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菜(二):遼菜菜品

奉省通常食品,大抵遼、沈、洮、昌各縣,地多平原,農產以高粱、穀子、黃豆、黍、稻為大宗,居民日食以此為常。春、夏、秋從事農作。每日三餐。晨、午多食高粱米,通稱曰‘秫米’。作法不一;熬米而糜爛之,曰‘弼’(晨餐多食之);淅之以水,曰‘水飯’(夏日多食之):瀝湯而幹之,曰‘乾飯’(傭人、勞力晨午皆食之);炊米已熟,仍留釜中使之熟爛,曰‘悶飯’,或和以小豆,味頗香美。晚食穀米,通稱曰‘小米’,或幹、或弼、或水、或燜,隨時通變,無定製也。奉者之稻,多產旱田,通稱曰‘粳米’,非年節、宴客及疾病、養老,不常食也。

——《奉天通志》


遼菜(二):遼菜菜品


筆者認為,遼菜可以有幾種劃分方法,例如可以按性質分,也可以按民族分。以下對遼菜做以簡單介紹:

1、按性質分

第一、民間菜。以肉、蔬、豆、薯為大眾原料,多以蒸、炒、燉、燴等比較簡單的烹調技法。鄉土味濃,實惠可口。如“小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白肉血腸”、“排骨燉豆角”,以及“八大碗”、“三套碗”。

第二、市井菜。傳統名菜與創新菜既有燕、翅、參、鮑等高檔名菜和名宴;又有以海味海鮮、畜禽肉蛋、時蔬菌薯等為原料,經過專業烹飪技法,烹製的大眾消費的菜餚。如“鍋包肉”、“熘肉段”、“餾裡脊”、“餾肝尖”、“扒白菜”等。


遼菜(二):遼菜菜品


第三、官府菜。由於名廚巧師們的潛心切磋,師承舊制,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從而逐漸形成了自成一格,名饌珍饈齊備,品類豐盛完美,色,香,味,形,器具佳的遼寧官府菜。更使遼寧官府菜出品精緻大氣,形象逼真,彰顯官府貴族氣派;不僅注重口味,而且注重質感,做工精細;菜餚在鮮嫩、爽滑、醇厚、幹香基礎上,兼具多味,南北適宜,在注重“色、香、味、形”的同時,又增加了“料、器、養”的特點,也就是原料考究,器皿精美,營養豐富。以甜提鮮,以鹹提香的廚藝特點,使菜品香中有鮮、鮮中有甜、甜中有鹹,做出的菜餚口味適中,鮮美可口,無論南方人、北方人都愛吃。其名品有:三珍燴魚翅、群龍戲山參、平湖秋月、半月沉江、 一掌山河、松鶴延年、桃花香扇、風調雨順(燕窩)、金鳳臥蓮、白扒魚唇、八珍鹿肉、八卦魚肚、冰糖哈什蟆、雪夜桃花、竹籃香雞等。

第四、宮廷菜。入關後清朝五代帝王共十一次冬巡盛京祭祖,帶來了宮廷燕宴,如:滿漢全席。遼寧宮廷菜的命名極為講究,寓意深遠,有些系沿用傳統名稱,有的取名古僕典雅,富有詩意。比如花色冷盤,常有固定的主題,圖案和名稱,它們百態千姿,風采迷人。婚席中有“龍鳳呈祥”,“金魚鬧蓮”;壽席中有“松鶴延年”,“青松翠竹”;喜慶延中有“孔雀開屏”,“魚躍龍門”,“滿園春色”,飛燕迎春。還有仿製各勝古蹟的冷盤,如“白雲黃鶴”,“三潭印月”;還有模擬飛潛動植,如“林海鹿童”,“大鵬展翅”,“熊貓戲竹”等。


