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竹筍正當時

潮州的竹筍,早巳遠近知名,新宮、鳳山筍,上埔紅塗筍,農曆五月上市,真是嫩且甜,不論煮湯炒煎,嘗者大呼:“甜過雞肉”!老年人寫信給海外兒孫,裡頭還會有“四月楊梅五月筍,你身緣何來歸來”句子。意思就是,想起旅外的親人,在鄉時喜歡食竹筍,現在五月竹筍上市了,還不歸來。

潮州竹筍正當時

竹筍一年四季皆有,但惟有春筍的味道最佳。烹調時無論是涼拌、煎炒還是熬湯,均鮮嫩清香,是人們喜歡的佳餚之一。清明前後開始採收春筍,七、八月份為竹筍的盛收期。鮮筍含水量高,屬鮮嫩食品,其味清香鮮美,而被視為菜中珍品。唐代白居易有“且食勿踟躕,南風吹為竹”詩句,大叫好筍快吃,遲些時候就變作竹了。竹筍脆嫩鮮美,清香可口,有人將竹筍與駝峰肉相媲美,足見筍味之鮮美,難怪一些食客說竹筍之味遠勝於肉,甚至認為有了竹筍,就不需食肉了,潮州則有“竹筍滿廚房,如償食筍債”的說法。

潮州竹筍正當時

竹筍不能生吃,單獨烹調時有苦澀味,味道不好,但將竹筍與肉同炒則味道特別鮮美,竹筍還可做湯,也可燒菜,能做出許多美味佳餚。如竹筍鯽魚湯,竹筍燒豬肉,竹筍煮白粥,現在還把竹筍製作成筍乾、玉蘭片及罐頭等。

潮州竹筍正當時

竹筍,在我國自古被當作“菜中珍品”,在營養上,過去有不少人認為,竹筍味道雖然鮮美,但是沒有什麼營養,有的甚至認為“吃一餐筍要刮三天油”。  但其實醫學上認為竹筍味甘、微寒,無毒,甚至在藥用上還具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等功效;除此之外,竹筍還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纖維的特點,食用竹筍能夠幫助消化,去積食,是肥胖者減肥的佳品;更甚者還有養生學家認為,竹林叢生之地的人們多長壽,且極少患高血壓,這與經常吃竹筍有一定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