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疯疯癫癫大洋葱

说到广西梧州名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

李济深18岁就进入了黄埔陆军中学学习,29岁毕业于北京陆军大学,后来他又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战争,并且在北伐战争中极力主张北伐。1927年,李济深随蒋介石。国民党新军阀混战期间,为了拆散两广联盟,蒋将李济深扣留于汤山,开除国民党党籍,直到九·一八事变后才恢复了党籍。


1933年,李济深和蔡廷锴等人发动“福建事变”,成立反蒋抗日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失败后,他第二次被开除了国民党党籍。



七七事变后,他主张全国一致抗日。李济深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与蔡廷锴组建了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由于他反对蒋介石的独裁,被第三次开除了国民党党籍。他一笑置之“我要的是真正的三民主义,不是招牌。”1948年的时候,他与宋庆龄等人发起组织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后来与民促,民联合并也称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他响应中国共产党召开的新政协“五一”宣言,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949年,李济深参加了新政协,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又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1959年10月这位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祖国和平统一做出重大贡献的老人,在北京病逝,享年74岁。


文/红雨说历史


红雨说历史

梧州历史名人辈出。中国佛教首传先驱牟子、明代兵部尚书袁崇焕、原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中国武侠小说宗师梁羽生等历史名人,在此补充几个鲜为人知的名人。

东汉末年,自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北方陷入了长期长期军阀的混战中,是这一地区的文化摧残殆尽。而吴、蜀两地因接受大批士人,文化进一步发展,五岭地区处荆南、岭表,是民众南下的通道,自然吸纳了部分士人,加上部分流放官员,这些来此岭北文化先进地区的士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五岭地区文化传播和发展。

东汉末吴初,少游学京师的苍梧广信人(今广西梧州、广东封开间)士燮,“既学问优博,又达于从政”,为交趾太守,“体器宽厚,谦虚下士,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耽玩《春秋》,为之注解”,名扬天下。

苍梧郡的牟子。为东汉末年佛学家。但这位苍梧隐士,自幼博览群书,博学多才。他精通诸子百家,成为广西最早研究佛学的人,极力推崇老子的“绝圣弃智,修身保真”的学说。三国初,著有他著述《理惑论》37篇,糅合儒、道各家学说,是中国第一部佛学专著。牟子原是儒生,博览经传,也读神仙家之书,但认为虚诞不可信,常以五经难之。东汉中平6年(189)灵帝死后,天下混乱,他与母避难交趾,26岁回故乡苍梧(治所在今广西梧州市)娶妻。因感“方世扰攘,非显己之秋”,执意不仕,而致志于佛教,兼研《老子》。“世俗之徒多非之者,以为背五经而向异道”,乃作《理惑论》答辩,针对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引起种种议论和疑难,分别给以辩解。其佛学贡献巨大,对六朝岭南佛学做出成绩。除此之外,六朝时五岭地区还应有其他佛寺建立,佛教已逐步在这一地区传播开来。

苍梧人杰地灵,是卧虎藏龙的地方,历史上也曾吸引了一批旅梧文化名人到该地驻足,或任职、讲学和旅游,如宋之问、元结、鉴真等,他们的到来,为古郡增添了人文光彩,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古苍梧文化的内涵。唐天宝八年(749年),鉴真率众僧徒及日本来唐留学人员荣睿、普照等人到梧州,受到光孝寺僧人的热烈欢迎。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元结,曾任容州刺史。元结将梧州东门发现的清泉曰冰井,并在井侧建冰井寺,写有《冰泉铭》,文曰:“火山无火,冰井无冰,惟波清泉,甘寒可凝。铸金磨石,篆刻此铭,置之泉上,彰厥后生。”以极其凝练的语言,把火山、冰泉和甘泉的特点写出来了,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在西江奇山秀水的滋养下,苍梧圣贤名人辈出,苍梧文化薪火相传,后继有人,这也正是古苍梧文化传承千载并发扬光大的重要原因。

苍梧名人辈出,文化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历史研习社

李秀成(前梧州桂平)、谢鼎新(苍梧)、契嵩(藤县)、李振亚(藤县)、李世贤(藤县)、李品仙(苍梧)、陈得才(藤县)、陈坦然(苍梧)、李济深(龙圩区)……等等很多历史名人,具体的太多一百多个你自己可以去查!谢谢


诸葛小弟子

西江保护神龙母(藤县),广西第一个进士李尧臣(藤县),全国十三个三元及第的状元之一冯京(藤县),皇帝封为明教大师的佛教名僧契嵩(藤县),明末著名军事家袁崇焕(藤县),太平天国后期主要将领忠王李秀成(藤县)英王陈玉成(藤县)侍王来李世贤(藤县)王陆顺德(藤县),琼崖丛队第一副司令员李振亚(藤县),国民党中将石云飞(藤县),梧州市第一任市长蒙经(藤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