遼菜(二):遼菜菜品


2、按民族分

長期在遼寧地區生活,人口占多數的少數民族,主要是滿族、朝鮮族、錫伯族和蒙古族,他們的飲食對遼菜影響頗深。

滿族飲食:滿族長期以來生活在東三省,尤其是清朝以後,滿族飲食對遼菜的影響可謂根深蒂固。它的飲食大致分為幾類:


遼菜(二):遼菜菜品


祭祀的“福肉”:滿族信仰薩滿教,在祭祀中,要選毛色純黑無雜毛、膘肥肉好的,做“福肉”。做法在史書上有記載:“司俎太監等舁一豬入內,置炕沿下,首西向。司俎滿洲一人,屈一膝跪,按其首。……司俎滿洲執豬耳,司祝灌酒於豬耳內,……豬氣息後,去其皮,按節解開,煮於大鍋內,……皇帝、皇后親詣行禮,……神肉前叩頭畢,撤下祭肉,不令出戶,盛於盤內,於長桌前,按次陳列。皇帝、皇后受胙,或率王公大臣等食肉。”

此外還有:打糕,用粘高梁、大小黃米、江米,總之是用帶有粘性的穀物。蘇葉餑餑:以秫米麵(粘高粱米麵)和成麵糰,揉好後,擀成一個個的餅,類似包餃子的麵皮。淋漿糕:也是用秫米麵或黃米、江米麵。炸餃子:原料也是秫米麵或糜子(黃米)之類的粘性穀物。搓條餑餑:原料也是用粘秫米、糜子、江米等。做法與打糕大體相同,即把蒸熟的米飯放在打糕石上用木錘反覆敲打成麵糰,然後蘸熟黃豆麵反覆搓拉成條狀,放在油鍋裡炸,炸好切成塊,表面再灑一層較厚的熟黃豆麵。這種搓條餑餑歷史很久,而且是滿族的傳統食品,也是在祭祀各種神時,不可少的供品。薩其瑪:是滿族的一種食物,清代關外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原意是“狗奶子蘸糖”。將麵條 炸熟後,用糖混合成小塊。 薩其馬是北京 著名京式四季糕點 之一。過去在北京 亦曾寫作“沙其馬”、“賽利馬”等等。薩其馬 具有色澤米黃,口感酥鬆綿軟,香甜可口,桂花 蜂蜜香味濃郁的特色。

朝鮮族飲食:


遼菜(二):遼菜菜品


朝鮮人長期生活在濱海多山地帶,因而在飲食中“山珍”、“海味”佔很大比重,對遼菜影響很深。尤其是狗肉、冷麵和拌菜,至今影響遼寧人餐桌。介紹幾個代表菜:

狗肉湯:朝鮮族人民中有一句俗語“三伏天吃狗肉如同吃補藥”。他是將狗殺後,放淨血、退淨毛,收拾洗淨內臟,放大鍋裡煮,一直煮到狗肉可以撕出肉絲為止。煮成的湯為乳白色,加上調料即可食用。打糕:又叫“引絕餅”,朝鮮的一句俗語“夏天吃打糕,像吃小人參”,這是朝鮮族著名的傳統風味食品,因為它是將蒸熟的糯米放到槽子裡用木槌捶打製成,故名“打糕”。冷麵:朝鮮族冷麵味道獨特,甜辣爽口,清涼不膩,深受人們的喜愛。冷麵的主要原料是蕎麥麵、小麥面和澱粉,也可用玉米麵、高粱面、榆樹皮面和土豆澱粉製作。麵條下鍋煮熟後,盛放於大碗內,上面要放香油、胡椒麵、辣椒麵、味素等調料,澆上肉湯,再放上牛肉片、雞蛋絲或切成瓣的熟雞蛋、蘋果片或梨片,吃起來格外開胃、爽口。泡菜:也叫辣白菜,朝鮮語叫“吉木其”,是朝鮮族飲食中最有特色的一種。泡菜一年四季皆可製作。選上好的白菜(包心的為好)、蘿蔔、黃瓜等新鮮蔬菜,放在談鹽水中發酵,然後加入辣椒、薑末兒、白皮蒜、香菜籽等調料,數日後即可食用。鹹菜:是朝鮮族喜愛的倚仗佐餐食品。多以桔梗、蕨菜、白菜、蘿蔔、黃瓜、芹菜等為原料,洗淨後切成段、塊、絲,用鹽滷上,然後再拌以芝麻、蒜泥、薑絲、辣椒麵等多種調味品,吃起來鹹談適中,清脆爽口。

