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發明流水線的福特汽車,全球裁員70000,下崗潮或逼近傳統汽車產業

說起世界汽車產業,有一個幾乎永遠無法繞過的名字:福特,無論是世界上第一條汽車流水生產線,還是被全世界工人譽為傳奇的福特主義生產方式,乃至於世界上最大的消費金融企業福特信貸,這些堪稱偉岸的光環,讓福特牢牢佔據了世界汽車產業巨頭的神壇。

乃至於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的時候,福特成為了美國三大汽車巨頭當中唯一一個沒有依靠國家救助就走出危機的汽車企業,這讓福特的光環進一步加深,然而就是這個光芒萬丈的福特公司卻出現了利潤下滑、CEO遭狂批、員工被裁員的困境,百年巨頭福特究竟是如何把自己的一手好牌給打爛的?

曾经发明流水线的福特汽车,全球裁员70000,下岗潮或逼近传统汽车产业

一、百年巨頭福特的生存危機?

近日,據歐洲汽車新聞網報道,福特汽車公司計劃於2019年第二季度對其全球範圍內的7萬名領薪員工進行裁員,由於目前仍在制定計劃,因此具體裁員人數尚不確定。據悉,目前,福特在全球擁有逾28.5萬名員工,其中包括7萬名領薪員工。而美國本土擁有共計8.5萬個崗位。

而最近的福特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福特淨利潤為1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0億美元下滑48%,接近腰斬。在亞太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福特的處境更加艱難。據統計,福特汽車今年第二季度共在華銷售汽車9.73萬輛,距第一季度的13.04萬輛,環比下滑了25.38%,同比下滑了43.59%。

這讓人不禁聯想到今年7月份,福特汽車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韓愷特福特表示:未來三到五年計劃耗資110億美元對公司進行徹底的重組,以此希望能夠帶領公司走出下滑泥潭,並且更加從容地應對競爭壓力。

業界認為,福特有可能將落後於同行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提上日程,宣佈40億美元投向自動駕駛和出行業務板塊;關閉表現不佳的工廠,並將傳統汽車從其北美市場中逐步淘汰,轉而將生產重點集中到跨界車型和SUV上。而此次裁員,從事福克斯或者福特Fusion車型製造的員工遭遇裁員的幾率較大,而在林肯領航員製造線上的員工可能就無需過多擔憂。

從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巨頭,豐田精益生產模式的源頭,到淪落為當前利潤暴跌,全球裁員的困局,真心讓人懷疑,福特是怎麼把這一手好牌給打爛的?

曾经发明流水线的福特汽车,全球裁员70000,下岗潮或逼近传统汽车产业

二、長安福特的境遇

由於福特集團停掉了北美的轎車業務,這些轎車的研發預算會消失。這勢必同時會影響中國市場這些車型的升級換代。

有專家分析認為,在中國市場,消化完“1515計劃”的紅利後,福特的發展陷入困境。福特近年來也越來越少地成為消費者選購環節的熱門選擇,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新車推出速度極慢,曝光率低是一個不小的原因。而據內部人士爆料,因為銷量暴跌的原因,位於重慶的長安福特第一、第二、第三工廠均沒有多少產量。

受長安福特影響,長安汽車今年上半年業績進一步下滑。長安汽車披露的中報業績預告顯示,公司1-6月預計實現淨利潤15億-17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67.54%-63.21%。長安汽車方面表示,主要因為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大幅下降,致使公司半年度業績同比有較大幅度下降。長安汽車相關人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該家合營企業正是長安福特。

產品週期長、車型更新緩慢、產品線老化是長安福特銷量下滑的原因。長安福特的轎車中,第五代蒙迪歐已上市5年,福克斯8年才換代,相對年輕的福睿斯也開始進入產品末期。在SUV陣營中,銳界、翼博、翼虎等同樣進入產品末期,其中最“年輕”的銳界也已服役4年之久。

2015年11月份至2018年4月份期間,長安福特並未投放新品。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大眾品牌新車頻頻發佈。轎車方面,全新寶來,全新朗逸,全新CC先後亮相。SUV方面,一汽大眾首款A級SUV已經上市,上汽大眾A0級SUV 也將在年內發佈。

