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说茶人最后一站是普洱呢?

阳光e视


一直喜欢喝茶,喜欢铁观音,喜欢肉桂,喜欢金骏眉,还有一段时间喜欢碧潭飘雪一类的花茶,但对于普洱没太多好感,之前喝过熟普,味道完全没有吸引力。五年前,因为楼下开了家普洱茶馆,开始真正接触普洱。

为了招待朋友,在茶楼存了一饼熟普,只是作为应酬需要才来喝一点。直到有一天,广西的兄弟送我两饼茶,还有一个塑料袋,里面装了大约四泡散茶。

马上约了懂茶的朋友开喝,就是这四泡散茶——明前古树班章,让我喜欢上普洱!

没想到普洱生茶如此好喝,香气霸道,回味悠长,既有绿茶的苦涩生津,又有花茶的满屋飘香,重要的是,从第一泡到第十泡,味道不减还有悄然变化,如果是绿茶花茶,三泡之后就等同白水了。

以前一直没喝过生普,总听说生普要放几年才好,这次算是重新认识普洱。一起喝茶的朋友也懂胃口,过了两天又一起约茶,带来了他存放两年的纯料班章生饼,这一次,让我彻底爱上普洱!

存放两年的普洱香气依然浓烈,口感更加醇厚,生津,回甘,感受后背发热,微微出汗,浑身舒泰,朋友说是茶气足的表现。

从此先找班章,找大白菜,找八八青,找九二方砖,找老生普号字茶,每一种知名的普洱都想尝一遍。后来花费太高了老婆有意见,又改追冰岛,追薄荷塘,追昔归,追那罕,不同的山头又有不同的味道,每找到一款好茶,就会杯不离手,心生欢喜。

题主问为什么说普洱是最后一站,我想,大概因为普洱茶的口味带来的丰富体验,以及藏茶带来的感觉的提升和等待生茶更佳转化的乐趣。观汤,闻香,生津,回甘,喉润,每一泡茶,从第一道到最后一道,感受都有不同。

每个人喜欢的口感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但普洱茶有生普和熟普、老茶和新茶,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喜好。也不是越贵越好,有些老茶很贵,我却不喜欢。

可能是因为班章的香而入道,朋友都说我起点太高,现在的珍藏茶是多款班章,口粮茶是十年的景迈生普和昔归生普新茶。景迈口感顺滑回甜明显,存放十年茶汤醇厚饱满。昔归的香气浓郁不输班章,虽没有那么霸道,喝起来也如沐春风。

如今,老婆也被我带着喜欢上了普洱,尤其喜欢香味的生普新茶,每晚泡上一壶,边聊天边喝茶,不亦乐乎。

如果你也喜欢茶,一起聊聊吧








vista说养生


这个问题非常好。也是我自己的切身感受。

小时候,大人们经常喝茉莉花茶,闻一下,确实非常香。看着他们惬意的样子,应该算是美味了。

长大后,同事们喜欢喝毛尖,也有领导喜欢龙井茶。看着几片茶叶在杯中悬浮摇曳,品入口中,沁人心脾。这都算是一种工作之余的享受。

而立之年,胃也让酒喝坏了。绿茶基本不喝了,开始喜欢铁观音、乌龙,偶然也喝一点滇红、大红袍。这些都随着胃口的感觉走,谈不上喜欢与否。

不惑之年,奉调云南工作。亲朋好友送别时,让我带点好普洱茶回来。在我印象中,普洱茶都是几百几千的贵族茶。至于为什么,我完全没有概念。迷上普洱茶,是在喝过60年出口马来西亚的回流老茶之后,食髓知味的感觉让人难忘。总结一下,对普洱茶的感觉如下。

1、普洱茶是后发酵全发酵茶,有暖胃驱寒的效果。

2、普洱茶不同山头不同口感,苦涩香甜韵皆不相同,但总有一款适合你。

3、普洱茶经久耐泡,滋味浓郁,虽然价格相差较大,其实,性价比是很高的。

4、普洱茶如果保存合理,越陈越香,越陈越厚。品普洱茶能从时光流逝中找到愉悦感,其收藏价值是其他茶品不具备的。

5、品普洱茶追求茶道精神,要有恭敬心,能有获得感,让你找到先苦后甜的人生感悟。

正如人的一生,从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到小有所成,功成名就。品普洱茶正是人生体验的自我回味。









正源居古茶坊


因为这个问题,我在头条号那边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为了冲优质,因为问答不算发文,汗ing

这句话我听很多朋友说过,后来翻阅某大师的著作和文章,也都提到了类似的话,认为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所谓事无绝对,本人从来不喜欢一刀切一面倒的状态,好的东西美的东西有很多,阴阳转换,福祸相依。

最近势头很猛的白茶,在产品上做足了功课,简单的制法,优质的原料,香高茶甜,如果在原材料的把控上精益求精,一定会出现性价比高的真正好茶。也许会成为某些人的终站。

普洱茶兴盛的初期,说到底还是性价比,好喝但是不贵,可以让爱茶的朋友当成口粮茶替代花茶绿茶等,就像铁观音、大红袍,真正优质的好茶绝对经得起市场的检验,至今也都有各自的拥趸。