朝鮮族菜餚的名菜有:烤牛肉、煎串肉、虎眼肉、鐵鍋裡脊、九節盤、梅雲湯、紅椒瓤牛肉、肉脯、生拌牛肉絲、生拌牛肚絲、菊花腦瓤、蒸肉腸、豬頭燜子、三美片、狗肉火鍋、砂鍋狗肉、補身湯、扒狗肉、燻狗肉、拌狗肉、拌狗肉脆、燜補養雞、滑炒雞片松茸、色蛋卷、龍鳳湯、拌海參、蒸鯛魚、生拌魚、拌魷魚、涼拌八帶魚、酸辣裹福、神仙爐、酸辣白菜、煎青椒、貝瓜菜、鍋塌沙參、高麗沙(雪衣豆沙)、串炙(烤串肉)等。面、飯、糕、餅、冷麵、打糕、片糕、豆餡餃子、米腸、餅片湯、散狀、蒸片、紫菜飯、疙瘩粥、金達菜餅、綠豆餅、五穀飯等。

錫伯族飲食:


遼菜(二):遼菜菜品


錫伯族人在日常生活中喜歡麵食,如有尊貴客人來訪,則要殺羊款待,做豐盛獨特的“全羊席”(錫伯族人稱之為“莫爾雪克”)。他們還要用韭菜、青辣椒、紅辣椒、紅蘿蔔、芹菜等各色蔬菜切絲加工成“花花菜”,這種“花花菜”清淡爽口、營養豐富。喜吃發麵餅子、麵條、韭菜合子、南瓜蒸餃等。特別尊貴的客人才會做全羊席。全羊席做起來費工,吃起來費時,如果能遇上,那一定會讓你大開眼界,終生難忘。錫伯族愛吃韭菜合子、南瓜包子等食品。其中,面類品種十分豐盛,有昆布額分:做法是大小和發拉哈額分差不多,將發麵和得硬一些,擀到2—3釐米時貼在鍋裡,用微火焰熟,熟後厚度達2—5釐米左右。此外還有索絡霍額分、百層死麵餅、果子額分、發拉哈額分(發麵餅)、鍋盔、饢等。

全羊席:錫伯族人獨特的菜餚“全羊席”,錫伯語稱為“莫爾雪克”,意思是“碗裡盛著的菜餚”。全羊席是用新鮮羊的心、肝、肺、大腸、小腸、腎、羊舌、羊眼、羊耳、羊肚、羊蹄、羊血等雜碎做成的。每一種剁碎做一種帶湯的菜,分別盛在16個小瓷碗裡,每碗都盛得不太滿,隨吃隨添,始終保持熱氣騰騰。每碗裡還要撒些切碎的香菜和蔥花,看上去五顏六色,吃起來味道鮮美。其中用羊腸子做的菜花樣最多。他們把大小羊腸洗淨後,灌上羊血、血清、羊肝、羊油、羊蔥、肉沫、調料、大米做成五、六道菜,每道菜的做法都很考究,風味不一。席間還要上各種蔬菜泡製的花口菜,這種菜有點酸、辣、鹹的味道,吃起來清淡爽口 ,配合全羊席一起吃,可謂錦上添花。此外還有全鹿宴系列、野魚宴等。