除了新品投放外,長安福特在產品層面上也遇到了問題。據今年3月中國消費者協會公佈的《2017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汽車產品投訴情況分析報告》統計,長安福特全年被投訴850次,在所有品牌中排名榜首,其中售後服務相關投訴以296次位居首位。這樣糟糕的表現只能不斷降低其品牌在用戶心目中的口碑。

無獨有偶,長安福特今年以來經歷了兩次召回事件。2018年2月,長安福特決定召回部分新蒙迪歐、銳界汽車,共計567167輛。據悉,召回原因是配備的制動軟管存在質量問題,其材料不能滿足福特的耐久性試驗規範,在長期使用過後,極有可能造成軟管內部的編織層疲勞受損,將會嚴重影響使用壽命。另外在特殊情況下,可能會導致制動效率衰減、制動力下降、制動距離變長等問題。

另一方面,此前從工信部公佈的《2017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來看,長安福特則油耗負積分達28.78萬分,成為第一油耗大戶。

在最後,從新車導入時間太慢、投訴量居高不下頻繁召回來看,長安福特銷量的持續下滑並非偶然。由於福特集團投入不足,導致新品導入過慢,產品質量的下滑,帶來位居榜首的投訴量,為銷量的提升又增添阻力。

三、傳統車企的寒冬?

2017年,中國汽車產業首次終結了高速增長。

同比增長只有3%,銷量為2888萬輛。

在過去的17年中,只有2011年的銷量同比增長更低一點。從2000年開始,中國汽車銷量年增長低於10%的,屈指可數。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法系、韓系、部分美系和一部分自主品牌車企的銷量率先跳水,庫存大面積積壓,開工不足,經銷商退網,供應商拉橫幅討薪現象此起彼伏。於是,一些人開始失去工作。

然而,2017年衰退恐怕還只是一個開始。

2018年9月份車企交出的成績單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中國乘用車銷量前20強,只有6家車企的銷量是增長的,其餘全部下滑,不是一點點下滑,是“跳水”。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8年9月,中國汽車市場賣出了239.41萬輛車子,然而同別下滑了11.55%。

2018年7月,銷量同比下降5.5%,2018年8月,銷量同比下降4.38%,中國車市連續3個月銷量下滑,這是史無前例的。

車評君所欽佩的營銷者陳斌波在一篇專欄中,發出悲觀的評論,2018年,也許將結束中國車市已經長達17年的連續增長時代。

經銷商已經崩不住了。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2018年8月份,中國汽車經銷商的綜合庫存係數為1.66同比上升22%,連續8個月高於1.5的庫存警戒線,自主品牌的庫存綜合庫存係數為1.93。

這就意味著,這些自主品牌的經銷商,哪怕從現在開始,一輛車都不進,消化庫存需要1.93個月時間。

中國最大的經銷商集團,新疆廣匯,居然把自己的41%的股權轉給了一家房開。中國第二大經銷商集團龐大集團,負債累累,大股東股份已100%質押給銀行,融資困難,資金鍊面臨著巨大的崩斷風險。

傳統汽車的下游,已經到了極端危險的境地。但是,經銷商渠道崩斷了,整個汽車產業的血管也就爆了。

傳統車企不得不開始“限產”。

先是捷豹路虎被曝料其英國的索利哈爾工廠從10月22日起,進行為期兩週的關閉調整,這是英國本土最大的汽車工廠,9000名工人回家待產。幾乎在同一時間,福特在肯塔基生產Transit商務車的產線也暫時關閉,停產兩週,2000多名工人受到了影響。

在中國,包括長安自主品牌、北汽自主品牌、長安福特、東風悅達起亞、神龍、長安PSA、北汽幻速、力帆等銷量受到衝擊的品牌,不得不讓轟鳴的產線停了下來,大幅度調低產能。

這是一個慘淡的時刻,多少人的生計,將會受到影響。

-END-

暢 達

熱門圖書排行

曾经发明流水线的福特汽车,全球裁员70000,下岗潮或逼近传统汽车产业

熱文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