但是市场的发展慢慢还是会进入无序的状态,在蓬勃发展的时候,倒也是可以接受的情况,相信随着市场的觉醒,优胜劣汰,一些产品会被淘汰,市场最终还是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不太想去追炒所谓的古树茶,因为它并不是市场的主流,就像某款名酒一样,早已经不是寻常百姓的消费了,最终还只是少数人的垄断。

八十年代的台地茶,现如今也有三四十年了,好的台地茶,不是过度采摘的话,前五泡和一般的古树茶的差距,不是老茶客,未必能分辨出,但是十分之一价格,反而是大家都还能接受的价位。

做好茶,不一定就得是老班章冰岛弯弓拔玛,偌大个云南,找出最适应市场的茶不是更好?守着几棵挂着金蛋的古树,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土的很。

最终,不免俗的,引用一下本人的文章:

“普洱茶具备了几个重要的属性,让它最终成为了很多喝茶的朋友的最终选择:

1. 有大量原生态的茶叶原料供应,虽然口感有好有坏,但是价格品质区分也比较明显,价格品质越高,滋味越好,可以满足各个消费群体的要求;

2. 因为古树茶资源比其他任何茶类都丰富,所以顶级普洱茶的种类很多,特点鲜明,可以满足不同口感的消费群体的要求,不管是商家还是最终消费者;

3. 普洱茶树的生长环境,整体优于其他地区,高海拔、无污染、阳光充足、雨水丰沛,温度适宜,病虫害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保障了茶叶品质的始终如一。”


星掠残阳AYR


如果单从普洱茶的某一个方面来说可能普洱茶的滋味不突出,比如鲜爽不如绿茶类,香比不过岩茶类等等。

我个人开始接触茶叶是绿茶,再到乌龙,再到普洱茶。喜欢上了普洱茶就开始去茶山到最后自己做茶到和朋友合伙建初制所到自己开始研究学习,让我真正爱上普洱茶我觉得最关键的是我去茶山里看到那种长在原始森林里的高大的茶树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带给我的震撼!没有污染没有农药,茶树的天敌有400多种,而这些天敌在森林里又有600多种天敌,所以不用担心虫灾。好的生态环境好的工艺又造就了好的茶叶!

再回到口腔的感觉上,普洱茶讲究的是协调性和体感,香甜苦涩回甘生津打嗝放屁出汗脸红等等。从毛茶开始带着那种青草香到初步压制成的第一年的那种有活力的滋味,再到存放几年后减减转化的内敛有韵味,就像看着女儿从儿时到青年再慢慢长大,内心的那种喜悦也许只有懂茶的才能体会。而且普洱茶就像人一样也会有性格,可能一个月半个月都会有变化,天阴天晴下雨或者水质不同茶的滋味也会变化。你要想好好喝就要自己摸索自己存的茶的变化,这也是最大的乐趣。而且普洱茶每个地区每个山头的滋味都会不同,包括拼配茶也是各有自己的性格,每个年份都有变化。不喝秋怎知春,不喝新怎知老!愿普洱茶文化普及大众,大家都喝好茶!











知止


严格说爱茶人的最后一站应该是古树普洱茶。因为古树茶在全国只有云南有了,而古树茶是中国最好的茶叶,没有之一。因为现代的种植方式决定了茶叶种植必须用肥料、农药。全世界唯一不用肥料的只有古树茶,所以说古树茶是最好的茶叶不为过,当然有人非要觉得肥料养大的茶好我也无话可说,就像老外就觉得饲料鸡比土鸡好吃。

其次,现在除了云南,大部分的茶叶都是扦插育苗的,而云南保留了大量的实生苗种植。扦插育苗是无性繁殖,同一品种同样味道。茶籽种植的是异花授粉,理论上每一棵滋味都不一样。所以每个山头、每个寨子、每块地都会有不同的滋味,喜欢苦的有苦的,喜欢甜的有甜的。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茶。普洱茶具备了其他任何地方没有的优势,在天然健康的基础上又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口感。所以普洱茶必然成为茶人的最终归宿!就像土鸡一定是爱吃鸡人的最终选择


胖法老


这个问题很好,其实喝茶无非香、甘、重、滑四个字,也是按照从初级到老茶客的梯次排列的,香是初级的外在的茶香,鼻口腔闻到的味道,甘是入口后的回甘,舌和口腔的感受,重指的是醇厚的滋味,口感,滑是在口腔以及喝进去的水路感受细腻还是粗,好的普洱茶具备这四个字的全部特点,而其他茶只具备部分,普洱茶确实是老茶客的最终选择。


无缰之驴


茶人的最后一站当然不是普洱茶。每个江南人,最后一站茶,是炒青,苦到极致,也回甘到极致。每个浙东人,最后一站茶,是龙井,清香气足,醇和。每个武夷山茶人,最后一站,是大红袍母树奇丹。每个边疆人,最后一站,是安化黑茶,还必须是泾阳茶树种。每个西南人,彩云之南,才是生普洱陈年茶。阅遍青山,心底的永远是故乡的茶,是儿时母亲的滋味。


行者槚肃霜


没觉得,喝过三千块钱的龙井茶芽,人生巅峰了


我爱瞎琢磨


绿茶,白茶,红茶,普洱还是小众茶,按这个排法,也难轮到普洱。


离远不远


其乐无穷,茶人合一,以合天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