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發現血壓高以後,鍛鍊兩個月後竟然再也不鍛鍊了

在對一個大學教授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時,談到要適量運動。他告訴我,2年前,他發現血壓升高,遵醫囑就開始鍛鍊。每天跑步上下班,來回20公里,天天堅持,2個月後,膝蓋疼痛難忍,沒辦法再鍛鍊了,後來雖然症狀緩解了,但是他也沒有再鍛鍊了。

這種現象並不少見。

大學教授發現血壓高以後,鍛鍊兩個月後竟然再也不鍛鍊了

現在,大家都知道適量運動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方面,特別是針對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病,科學合理的運動可以幫助降血壓、血脂以及血糖。比如,合理的運動能降平均10/5mmhg的血壓,可以減少降壓藥物的應用。

因此運動很重要,但是鍛鍊也必須科學合理。

運動計劃如何安排?

選擇適合個人的運動方式(喜歡、安全並且有效)、適宜的運動強度以及合理的持續時間。以提高心肺功能的耐力鍛鍊為例,一般每次應在20分鐘以上。合適的頻度:以每週3次為宜。或者是說每週保證150分鐘的體育鍛煉,分為5次,每次30分鐘。運動強度,一般最大心率以170-年齡為宜。如20歲年輕人,鍛鍊心率達到150次即可。

大學教授發現血壓高以後,鍛鍊兩個月後竟然再也不鍛鍊了

注意事項:每年進行體檢,在醫生指導下知道個人禁忌參加的運動項目;知道鍛鍊時自我觀察的指標,以及知道出現哪些指標異常時應停止運動。空腹不宜鍛鍊,宜飯後30分鐘以上再鍛鍊。避免清晨太陽出來前鍛鍊、避免在霧霾天氣和空氣汙染指數高(公路旁)的地方鍛鍊。

如何預防運動過度?

注意訓練時和訓練後的身體反應

運動量過大的標誌:

1、運動後次日早晨感覺疲芳

2、心率加快或者減慢

3、血壓異常

4、運動能力下降

大學教授發現血壓高以後,鍛鍊兩個月後竟然再也不鍛鍊了

運動強度過大的標誌:

1、運動中因呼吸急促而不能自由交談

2、大汗、面色蒼白

3、不能堅持運動

4、心悸、心慌

科學合理的運動可以幫助預防慢性病、控制慢性病,減少相關的用藥。請您運動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