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分妄见”——《楞严经》参习(176)

“同分妄见”——《楞严经》参习(176)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参习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三遍)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复次阿难。若此圆影离灯别有。则合傍观屏帐几筵有圆影出。离见别有。应非眼瞩。云何眚人目见圆影。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见具眚。见眚非病。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

【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诸有智者。不应说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离见非见。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谁是灯是见。何况分别非灯非见。】


下面是第二段,再给我们讲“同分妄见”。请看经文:

【云何名为同分妄见。】

所谓『同分』,与他人共同感恶缘,共同见到不吉祥的事,这种叫同分。我们看这个经上所说的:

【阿难。此阎浮提。除大海水。中间平陆有三千洲。】

这是经典里面所说,须弥山之南是南阎浮提洲,是指我们这个地球。『除大海水』之外,我们地球上确实水多、陆地少,纵然说大陆,我们现在看看地图四面都是海洋。海洋当中的『平陆』,平是平地、陆地,就是平原的陆地,所谓众生居住的所在,大大小小的『三千洲』。这也都是概略之说,不能说细说。

【正中大洲。东西括量。大国凡有二千三百。】

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时代,他没有说这个大陆有多大,只说这个陆地上比较大的国家有二千三百。

【其余小洲在诸海中。其间或有三两百国。或一或二。至于三十四十五十。】

在大洲之外,这些小洲里面的国家,多寡不定,有些小岛里面有一国或者是两国。要记住,这里所讲的国,都是从前部落的时代。释迦牟尼佛出现在我们周朝的时代,我们历史上所记载的,周朝的时候在我们中国大陆的版图里面就有八百诸侯,每一个诸侯他都是一国的国君。那个时候不到五十里也是一国,拿我们现在来讲,连一个县分都不到,似乎一个乡镇也是一国,小国。大国我们称作百里侯,纵横有一百里,在当时都是大国、大部落。所以要晓得这个情形,这是在过去没有统一,都是部落的时代。所以一个小岛面积很小,可能里面就有两个部落、三个部落,乃至于十个、八个都不一定。这是先把大前提提出来,然后再跟我们解释同分妄见。

【阿难。若复此中有一小洲。只有两国。】

这是便利解释同分妄见,说有一个小岛,小岛里面是两个部落,就是很小的岛。

【唯一国人同感恶缘。则彼小洲当土众生。睹诸一切不祥境界。或见二日。或见两月。其中乃至晕适珮玦。彗孛飞流。负耳虹蜺。种种恶相。但此国见。彼国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

这是讲天象的灾变。天象灾变,东西方历史里面记载的都很多。我们现代的天文比不上外国人,没有外国人发达;但是要晓得,在望远镜没有发明之前,外国人的天文没有中国人发达。我们去看看二十五史,从《史记》一直下来,咱们中国历代历史里头都有一卷《天文志》。讲到古老的天文学,我们中国真是了不起,对于天象的观测、记录都相当完整,而推星的度数也非常精确。现代天文学家看到我们中国古人也不能不佩服。关于这些灾疫,到后来的历史上专门有《灾疫志》,我们看历史的时候你能够看到,这是国家正史里头所记载的。《地方志》里面记载的就更多,每一个省、每一个县市有什么特别的天象,也都有记载这些怪异的现象。这些现象在佛法里面的解释很简单,世间法里面是没法子解释的,只是晓得有这些现象,这不是个好现象,在佛法里面讲“众业所感,同分妄见”。佛法里面给我们讲,境界是随着人心来转变的,所谓“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人心,人心善,大家所看到的现象正常、祥和;人心不善,那个天象也就常常有怪异、不正常,凡是不正常就是怪异,这些都是不好的预兆。

以前的人心很厚,只要在地方上见到这些怪异的现象,这个地方上的这些官员,甚至于帝王,他就提高警觉,自己晓得一定在施政上有过失,所以能够忏悔,能够改过自新,以求消灾免难。现在的人心变了,他不是这个想法,他认为这是自然现象,与人心没有关系,什么样的现象他也不理会,不知道忏悔,这个不得了!大的劫难要来,境界上常常示现这些怪异的现象就是给我们的警告。谁给我们警告?自己给自己的警告,众业所感的警告,如何能够不觉?我们现前所感到的是怪异,稍稍要留意才晓得。现在的气候就不正常,冬天应该冷,夏天应该热,现在的情形有很多地方夏天冷、冬天热,这就是不正常。气候反常,这都是重大灾难之前的预兆。此处讲的这一段也是这个意思,这是解释同分妄见。佛在此地就这一个国家名之为同,要是从另外一个国家来看,那还是别。为什么?那一个国没看到。『唯一国人同感恶缘』,他见到了,『彼国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在别的国家来看,它还是别业;从这一个地区上讲,是这一个地区众生的共业。但是要晓得,无论是同也好、是别也好,总而言之,这是虚妄而不是真实,这一点我们要记住。

