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神車謝幕,是誰害死了豐田皇冠

與10年前不可一世的出境相比,皇冠現在的設定只能算得上悽慘,有人說皇冠的失敗是因為豐田品牌高度走低造成的,有人說是BBA單方面降低售價造成的,也有人說是皇冠減配喪失設計理念造成的,誠然這些都是造成皇冠銷量下滑的客觀原因,但在我看來潛伏在這些客觀原因之下的是,是一個一汽豐田忽視市場的態度。

在這個態度之下,讓皇冠銷量步步走低,與當年走俏的處境截然相反。


一代神車謝幕,是誰害死了豐田皇冠


在剛剛過去的豐田感恩15載主題活動中,豐田表示了自己全新的戰略發展方向,並且表示出全新亞洲龍將交付生產的客觀事實,對於一家豐田控股的盈利型企業來說,亞洲龍與皇冠售價有較高衝突區間,同時產品定位、用戶人群方面都有重疊危險。在當下皇冠銷量表現不夠出色的情況下,皇冠停產已經是業內不明說的事實。

但有人認為豐田發展方向不應該僅僅是銷量上,皇冠的存在還有跳開銷量的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以高端旗艦品牌作為支撐點拉高豐田品牌高度。


一代神車謝幕,是誰害死了豐田皇冠


但市場上還需要一臺24萬級的豐田“高端旗艦轎車”嗎?很明顯消費者已經不需要了,與BBA動輒年銷10萬臺的成績相比,皇冠一年銷量已經不足以對抗一線豪華車陣營,甚至只能用降價的方式勉強與二線豪華車市場進行抗衡。

在我看來,豐田品牌高端化是正確的發展方向,但並不一定需要皇冠來支撐,隨著銳志、陸巡、普拉多2700無法適應國內市場而先後退出國內市場的操作上可以看出來,豐田還在優化產品線,而皇冠作為一臺失敗沒落的高端品牌,試圖用皇冠拉高品牌高度,反而適得其反。


一代神車謝幕,是誰害死了豐田皇冠


相比之下,亞洲龍以全新的品牌高度、設計理念以及全新的定位、營銷思路來主導中大型轎車市場,未來或許有新的市場格局,拉高品牌高度是潛移默化的過程,通過提升產品質量以及產品售價的方式慢慢來做,而不是死守自我感受良好的皇冠。


一代神車謝幕,是誰害死了豐田皇冠


那麼是誰害死了豐田皇冠?其實還是豐田輕視國內市場,從國內初代皇冠上可以看出來豐田自身強大的設定,但因為忽視了國內市場發展方向,皇冠自我感覺良好式的態度很明顯無法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服務,上代皇冠奇葩無比的造型以及現款皇冠窄小的車身寬度,某種程度上來說產品已經跟不上市場步伐。

而皇冠的落幕,我們也應該反思,反思企業發展文化,對於一個新興的市場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至少從皇冠的落寞上可以找到答案,一汽豐田這種“拖更”的態度,著實不可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