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和西贝莜面村等大型连锁饭店涨价你怎么看,还会去吃吗?

fengyongyao


受疫情及成本影响,继海底捞在复工之后菜品上涨平均6%,近日,西贝莜面村也大幅度涨价了。我觉得现在疫情还没完全结束,全社会各行各业都受影响,民众的正常工作生活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工资收入普遍都少,荷包缩水了很多,许多人更是几个月都没有收入来源。在此情况不乐观之时,西贝不应该涨价。




虽说疫情对餐饮业的冲击巨大的,企业除了要交高额的房租,还要承担员工的保险和基本工资等,这些支出巨大,企业要消化这些额外支出确实有一定的压力,但这也不是作为国内餐饮业两大巨头乘机涨价的合理理由。


一、我所了解的两家餐饮企业涨价的具体情况。




据有多位网友说,海底捞恢复堂食后,价涨了不少,且菜量变少了。其中一位网友还在微博上晒出了菜单,原本海?捞线下重新开灶令他激动不已,但是一看价格顿时傻了眼,“人均220元,血旺半份从16元涨到了23元,八小片,米饭7块钱一碗”。

而西贝就更是了,涨价幅度更大,比如“一盘土豆炖牛肉,直线上升到80元,酸菜封缸肉80多元,而新疆大盘鸡更是跳水涨到了109块。”另外一位网友说,海底捞和西贝相比,真是毛毛雨了。


网上吐槽这两家企业的段子比比皆是。对于涨价,企业方面称,目前恢复营业后,企业门店在桌数、顾客数量方面均受疫情防控限制,员工无法满员,接待桌数等也受限,无法达到饱和,人力成本和食材成本上升,企业为生存,迫不得已,不得不上调菜价。




二、企业现状果真像他们说的那么惨吗?

至少我了解到的情况并非如此。




作为餐饮业的排头兵,早在疫情停业之初,西贝老板贾国龙就在媒体哭诉,受疫情影响,目前只有外卖配送等业务,企业现金流撑不过三个月,需要贷款发工资。而疫情初步得到控制,作为第一批恢复堂食的餐饮企业,相关部门还是很照顾这两大巨头的。


至少我知道的许多酒店的餐厅就没有得到复工的批准,还在停业,像是七省驻京办的几家酒店就是没有拿到复工审批手续。其实受到影响和冲击的何止餐饮业一个行业,疫情期间,民航、铁路、酒店、商业中心、娱乐、教育培训、旅游等行业更是重灾区,尤其是旅游和酒店行业,几乎是空无一人,一点儿收入都没有。作为餐饮龙头企业的西贝都称这样惨烈,那其它的更小的中小企业更怎么能活下去啊。

虽然声称疫情期间遭遇重大打击,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明星企业实际上都获得了“输血”。2月,浦发银行北京分行即完成核批西贝餐饮授信5.3亿元,其中1.2亿元已经到账可用;而海底捞也从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等行获得信贷资金21亿元。相比其它同行及许多行业,这两家企业现金流尚好。加之西贝以前的利润率和增长空间和盈利,我相信两位老板手里肯定还是有不少现金的,并非像他们自己所说的那么惨,不过这也印证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三、我对西贝涨价的看法

疫情之下,没有企业能独善其身,都会有冲击和困难,损失也是难免,但是企图借机哭穷,明明已经受到国家疫情贷款帮扶,却在拿钱后,通过涨价来转转成本压力和损失,美其名曰不得已而为之,就不对了。




西贝和海底捞是有涨价的权利,但一小碗米饭涨到7块钱,反正我是不会去了。


党先生的


首先、抗击疫情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国家、企业、个人都应该以大局为重,力所能及的为抗击疫情做出自己的贡献和担当,历次的经验证明,没有国家的稳定,就没有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每个家庭的安定和谐。比如海底捞等企业在疫情之中,做出了多少贡献,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其次、疫情的出现,原材料成本有可能会有一定的上涨,但我还是那句老话,现在必竟是非常时期,企业可以在克服困难的前提下,节能降耗,管控内部成本,以一种正能量负责任的态度面对暂时的困难,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再次、涨价看似理由充分,实则得不偿失,国家有难,老百姓大量的还处于待业状态,没有持续的收入,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都很低,这时涨价不免有发国难财之嫌。

最后、海底捞本来在品牌建设,自身成长方面口碑还不错,我本来不喜欢吃火锅,也想去感受一下,但是现在我是不会去的了。



过客杂谈


外面饭菜本来就不放心,还是在家吃,相对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