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滅了魏忠賢,明朝還是滅亡了,那明朝滅亡原因有哪些(一)

崇禎皇帝1627年八月登記,同年11月剿滅魏忠賢,在位十七年,勤儉勤勉,兢兢業業,費盡心血治理大明,可是他依舊沒有成為大明的中興之主,反而落得個吊死煤山的結局。明明登基之初就除掉了魏忠賢,為什麼明朝還是滅亡了呢?這個問題我們從兩個方面來考慮:人禍和天災崇禎皇帝登基之前只是信王,沒有系統的學習過帝王之術,所以縱然他勤懇一生,他依舊犯了很多昏君才犯的錯誤;首先崇禎皇帝多疑善變;在位17年換了50個宰相,兵部尚書換了14個,刑部尚書換了17個,大將殺了11個,尤其是袁崇煥的死,等於大明自毀長城。

剿滅了魏忠賢,明朝還是滅亡了,那明朝滅亡原因有哪些(一)

其次皇族是大明的寄生蟲,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規定朱氏皇族全部由國家供養,因此皇室成員人口迅速發展,明末已經發展到了上百萬,國家供養的可不只是這些人的吃喝,還有衣食住行,他們還佔有大片的土地而且不納稅,他們間接地拖垮了大明的財政,說是大明的寄生蟲,一點都不過。再加上東林黨的自私,明末大明北方遭遇嚴重的天災,但是南方並沒有收到太大的影響,江南之富庶本可以支撐大明的亂局,但是天啟皇帝留下的制衡東林黨的魏忠賢之流被崇禎皇帝果斷幹掉了,因此南方工商業主和大地主的代表——東林黨迅速反撲,廢除了閹黨設立的礦監、稅監,造成了大明財政的急劇減少,大明財政壓力不得不重新轉嫁到農民頭上,老百姓本就被天災逼得走投無路,這更給老百姓的苦日子雪上加霜。李自成打進北京後拷打出7000萬兩銀子,而之前大明朝廷卻連10萬兩銀子都拿不出,東林黨之自私,可見一斑、“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崇禎皇帝的這句話,說的大概就是東林黨的自私吧!

剿滅了魏忠賢,明朝還是滅亡了,那明朝滅亡原因有哪些(一)

滿清和農民起義的配合,1626年大明打死過滿清的皇帝努爾哈赤,1638年圍剿的李自成只有十八騎突圍,可是滿清和農民軍的配合相當好,滿清在明朝北邊剛被打敗,農民軍就鬧事情造反,大明只好專注鎮壓農民起義;農民起義被鎮壓的快絕種了,滿清已經修養夠了又打來了,如此反反覆覆,大明再大的家底也被打沒了,更何況萬曆三大徵已經花光了國庫裡的庫存,崇禎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說完人禍我們再來時候天災,天災比人禍更可怕。天災請聽下回分解。

剿滅了魏忠賢,明朝還是滅亡了,那明朝滅亡原因有哪些(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