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女教师勇救学生献出生命,教师难言感动

河南信阳乡村女教师李芳,在放学护送学生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紧急关头,李芳老师为保护学生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这条消息,引起了很多老师关注。从我身边的老师,以及微信群里老师的表现来看,对李芳老师的殉职,很多老师没有再现出感动,他们更多的是感叹和感慨。

事关生死,是对人的最大考验,最能看出一个人境界和品格。李芳老师,在车祸之际,用身体保护学生,并奋力推开学生,将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本来这是很令人感动的壮举。

可是,作为同行,一众老师,并没有为之感动,也没有从李芳老师的英雄壮举中,感受教师职业的荣耀。相反,不少老师甚至报之以一声叹息。

老师,不但肩负教书育人的职责,而且也要承担保护学生的责任。本来,于情于理,在危难之时,在风险面前,老师保护学生是应有的题中之义。可是,近年来,学校对学生安全,是抓得越来越紧,老师为学生安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不说,甚至有些老师为此受了不少的委屈。正因为如此,谈及学生安全,老师们很难体验到教师的职业荣耀感,而更多的是感到压抑。

乡村女教师勇救学生献出生命,教师难言感动

特别是,中小学老师普遍工资收入不高,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学生家长以及整个社会舆论,又对老师提出这么高的要求,不但要求老师教出好的教学成绩,要对学生的人生前途负责;也要求老师为人师表,具有高尚的师德;还要求老师对学生安全负责,危难之时要挺身而出舍命保护学生。2008年汶川地震时,范美忠老师丢下学生,率先跑了教室,就曾受到舆论的普遍谴责,几乎成为一个反面典型。

乡村女教师勇救学生献出生命,教师难言感动

呵呵,难怪有不少老师要发牢骚,说现在的老师,挣的是卖白菜的钱,操的是卖白粉的心。

现在的中小学老师,劳心劳力,收入不高,要求很高,压力巨大,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一般来说,利益应该与责任匹配,要求高,责任重,收入多,这种三高职业,人们觉得很正常。可是,对中小学老师而言,收入与责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老师们当然会有怨言。

近些年来,媒体对老师的报道,有舍小家为学生的,有为了带毕业班而不敢要小孩的,有抱病工作边输液边上课的,甚至还有因为腿脚受伤而跪着跟学生上课的。对于这样的“先进典型”,不否定会有人感动,却难以让老师感动。看到诸多这样的“先进典型”,更多的老师,只是感到心酸而已。

乡村女教师勇救学生献出生命,教师难言感动

在中国,有尊师重教的良好传统。以前,我们也热衷于宣传老师无私奉献甘于清贫。在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下,虽然不能说一切向钱看,但钱确实是衡量价值的重要尺度。

一切只讲情怀不讲金钱激励的说辞,都是耍流氓。面对老师的责任与收入这样巨大的反差,老师对于自己被耍流氓,是有切肤之痛的。

河南信阳乡村女教师在护送学生时,面对车祸选择了舍命保护学生,确实很伟大。

只是,李芳老师的英雄壮举,没有能够感动老师,反而让很多老师感到深深的悲哀。

这,或许也是全社会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