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粉碎機」“電動汽車輻射高”說法不成立 九成以上車型可一次通過安全檢測

據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截至2018年11月底,我國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雙雙突破100萬輛大關,分別累計完成105.4萬輛和103萬輛,比2017年同期分別增長63.6%和68%。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開國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政策+市場”強有力的雙引擎驅動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實現了由導入期到市場發展期的過渡,規模引領全球,具備了完善的政策標準行業管理體系、技術創新開發體系,以及完整的產業鏈配套能力、創新的商業模式和產業生態。

“我國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創新的熱土。”李開國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獨具特色的創新體系,是由“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創新”等全鏈條的創新舉措支撐起來的。圍繞“動力電池與電池管理系統、電機驅動與電力電子總成、電動汽車智能化技術、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插電/增程式混合動力系統和純電動力系統”等6個創新鏈頂層設計佈局,加強應用技術攻關,目前我國已全面掌握了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

據介紹,在純電動汽車方面,我國目前已實現了全新純電動底盤平臺的汽車設計、開發和產業化、市場化推廣,制動能量回收系統、節能型電動空調系統、無線充電系統、電池成組等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充分支撐了純電動汽車的開發和產業化。我國純電動乘用車實現了百公里電耗15kWh、純電續駛里程300km、最高車速150km/h的水平,形成了層次豐富、滿足市場需求的純電動汽車產品。在純電動客車方面,我國自主化程度較高,綜合技術水平成熟,解決了關鍵零部件依賴進口、集成化程度低、成本高等難題,重點產品出口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混合動力汽車方面,我國具有了自主知識產權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產品方案。燃料電池汽車正從樣車進入小批量量產階段,整車設計開發還有較大進步空間。

對於大眾較為關注的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李開國介紹,截至目前,行業建立了較為成熟的電動汽車標準體系,現行有效標準126項,涵蓋了電動汽車基礎通用、電動汽車整車、關鍵系統及零部件、充電系統及接口全部四大領域的9個細分領域。

數據表明,在新能源汽車整車安全測試方面,絕大多數新能源汽車採用了高於國家標準的企業安全標準,90%以上車型可以一次通過檢測。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初期,車型開發只依據傳統被動安全設計理念、忽略新能源汽車的三電系統在碰撞過程中特殊防護要求等問題,近年來幾乎很少發生,車輛碰撞安全測試表現效果明顯提升。

在主動安全和智能化方面,新能源汽車開始大量搭載駕駛輔助系統。由於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尚未健全,車企在產品設計時均按照與傳統車完全一致的安全指標約束。

在動力電池及關鍵零部件測試方面,通過2018年開展的覆蓋國內80%以上電池品牌的測試結果來看,目前單個產品檢測通過率超過95%,以電池為核心的關鍵零部件具備較好的安全和可靠性。

“消費者擔心新能源車高電壓大電流電器設備對健康的影響。測試顯示,在行業普遍關注的頻段內,電動汽車並不會持續在車內產生遠高於燃油車的電磁輻射。通過2018年60個左右樣本跟蹤,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電磁兼容水平大幅提升,能充分保證車輛安全。”李開國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