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人大戰下的房產投資之變!

21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這輪愈演愈烈的搶人大戰讓人才成了香餑餑,從二線城市到新一線,再到現在北京、上海入局,誰都明白,未來的城市競爭是人才之爭,有人才就能推動產業發展和迭代,城市就會有活力,樓市也會有購買力。

搶人大戰正在重塑城市格局,人才流動正在重新定義樓市投資方式。

從人才政策可以看出,北京、上海兩位老大哥還是很有一線城市的矜持,雖然加入搶人大潮了,但沒赤膊上陣,它們真正的政策利好,其實只針對行業頂尖人才及高新科技、金融等少數領域人才。

搶人大戰下的房產投資之變!

其實可以理解,俗話說的好,一個好漢三個幫,北京、上海的城市規模已經很大了,繼續發展需要產業升級,需要周邊城市協作,也就是城市群化。所以,它們都制定了人口增長紅線,防止人口大量湧入。

同時,又不能不搶,畢竟它們的人才吸引力正在大幅下降。如果人口政策太傲慢,對不起,人才們也很傲慢,他們會用腳投票。殷鑑在前,上海錯過了互聯網,杭州強勢崛起,成為長三角的副中心,它肯定不會做上海的小弟。所以,對上海、北京來說,需要搶那一小撮頂尖人才,保持先發優勢,帶幾個小弟出來。

早在北京剛推出共有產權房時,筆者就撰文指出了這一點,北京、上海將走高端路線。從人口流入,購房需求上升來看,上海、北京並不會大增。主要影響在住房租賃市場,一方面是產業升級淘汰大部分中低收入者,低端租賃市場呈萎縮狀態;另一方面是政府重視人才,配套完善、服務質量好的中高端租賃市場持續擴大。

搶人大戰下的房產投資之變!

深圳,這座小漁村發展起來的一線城市就不同了,它仍然非常接地氣,和二線城市一起搶人,高校畢業生都要。深圳在人才上有先天不足,北京、上海及很多二線城市都有數十所高等院校,但深圳高等院校數量很少,以往都是武漢、西安等二線城市做它的“人才供應中心”,現在那些城市自己也在努力留人呢。

而且,深圳本身是個移民城市,現在常住人口近1200萬,但戶籍人口只有380多萬,大量的人湧入深圳,也有大量的人在慢慢的離開深圳。深圳就是靠外來人口發展起來的,未來仍然需要大量外來人口。緊鄰的香港競爭力不弱於它,省內的東莞、惠州、廣州、中山等城市發展也很好,也就是說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格局已經初步形成,在人口上,周邊的城市不能供給深圳,深圳必須在這一輪城市格局調整中儲備足夠的人才資源。

人才政策對深圳房地產影響最顯著的仍然是租賃市場,深圳的租金真的很低,因為有大量的城中村。但城市更新正在大力推進,大量的城中村被拆,人口又持續流入,租住需求旺盛,不論怎麼看,房租都是必漲的。對於輕資產運營類的長租公寓機構來說,現在正是開拓深圳市場的好時機,時間越往後推,拿房成本會越高。

其他二線城市,大量人才湧入會顯著提高住房購買力。一方面是當地人口數量長期平穩,本地需求持續消化的差不多了,相比於當地人口基數,人才新政引入的人口數量是非常大的;另一方面,當地房價並不是很高,對高新科技、金融等高薪領域的人才來說,買房還是比較容易的。不過,杭州有特殊性,此處不論。

搶人大戰下的房產投資之變!

整體而言,我們投資還是跟著人才走,人才流出的城市我們賣,人才湧入的城市我們買。同時,我們要明白,買入的房子賣給哪些人,或者租給哪些人。僅靠一二三線城市的劃分買房已經不適用了,因為很多城市會在這一輪城市格局調整中落後,你買入的房子可能沒接盤俠了。

來源:美房網上海站 / Wechat:meifang-s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