底下所举的这些事情,统统是不吉祥的境界,为什么?反常,太阳只有一个,看到两个。要记住,历史上确实有记载,有见到二日、三日,或者见到两个月亮,可不是捏目所见的两个月亮,这就是很不正常的现象,这也很少见。但是底下『晕适珮玦,彗孛飞流,负耳虹蜺』,这些相常见,时而有之。“晕”是太阳或者月亮周围较暗的光圈,这个圈有的时候小,有的时候很大的面积,这不是我们眼睛看花,日月外面有很大的光圈,这叫晕。“适”,是半影的日蚀,或者半影的月蚀,日月是能见到,但是光辉减弱。“珮玦”,这也比较少见,但是比二日、二月见得要多,这就好像太阳跟月亮带着珮环一样,在它的旁边多了一些东西,附带在旁边。“彗”是指彗星,中国、西方都觉得这是不吉祥的,中国人叫扫把星,凡是彗星出现大概这个世界上都有战争。根据历史上记载,确实每一次大彗星出现,世界上都发生战争。彗星是一条尾巴拉得很长。“孛”这个星四面放射光芒,就是不止一个尾巴,它向四面放光,这个叫孛。“飞”是星,这个星突然之间飞走,没有了,消失了,它移动而消失,这叫飞。“流”是指一般的流星,流星是常见,几乎每天晚上都可以见到。流星有多有少,它也有周期性,我们称为流星雨,在天文学里头它推算得很精确,它有周期性。“负耳”,古人所谓阴阳之气,附在日月的旁边像个耳朵一样,好像太阳跟月亮长了个耳朵叫负耳。“虹蜺”,我们现在叫彩虹,早晨出的就叫虹,傍晚出的叫蜺。这些现象在此地的解释,都是“同分妄见”。

同样是一个天象,在这个地区见到,那个地区见不到,所以说“但此国见,彼国众生本所不见”,这是指一个小洲里头有两个国家,另外一个国家人他没见到,“亦复不闻”,不但没见到,还没听说。这个比喻也很浅显,这种比喻也是常识,可是比喻的理很深,它比喻作凡夫、外道、小乘以及权教菩萨,不能够了达见相五蕴色心,在幻相里面妄生是非。所以凡夫与外道见同居国土里面分段生死恶相,这就是凡夫的共业所感,凡夫的同分妄见,这个意思很深;权教菩萨与小乘他们见到方便土,或者是实报土的变易生死恶相。虽然讲凡圣不一样,它还是个恶相,还是见到这个恶相,这就是我们讲的方便有余土跟实报庄严土。到什么时候才不见?这个不见是讲诸佛与大菩萨们,经上说的“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如虚空华,本无所有”,他们见到。《金刚经》里面讲出来,就是见到“诸法如义”,你看这解释,“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换句话说,在如来的地位上,见不到同居土里面分段生死相,也没有方便、实报土里头的变易生死相,他所见的是真的。就是好像一个好眼睛的人,他看的是个清凉的月亮,没有看到二月;看到灯上是明净之灯,没有看到圆影。

我们千万要记住,学佛主要就学的这个东西。如果这个不会,就是做全世界出家人的僧皇也没用处,为什么?还在凡圣同居土里头,还离不开分段生死恶相,要晓得这个道理。因此学佛人不可以钻在名闻利养里头,也不能做小乘自了汉,不可以。中国佛法的特色是大乘法、是一乘法,中国佛法所讲求的是一生成就,确实是当生成就的佛法。问题是当生成得了、成不了?决定成得了。只要有正确的方法,方法没有偏差、理论正确,一定有成就。所以对于宇宙人生真实的状况一定要了解,这个了解是悟,佛给我们说的这个,我们要悟;不能用脑子去想,愈想就愈糟糕,想是虚妄分别。《楞严》好,《楞严》教我们“舍识用根”,为什么?根是一、根是真,这个根是讲根中之性,眼根里面见性,耳根里面闻性,见性跟闻性是不生不灭的,前面十番显见讲过,不来不去、不垢不净,它是真的。而我们现在见色闻声,仔细想想,见性、闻性在唯识里面讲叫根本依,没有这个哪能见、哪能闻!