錫伯族其他名餚名饌:錫伯族食譜中較出名的菜餚是“魚湯高粱米飯”、“血拌豬肉”、“全蒸豬仔”、“火鍋菜”、“南瓜蒸餃”等。其中用羊雜碎特製的“全羊席”,極具特色,別有一番風味。可能和早期的狩獵遊牧生活有關,至今錫伯族仍喜在農閒時打圍、出獵和捕魚。在捕魚的季節裡,魚肉是佐餐的佳餚,還醃製“臘魚肉”,供冬季食用。

蒙古族飲食:


遼寧地區蒙古族在由遊牧轉向定居、畜牧生產轉向農業生產的過程中、與漢族等兄弟民族和睦相處、互相影響中,傳統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逐步發生了某些變化。遼寧的蒙古族比較早地從事農耕生產,所以在飲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傳統食俗,還有一些東蒙地區獨特的美食。如全羊湯、“手把羊肉”、蒙族餡餅、喇嘛糕等以奶和肉類食品為主,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茶是他們日常生活最喜歡的飲料食品和待客佳餚,口感誘人,極具民族特色。如粘豆包、牛犢湯、鐵木真烤肉、炒米、奶豆腐、奶皮子、烤全羊、手把羊肉等。這裡需要特別介紹的有三種,一是全羊席,二是蒙古族餡餅,三是喇嘛系列食品。

蒙族餡餅:遼寧蒙古族的一種風味麵食,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最早是以當地特產的蕎麥麵做皮,牛羊豬肉為餡,採用幹烙水烹的方法制成。明末清初,改為豆油、奶油煎制,並用白麵做皮,成了蒙古族人民經常食用的佳品,並以其薄、漏、透的特點而聞名遐邇。明末清初,餡餅麵食從民間傳入王府,由幹烙水烹改為用豆油、奶油煎制,並用白麵做皮,成了王府中經常食用的佳品。蒙族餡餅大如銅鑼,外焦裡嫩,餅面上油珠閃亮,餅皮內可見肉似瑪瑙,菜如翡翠,紅綠相間,煞是好看。用筷子破開餅皮,熱氣升騰,香味撲鼻,引發人們強烈食慾。


遼菜(二):遼菜菜品


全羊席:這是宮廷菜的代表,“全羊席”兼容了各大菜系的一些烹飪特點,形成了自己的烹調風格,具有獨特的民族風味。《蒙古族風俗志》中載:“全羊七十六菜,每菜都不露'羊'字。如以羊眼睛做的萊名叫'燴鳳髓',以羊百葉做的菜名叫'素菊花',以蹄筋、骨髓合燒的菜名為'密汁髓筋';以不同部位的羊肉做成的菜有各種不同的名稱,如'櫻桃紅腐'、'清燉百合'、'酥燒枇杷'、'鍋燒腐竹'、'五香蘭肘'等,還有'吉祥如意'、'滿堂五福'等吉祥菜名。”“全羊席”不僅菜名高雅、菜品豐盛,形、色、香、味俱備,煎、烹、炸、爆、煮、蒸、燉俱全,而且上菜的程序也非常獨特,必須是以羊頭菜為首,菜品上桌按四四盤碗編組,輔以諸色點心及各道主食,使“全羊席”不但色香味美、營養豐富,也極顯高貴與豐盛,極俱民族風味食品,以說是豐富多彩,菜品烹調技法全面。同時菜品又要做到色香味形俱佳,讓消費者享受到口味佳,視覺美,嗅覺香的蒙餐。

喇嘛系列食品:在遼寧蒙古族美食中獨具特色,如喇嘛肉、喇嘛粥和喇嘛糕。其中喇嘛糕是遼寧蒙古族的一種傳統糕點,它選用精製麵粉、白砂糖、雞蛋為主要原料,以瓜籽兒仁、青紅絲、桂花為輔助原料,放入烤爐烤制而成。其特點是,潔白如雪、味道香甜、口感鬆軟,富有彈性,是老少皆宜的營養佳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