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系車在美國那麼牛,在中國卻始終硬不起來?

為何日系在美國的佔有率這麼高?在中國,佔有率卻偏低,一直被大眾和通用壓著打。

而且相對來說,中國南方的日系車佔有率稍高,北方則低得多。這當然與南方有更多日系的合資車企有關,比如廣汽豐田、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廣汽三菱等等,還有最初的海南馬自達都在南方。

但是從全國來看,大眾的銷量冠軍位置,日系車從來沒有撼動過。選擇日系和拒絕日系都是什麼原因呢?

日系車在美國


看看美國的情況:2017年,美國汽車的銷量達到1700萬輛,其中銷量前10名的車型為:


為什麼日系車在美國那麼牛,在中國卻始終硬不起來?



除了美國人鍾愛的皮卡之外,剩下的就是豐田、本田和日產的天下了。

消費需求決定銷量

在美國,有這樣一種說法:日本車是工具,德國車是機器,英國車是藝術。大家基本上都會根據自己的需求選車。

他們貧富差距並不像中國這麼大:美國的階級層次分佈幾乎呈橄欖形,兩頭小,中間大。也就是特別有錢和特別窮的佔少數,大部分是中產階級。

美國汽車工業發展較早,所以汽車消費相對理性,大多數人選擇汽車基本是跟自身的收入相關,所以性價比高、養車成本低、耐用的車型便成了他們的首選。

為什麼日系車在美國那麼牛,在中國卻始終硬不起來?


而日系車恰好具備這樣的特質。

除了耐用之外,日系的保養和維修費用也很低廉。雷克薩斯,謳歌,英菲尼迪這些品牌更是為了在北美生存下來,採取了終身免費保養政策,這樣車主買車後,除了維修掏錢之外,幾乎不需要其他費用。

而且汽車質量穩定,基本沒有太多故障,即便出了意外,也有保險公司賠償,因此用車的費用大大降低。

日系車車型豐富決定銷量

豐田、本田、日產這些車企在美國投產的車型非常豐富。

▼美國的日產車型


為什麼日系車在美國那麼牛,在中國卻始終硬不起來?


▼美國的本田車型


為什麼日系車在美國那麼牛,在中國卻始終硬不起來?


▼美國的豐田車型


為什麼日系車在美國那麼牛,在中國卻始終硬不起來?


車型越豐富,覆蓋的細分市場越多,選擇他們的消費者自然也就更多了。而且,各個日系車企也都有針對美國市場單獨研發的車型。

日系車在中國


合資形式影響新品投放積極性

既然車型越多,賣的越好,為何兩田一日在中國投產的車型那麼少?

因為在美國,日系車企是全資控股。而在中國,必須通過合資的方式。

什麼概念?比如一臺車利潤是100。在美國,豐田賣一臺就賺100,但是在中國,按照目前的股比中方51%,日方49%來算,豐田只能賺49,少賺一半還多。

所以自然而然的,他們在美國獨立辦廠的積極性,肯定是高過在中國。

為什麼日系車在美國那麼牛,在中國卻始終硬不起來?


國內消費觀念以及歷史遺留原因影響

除了車企本身的原因,日系車在中國一直被打壓,一是與國人的消費觀念相關,二是受一定的民族情緒影響,三是宣傳方式問題。

1、消費觀念

在中國,由於汽車工業發展晚,自主品牌的造車能力雖然已經有了很大進步,但是與這些世界品牌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而合資品牌的價格相比我們的收入而言,又普遍偏高。所以,大家都想用更少的錢買一輛各方面都能符合要求的車

既能上下班代步,又能滿足全家出行需要。而在這方面,擅長研究中國人消費心理的大眾可謂搶佔了先機

2、民族情緒

這事兒說起來真是一言難盡。

因為每次一介紹日系車,就會有人講“抵制日系”如何如何。小編的愛國之心天地可鑑,倘若哪一天國家需要,我們一定奔赴戰場在所不辭,為國捐軀死而後已。但是愛不愛國真跟買不買日系車沒啥關係。為什麼?

為什麼日系車在美國那麼牛,在中國卻始終硬不起來?

首先,在國內生產的日系車,幾乎所有的零部件都來自國內生產廠商

,所以你不買日系車可能間接傷害的中國同胞比日本人還多。那你抵制的目的達到了嗎?

其次,在全球化的今天,很多非日系甚至國產品牌車型上的零部件,可能都有日本人參股或者投資的,要想與日系完全隔絕幾乎沒可能

第三,除了汽車之外的消費品,誰又敢保證你用的所有東西跟日本沒有半點關係呢?比如相機這類電子產品,日本品牌可以說在全世界具有絕對的霸主地位。

第四,抵不抵制日貨與愛不愛國真沒多大關係,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吹來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在保證國家利益不受傷害、響應國家號召的同時,理性消費,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東西。政府都同意日系車進入中國了,那些抵制日系的人以一己之力抵制的意義是什麼呢?

3、營銷方式的選擇以及早期“被黑”的後果

大眾自進入中國之日起,就側重某一“安全”方面的宣傳,比如車門聲是否厚重、底盤質感如何高級等等,更有一些“害人不淺”的非專業汽車媒體(比如某強實驗室)不負責任的宣傳日系車車身輕、不耐撞等不實信息,而且專門選擇在碰撞事故中日系車被撞爛的圖片去宣傳(只要留心看你就知道同級別的任何車系,類似情況的事故被撞程度都相差無幾,而潰縮吸能保證駕駛室安全是所有車系都會做的選擇),在汽車知識嚴重匱乏的那個時代,確實讓日系車的口碑急轉直下。

為什麼日系車在美國那麼牛,在中國卻始終硬不起來?

這裡並不是為日系“洗白”,而是號召大家公平看待所有的車(車以外的東西同樣適用),戴著有色眼鏡去判斷,會讓你丟失很多你本可以擁有的更適合你的東西。

任何一個汽車專業的同學都知道汽車輕量化的重要性,也知道車門薄不薄並不是汽車安全性的決定因素。何況,同級別的日系和德系,車身重量根本相差無幾。

舉個例子,同為B級車的全新一代帕薩特和凱美瑞,整備質量分別為1455kg和1530kg,凱美瑞比帕薩特還重,刨除自動變速箱的重量差異(AT比DCT結構複雜,更重),兩者的車身質量確實相差無幾。

為什麼日系車在美國那麼牛,在中國卻始終硬不起來?

在汽車市場出現下滑跡象的今年,豐田、日產整體出現上升趨勢,本田由於機油門事件銷量受到影響,而馬自達由於車型更新換代較慢,銷量也受到影響。

但是不得不說,在省油、可靠性以及用車成本方面,日系車確實有他們的優勢。這其實與他們國土小、資源匱乏有很大關係——習慣省著用。

總的來說,車企對中國市場越重視,推出的產品越豐富且越符合需求,就越容易獲得大多數消費者的青睞。而由於歷史遺留原因或者其他政治因素造成的影響,就是車企無法控制的了。

隨著合資股比逐漸放開,不論日系、美系還是德系,相信以後外方對於中國市場會更加重視,我們今後也會有更多產品力強的車型可以選擇。而自主品牌也會感受到壓力而加速夯實自身能力。

俗話說,只有充分競爭,才能有利於市場良性發展。而在充分競爭下,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才有機會選擇更好的車。

你會拒絕日系車嗎?為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