陶大的,耳濡墨染的模仿也可以沦为正品。

说起“火烧”让我想起河北的“驴肉火烧”,与我们的火烧堪称戏曲人物的武生和小生,一雄壮威武一清新淡雅,一荤一素。

去年坐车去石家庄,找到预定住处时就被写有“天下第一烧”的招牌迷住。来到此地不吃别的,一定要品品本地正宗的火烧。

驴肉火烧的那个饼子做的很棒,长条圆形属于烤制的白面饼,皮脆香稍硬。饼从一头开口,里面装着圆鼓鼓的剁得细碎驴肉,咋看好似张嘴含着。咬一口别说是满嘴喷香,连脑子都充满香味,老想对自己说别停下来,别停下来,继续,继续。

尽管这么好吃的东东,我也只能完成一个。不是舍不得花钱而是怕自己吃不消,害怕胃记忆被这过分油腻的东西把美好破坏,只能说让自己学会割舍。

我始终记着世上凡事要留有余地,最好!

#砍柴书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