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根除失敗,接下來該如何應對?

感染容易根除難,一直是幽門螺桿菌所帶給我們的困惑,即使是遵醫囑用藥,很多感染者還是會出現根除失敗的現象。那麼,一次根除失敗,接下來要怎麼做呢?

治療失敗後,多數幽門螺桿菌菌株可對甲硝唑、克拉黴素和喹諾酮類抗生素產生繼發耐藥,顯著影響再次治療效果。因此,初次治療時一定要儘可能地選擇高療效的根除幽門螺桿菌方案,才是最好的“補救”措施,同時,根除治療方案個體化選擇也很重要。

詳細分析前一次或前幾次治療失敗的原因,是首要任務。治療方案組成、療效、患者依從性等情況都可能影響最終療效,因其他疾病應用相關抗生素可增加Hp耐藥性;根除前應用PPI、抗生素等可使幽門螺桿菌處於抑制狀態,降低根除效果。找出導致根除失敗的不利因素,才能對症解決。

幽門螺桿菌根除失敗,接下來該如何應對?

根除失敗後,接下來對根除方案的選擇,更需謹慎。尤其在抗生素的選取上,鑑於克拉黴素和喹諾酮類抗生素治療失敗後極易產生耐藥,因此治療失敗後應儘量避免再次應用這些抗生素。Hp對阿莫西林、四環素和呋喃唑酮的原發性和繼發性耐藥發生率低,因此即使既往根除治療中已應用過,仍可再次使用。

除了抗生素的選擇,還應重視鉍劑的應用,鉍劑可直接抗擊Hp,並不產生耐藥。除此之外,胃酸影響抗生素髮揮活性,可顯著影響阿莫西林、克拉黴素等抗生素的作用。質子泵抑制劑可抑制胃酸分泌,也不可小視。

幽門螺桿菌根除失敗,接下來該如何應對?

以上所提皆是對胃部幽門螺桿菌的應對措施,而對口腔Hp的忽視,同樣是導致根除失敗的重要因素。

因此,一定要做到及時清除口腔幽門螺桿菌,而口腔微生物具有獨特的“生物膜”結構,常規Hp根除治療對口腔Hp無效,需要專業的清幽牙膏才能做到有效清除。牙膏採用生物科技的手段,能直接作用於幽門螺桿菌,且安全有效,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殼聚糖溶解其“居所”牙菌斑,乳鐵蛋白搶奪其“食物”鐵離子,再結合溶菌酶對病菌細胞壁的分解,任憑再頑固的幽門螺桿菌,也難以繼續存活於口腔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