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恆大房產研究

參照國際經驗,我們認為,房地產市場是否平穩健康發展,主要看:第一,房價是否穩定

,用房價漲幅、房價收入比、租金回報率3個指標度量;第二,供求是否平衡,短期用4個層次的庫存去化週期度量,長期用套戶比度量;第三,居民和企業是否有信用風險,居民層面用住房貸款餘額/GDP等6個指標度量,房企層面用真實負債率等5個指標度量。

中國房地產市場是否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1)價:房價漲幅趨穩,不存在全局性房價泡沫風險

全國房價趨穩。2016年“930”後,一二線熱點城市房價先行停漲,2018年9月以來,全國房價逐漸迴歸平穩。一、二、三線城市二手住宅價格指數環比漲幅均連續四個月回落,上漲城市數佔比從94.3%下滑至67.1%。

房價收入比處於安全區間。2000年以來,全國商品住宅均價年均增8.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10.6%,房價上漲幅度小於收入增長幅度,房價收入比整體呈下行趨勢。2018年全國房價收入比7.3,相比2014年上升0.4,但處於歷史最低25%分位。

租金回報率回升。2018年樣本一、二線城市靜態租金回報率分別上升0.1、0.2個百分點。

(2)量:庫存有效去化,存量住房尚未過剩。

短期指標看,不存在房地產庫存風險。全國層面,竣工未售庫存、開工未售庫存、含未開發土地的廣義庫存降至1.9、11.5、17.3個月,相比2014-2015年峰值下滑60.4%、57.6%、52.4%;城市層面,一、二、三四線取證未售庫存為15.0、11.8、11.0個月,一線城市處於歷史最高5%分位,主要源自強調控下銷售較弱,但產業和基礎設施支持下潛在需求強、風險可控;二線、三四線城市處於歷史中值附近,相比2014年峰值下滑19.5%、69.8%,處於較健康水平。

長期指標看,尚無明顯住房過剩。根據恆大研究院《中國住房存量:過剩還是短缺》測算,2017年城鎮住宅套戶比1.07,供求基本平衡。但住房質量不高的問題仍很突出,存量住房中商品房佔比僅40.7%;1999年以前修建的住房佔41.4%;設施不完備住房佔比高,如25.8%的住房無獨立抽水馬桶,7.6%的住房無獨立廚房。

(3)信用:居民、企業加槓桿放緩,信用風險可控。

居民層面,2018年居民住房貸款餘額/GDP上升1.5個百分點,增速放緩2.1個百分點;居民住房貸款發放額/住房成交金額回落1.8個百分點。

我國居民債務風險相比國際均值不高。2018年,住房貸款餘額/GDP為34.5%,低於發達國家50.9%的均值;住房貸款餘額/可支配收入為59.0%,低於發達國家68.0%的均值。我國居民住房槓桿安全邊際尚充足,商業個貸不良率維持在0.4%以內。

企業層面,截止2018年6月末,A+H股上市房企真實負債率為55.3%,較2017底小幅回落0.6個百分點;房企債務結構趨於合理,2018H1短長期有息債務比為45.1%,較2017年下降2.5個百分點;償債能力明顯增強,速動比率和現金短債比分別從2014年的46.5%、81.6%提升至2018H1的57.6%、112.3%。分梯隊看,當前龍頭房企槓桿水平最低、短期償債能力最好且債務結構合理,發生風險可能性最小;小房企槓桿水平最高、短期償債壓力最大且高度依賴短期債務,財務穩健性最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