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魔宝典《楞严经》的九句佛语精华,悟透立地成佛!

破魔宝典《楞严经》的九句佛语精华,悟透立地成佛!

《楞严经》,全称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被认为是佛教最重要的一部经典,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依此佛经修行的末法众生,方可于此正法得正知正见、正信正解、正修正悟,而不被种种邪魔外道所诳惑、破坏。

甚至有种观点认为《楞严经》是真正的“经中之王”,楞严经关系到佛教的命运,有《楞严经》存在,佛法就存在;《楞严经》如果毁灭了,佛法也就毁灭了。南怀瑾也说:“自从一读楞严后, 不看人间糟粕书。”虚云大师对《楞严经》特别重视,他曾开示道:“现正是末法时代,你到那里参访善知识呢?不如熟读一部《楞严经》,修行就有把握,就能消除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此成就,不遭歧路!”

破魔宝典《楞严经》的九句佛语精华,悟透立地成佛!

1、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心,本不动、也不生。参禅就是找心,念佛也是找心,方法不同,目的一致。心本空寂,但能全体大用,是活灵活现的。如何为心生?对外面事物人情,见、闻、觉、知时,空寂的心开始有想法,这是心生。

法,尘相。因心生有想法,而产生心里有一个尘相,这个尘相,可以是物体,比如电脑,也可以是情绪、心情,比如苦、乐、悲、伤。这就是心生故,种种法生。

法生,我们就迷惑了、被五蕴法遮障。错认肉体为自己,于是心也找不到了,错位心脏或者大脑是心。住在五蕴境界里,也就是住在“能所”的[所]里。对五蕴的喜爱、嗔恨、忧悲、苦恼、等等,又引起心起种种法尘。

2、未证言证,未得言得,是大妄语。

当下的有些人,打肿脸充胖子,明明没有这个能力,偏偏要吹牛说自己能做得到。这些就是妄语,对于某些喜欢说大话的朋友来说,要小心这一点了。

3、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俗话说:“光说不练是假把式。” 现在的很多僧人,佛经读的比谁都多,可是吃了众生供奉,却对人分三六九等,善事不做,开光、算命这般敛财的事趋之若鹜,这样的僧人跟不闻佛法的人没有什么两样。

同样,做人也是一样,明白道理就应该依据行事,否则与不明白事理并无两样,所谓“知行合一”,行是知之果。

破魔宝典《楞严经》的九句佛语精华,悟透立地成佛!

4、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5、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我们眼见的往往不是真相,虽然说“眼见为实”,可是我们却往往被双眼所蒙蔽。认识不是所见,认识仍然离所见的事物的真相有距离,所以,光依靠眼见并不能真实认知事物的真相。比如空气,我们看不见却到处都有。

6、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

修行人多看手指,而不观月,认指为月,是为迷惑。所有的方法和技巧都是手段,其最终是为了明晓真理,世人往往把方法和技巧作为了终极目标,舍本逐末,实是不应该!

7、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持戒而得定,因定而开慧。” 所谓收摄其心说的就是戒,由戒而生发定,由定而开发慧。

“安住于身,循身观察,安住于心,随观心识。”用戒的方式渐渐断除恶念恶行之后,心的平静是会转境的,那种痛快和自在是一种重生的体验,般若智慧也会随之而生。

《楞伽经》说:一切法皆是“心、意、意识梦现。”

破魔宝典《楞严经》的九句佛语精华,悟透立地成佛!

8、开眼见明,闭眼见暗,所见不同,见性不变。

开眼见明,闭眼见暗,所见虽不同,却只是外境不同,但都能见,见性不动,不因明暗而有增损。见性不动不摇,不因你的年龄、性别、学识等,见性而有变化。

9、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一切法皆依如来藏而生,众生不知如来藏性,清净无相,知见妄立“知相”,起我见、我执,动妄心,生烦恼,心垢不净,因而不能回归清净真如自性;而如来成等正觉,明了诸法实相,妄念不起,正念不失。所以《楞严经》云:“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大般涅槃经》云:“如来亦知亦见,不作见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