可是我们今天见色是见性,见性里面带着什么?带著有八个心王的见分,同时又带与这些心王相应的五十一个心所的见分,所以这个见相当的复杂。因为我们用这种见来见色,所以在眼根见色尘里面生无量烦恼,八万四千尘劳烦恼。佛在此教我们修行什么?我们只用见性见,八识五十一心所的见分都不要,单单用见性见,你所见的是一真法界,你的见跟佛的见一样,佛知佛见,去掉这个就行了。八识的见分、五十一心所的见分统统是虚妄的,这个百法里讲得很清楚,前面九十四法都统统是有为法。有为法,《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是真实的。所以要用真见才能见到真的境界,用妄见见的是虚妄境界,道理就是在此。佛与大菩萨所谓“自住三摩地中”,那个三摩地是大定,就是首楞严大定,定的什么?见与见缘都舍离了,见就是八识五十一心所的见分,缘就是相分,能见所见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所遗留下来的就是一个真见,见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在《金刚经》里面讲就是“诸法如义”;在《法华经》里面讲就是十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作如是,一直到本末究竟无不如是,所以说万法皆如。这个心是定的,在一切境界里面决定不动心,这才能见到真见、才能见到真实相。真实相是什么样子?再者,真实相就是眼前我们看的样子。佛也是看的这个样子,我们也是看的这个样子,佛看的是真实,我们看的是虚妄。佛看的一切相,真实是平等的,是一相。所以一真的一,它不是数目字,它不是一二的一,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多不二这叫一,它是这个一。确实不二,生佛不二。从前禅宗黄龙祖师勘验学人,“我手何似佛手?”我跟佛不二;“我脚何似驴脚?”这就是说我跟畜生也不二。在这里面体会万法平等,一切法皆不二,这个时候才真正解脱、真正自在,这才能解决问题。

我们今天在一切境界上起心动念,不止二、三,无量无边的分别执着,所以见不到一真的境界。自己制造轮回,冤枉生死,其实这个东西都没有,这个轮回就跟灯上的圆影一样,病眼所见。我们这个心在境界上生分别、生执着、起妄念,这就是心有病,就跟眼有病一样,才见到这个境界。心病要靠什么?觉悟就治好了,外面没有一个人能够治你的病,就是要靠你自己觉悟。所以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己不觉悟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一定要自己大彻大悟,这个问题自然就没有了。我们所研究的经论,处处都是叫我们觉悟,不能不觉!觉悟要靠智慧,就是要开智慧。智慧从哪来的?智慧从定来的。什么叫做定?这些问题必须搞清楚,听说定,一定就修定去了,一定要盘腿面壁去了,这就错了,那个盘腿面壁的定,不能开悟。定是什么?眼见色而不动心,晓得这个色是虚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眼根在色尘上入定,不动心就是定,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念就是定;耳根在声尘上亦复如是,耳根在声尘上入定;吃东西尽管吃,吃的时候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舌根在味尘上入定,要这样才行。

六根在六尘境界上没有分别执着,也不起妄念,这叫定。这个定里面才生智慧,才能够见到真实相,所以定是这个修法。这种修法,我们在《四十华严》五十三参里面看到的例子太多,这是大乘法、这是一乘法。至高无上的禅定没有出入,所谓“行住坐卧皆在定中”,无时不在定中,这叫大定。就是此初经上讲的佛及大菩萨“自住三摩地中”,这个定才管用。这个定修成的时候,你所接触的境界是一真法界、是平等的法界。入这个境界之后,有法缘弘法利生,没有法缘才可以住山修行,住茅蓬闭关。看看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古人是到这个时候才住茅蓬、才闭关。为什么去住茅蓬、去闭关?没有度众生的缘分,没有缘分。有缘分的时候决定不会,要随缘度众生,慈悲一切。没有缘分这才住山、这才闭关等待法缘成熟,龙天拥护,普度众生。所以以前闭关跟住山、住茅蓬,那就是大善知识,那就是过来人。

从前参学找明师,谁是明师?以前人不像现在,绝不自我宣传,谁知道他有学问、他有道德?去看他闭关了,闭关就是;换句话说,他的道德、智慧都圆满,你去亲近他,你向他请教,决定没错。没有到这个程度,谁敢讲住茅蓬?谁敢说闭关?不敢讲,那是成就以后的事情。可是现在风气跟从前不一样,现在一出家就想住茅蓬、就想闭关,干什么?图个清净、图人家的供养。几年关闭出来之后一无所知,现在这种情形很多,这是我们要晓得的。所以年轻人要努力的学习。除非在一种情形之下也可以闭关,古代有,应酬太多,那是什么?名气出去了,今天这个来看你,明天那个来看你,接应不暇,搞得自己没有法子用功、障碍太多,为了避免这些障碍,可以住山、可以闭关,这是不得已的情形之下。

若不是这样,年轻刚刚学佛决定不能有这个念头。

“同分妄见”——《楞严经》参习(176)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附注:

依据文献资料——

1⃣️、交光大师《楞严经正脉科会》

2⃣️、圆瑛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3⃣️、净空法师《楞严经正脉科会》讲座


“同分妄见”——《楞严经》参习(17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