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60年间上百道“减负令”,大数据该如何助力学生减负?

「教育创新」60年间上百道“减负令”,大数据该如何助力学生减负?

数化万物,智在融合。一大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改善民生服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数据应用,正在贵阳落地生根。经广泛征集、初步筛选、网络评审和专家评审,2018“中国数谷”大数据应用场景TOP100已于今年数博会期间公布。为深入了解这100个大数据应用场景,数据观开展专题报道《“景”汇数谷》,并从6月22日起陆续推出每个应用场景的专访内容,敬请关注!

学生减负,一直是我国教育行业的关键词。

1955年7月,我国教育部颁发新中国第一个减负令——《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指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要求各地有效解决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并提出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基本办法。此后,关于学生减负的问题一直受到国家关注。

据媒体数据显示,自1955年以来,我国以国家层面专门文件发布的“减负令”有10道,如果加上附带在其他工作的文件和地方出台的“减负令”,数量多达上百道。学生减负,已成为我国教育行业领域不断推进的课题。


「教育创新」60年间上百道“减负令”,大数据该如何助力学生减负?


迟滞不前的减负工作


“做完作业他们上哪儿欢乐,到哪儿荡起双桨呢?”在2018年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新闻发言人王国庆曾这样感慨孩子们学习重压之下的现状,同时他呼吁让孩子们每天多睡半个小时、一个小时。

从1955年我国第一道“减负令”起,60年间,减负工作虽然多次被提上日程,但却迟迟不见成效。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制度。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曾在一个《我国中小学生“减负”问题研究》的报告中指出,导致我国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考试制度,以分数论为核心的升学考试是学生课业“超负”的根本原因。

「教育创新」60年间上百道“减负令”,大数据该如何助力学生减负?


此外,课外培训机构的猖獗、社会上一些炒作高分的风气、家长不断增长的焦虑等都让学生减负受阻。

教育信息化助力学生减负

学生减负是一项关乎整个社会、涉及多个主体的工作。在减负工作迟迟不见成效、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有人提出“科技减负”的想法,即利用科技手段解决现行教学手段和实际教学需求脱节的问题,从教师授课环节对学生进行减负。

“放大镜学堂”的出现是在这一理念的提倡下,同时也是为响应国家教学信息化的要求而推出。

“贵州作为中国数谷,需要大量人才,我们希望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帮助老师、学校、家长更好地完成基础教育。”贵州数一数二教育科技公司创始人兼总裁钱晖中谈起做放大镜学堂的初衷。

「教育创新」60年间上百道“减负令”,大数据该如何助力学生减负?

△记者采访贵州数一数二教育科技公司创始人兼总裁钱晖中


这套智能应用由贵州数一数二教育科技公司推出,曾上榜贵阳市2018年的“‘中国数谷’大数据应用场景TOP100”,在业内引起不少关注。

该平台利用pad移动终端,向学生搜集作业时间、作业完成度、作业完成量等数据,并将这些情况反馈给家长和老师,让家长和老师能实时知道学生的课堂学习掌握情况;此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放大镜学堂还针对学生作业行为,制作出学生学习的学情报告,以助力教师对班级学习薄弱环节进行有效提升。


「教育创新」60年间上百道“减负令”,大数据该如何助力学生减负?


△放大镜学堂作业批改

“其实作业是最能帮助老师有效评判授课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一个途径,但现在我们很多老师的工作内容非常多,导致他们没办法立即当天批改作业,为第二天备课作支撑和方向,而通过信息化设备,则可以帮助老师很好地实现这一效果。”

目前,通过深度学习、BKT贝叶斯知识追踪、IRT项目反应理论、推荐算法、Q-matrix和RD-matrix等技术,放大镜学堂能对学生作业练习、考试完成情况作数据追踪,并将课堂知识有效点、知识点等分类,刻画出班级及学生个体的学习画像。

「教育创新」60年间上百道“减负令”,大数据该如何助力学生减负?


△放大镜学堂作业查询情况(按人查询)

“其实我们老师以往也知道这个孩子不行,但他不能很确切的知道这个孩子哪里不行,通过我们放大镜学堂之后,他就能很确切地知道班上孩子成绩不好的共性在哪里,然后做一个针对性的加强。”

让教育回归课堂的45分钟


采访过程中,钱晖中一直强调教育回归课堂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课堂教育的有效率非常低下,而在高分至上的中国国情下,大部分忧虑的家长往往给孩子报很多课外培训班、补习班,“但教育不只是提分,还有育人。”

秉持这样的理念,数一数二教育科技将放大镜学堂定位为一个帮助老师授课的辅助智能应用,它的目标是帮助老师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育创新」60年间上百道“减负令”,大数据该如何助力学生减负?


△放大镜学堂班级知识点掌握情况


基于以老师为中心的产品路径,放大镜不仅帮助老师实时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在产品设计上也做了创新,使之更贴近老师的工作习惯。

「教育创新」60年间上百道“减负令”,大数据该如何助力学生减负?


△放大镜学堂题目提升点与推荐指数


“比如我们的推荐指数,我们在产品设计上做了一个类似于淘宝推荐的功能,当有一万个老师点了一个题之后,这个题就会被推荐,而这个被推荐的题就有可能是跟高考相近的题型,这对于边远山村的老师来说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源。”

除此之外,以专业知识做支撑,放大镜学堂还邀请了贵州省各个学校30多位老师作指导。未来,放大镜学堂将成立教育研究院,组织贵州省庞大的的离退休专家和老师做数据、知识树、逻辑树等方面的建设,为家长和老师提供更专业的学习帮助。

于6月份投入运行,目前,放大镜学堂已与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外国语实验中学,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二中、三中,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一中、二中等多所学校达成合作意向或落地。

「教育创新」60年间上百道“减负令”,大数据该如何助力学生减负?

△各高校咨询放大镜产品相关问题


“因为我们采取的是软件免费、硬件租用的模式,所以高校的需求还是挺高的。”据钱晖中介绍,考虑到学生在高校不允许使用移动终端的现状,放大镜学堂和其硬件合作商开发了一款只能使用放大镜软件的pad,这个软件采取一定押金的免租金模式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能无成本使用软件。

而谈及盈利模式,钱晖中表示,贵州省拥有2539所初高中、290万初高中生,基数庞大,在其作业练习、考试情况等数据上制作出来的学情报告将是未来放大镜学堂的盈利点。

下一步,放大镜学堂将通过B2B2C的模式,在贵州省继续扩张而后放眼至全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