苤藍種植效益好,找好銷路,7項栽培技術實現高產高收

今年的十一長假期我相繼走訪了吉林省大安市和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兩地農貿市場,對苤藍產生了濃厚興趣。並與幾名菜農談起苤藍種植經驗,又走訪了菜籽經銷商。

苤藍種植效益好,找好銷路,7項栽培技術實現高產高收

鳥蘭浩特市農貿市場一角

在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的農貿市場,我在徐姓的菜農那裡瞭解到,苤藍營養豐富,肉質潔白細密、甜脆可口,既可切絲涼拌生食,也可炒食或煮食,還可醃漬加工成美味小菜,莖葉還可以做飼料,深受廣大種植戶和消費者歡迎,他每年種植的苤藍都不愁賣,有為加工企業專門收購的客商到家收購,苤藍每畝地可產4000公斤左右,每公斤能賣到2.40元,每畝可收入近萬元,除去租地、放水、種子和肥料費用,淨攢8000元。我問他為啥還到市場來銷售時,他對我說,我家的幾畝地國家要佔用了,今後是最後一年種植,到市場來銷售就是為了多攢點,當我再問他賣多少錢1公斤時,他對我說,市場賣價1.50元/斤,這1畝地收入就是1.2萬元,淨收可達到萬元。

在大安市的農貿市場我遇到了松原市前郭縣八郞鄉一位叫魏春波的農民,他跟我說,苤藍在當地只能是利用田間地頭邊角地塊和春小麥地進行復種,即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可大幅度增加收入,一般畝產3000~4500公斤,最高可達5000公斤以上。當我問到今年種植多少,為啥不多種點時,他對我說,今年只是小麥茬複種了2畝地,沒敢多種,因為我們種植苤藍只能是到農貿市場自己銷售,銷售價格也只在1.5~2元左右,不像內蒙古那裡有企業收購,希望我們能為當地農民聯繫到銷售企業,鄉親們就可以大面積種植了。

苤藍種植效益好,找好銷路,7項栽培技術實現高產高收

吉林省大安市農貿市場一角

兩地的農民無償地向我講述了他們的種植經驗,回到家裡我又走訪經銷商,查閱了相關資料,瞭解到有關苤藍相關基礎知識。今天我將他們種植經驗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為今後更多的農民朋友種植作為借鑑。

一、關於苤藍基礎知識介紹

苤藍,學名叫球莖甘藍。最早產於地中海沿岸地區,屬十字花科蕓薹屬甘藍種的一個變種,據科學考證,傳入我國的時間不晚於13 世紀,現在我國栽培範圍比較廣泛。苤藍近年鮮食用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對豐富蔬菜種類、調節淡季蔬菜供應起到了一定作用。

苤藍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功效,它富含人體所需的鈣、磷、鐵等微量元素。中醫認為球莖甘藍性味甘平、無毒、益腎功效。另外,苤藍所含的抗壞血酸、吲哚類物質、微量元素鉬等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防癌抗癌等作用,日本國家癌症研究中心已將苤藍列為20 種抗癌蔬菜之一。

1、形態特徵。苤藍是屬於二年的生草本植物,是葉用甘藍變異品種。全株光滑無毛,株高30-60釐米,葉片長橢圓形,顏色深綠,葉面光滑並且帶有粉霜,葉肉比較厚,葉片裂刻深,葉緣有缺刻,呈現波浪狀,葉柄細長約6.5-20釐米,莖較短。莖部發育膨大後形成的肉質球莖即為食用器官,有的圓形,也有的呈現高長圓形,肉質白色,皮多為綠色、綠白色或淺黃綠色,少數品種還有紫色的。單球重量因品種不同差異也較大,有的單球重0.5~1.5公斤,也有的品種則可達到3公斤以上。苤藍是總狀花序頂生,花的直徑多為1.5~2.5釐米。花及長角果和甘藍的相似,花黃白色,花瓣長有4枚,展開像“十”字形。種子近於圓形, 紅褐色或者黑褐色,千粒重在2.6克左右,直徑1-2毫米,有稜角。

苤藍種植效益好,找好銷路,7項栽培技術實現高產高收

苤藍

2、生長習性。苤藍比較喜歡生長在溫和、充足光照的環境。既能適應高溫季節環境又耐低溫條件下生長,發芽適宜溫度為18~20℃,播種後 2~3天即能出苗;肉質莖膨大生長適宜溫度為15~20℃、夜間為10℃左右。肉質莖膨大期如遇30℃以上高溫時,肉質莖容易老化,多纖維。因此,一般定植較晚,這樣可使肉質莖膨大期避開高溫季節。結球期喜歡土壤水分多,空氣溼潤,但在幼苗期和蓮座期能忍耐一定的乾旱和潮溼的氣候環境。一般來說,苤藍在土壤相對溼度60~70%時生長較為適宜;土壤水分含量的多少是結球甘藍產量高低的又一重要制約因素,如土壤水分不足,相對溼度低於50%時,會嚴重影響結球和降低產量,如土壤溼度高於90%,則會造成植株根部缺氧,從而導致病害和植株死亡。球莖膨大期如果水分不足,則會降低品質和產量。苤藍對土壤的選擇不是很嚴格,可以在中性、微鹼性土壤中栽培。生產上一般應選擇土質疏鬆、通氣性良好、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能力強的砂質壤土種植。

苤藍種植效益好,找好銷路,7項栽培技術實現高產高收

生長中的苤藍植株

二、苤藍栽培技術

1、栽培方式。在我的老家吉林西部及內蒙古地區,一般於6月中下旬播種育苗,7月中下旬利用春小麥或西瓜、甜瓜收穫後的空閒地進行露地定植,秋季於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穫,實現一地複種兩茬收穫。

2、品種選擇。秋季栽培苤藍應選擇適應性廣、抗逆性強、耐熱性好、品質優良、增產潛力大的科研部門培育的優良品種種植,一般多采取與春小麥、西甜瓜等套種,所以生育期應選擇80~90天早熟品種。如玉冠、天津青苤藍、翠寶1號和翠寶2號等。

3、培育壯苗。秋季栽培苤藍,因氣溫較高、生長速度快,可採用苗床育苗或採用72孔穴盤育苗。苗床土可選用蔬菜專育苗基質,好可自己配製,選用肥沃大田壤土與充分腐熟有機肥混合,體積比為5:5。在庭院或種植地內選定育苗場地,做成畦播種育苗。播種時依據種子出芽率,穴盤育苗每穴播1~2粒種子即可,播種深度為1釐米,苗床育苗每平米均勻撒播6~8克種子,播後覆1釐米厚營養土,澆透水。幼苗出土後應分次間苗,以防止苗子之間擁互擁擠形成弱苗。一般苗齡在28~35天時即可定植。

4、定植。前茬作物收穫後應及時處理殘茬,整地並施足底肥,一般每畝施用腐熟的有機肥2500~3000公斤,另外可加施磷酸二氨40~50公斤,或氮磷鉀複合肥30~50公斤。選晴天進行定植,定植時應剔除過大苗和過小苗,保持苗子的整齊度,便於管理。栽培密度一般掌握行株距63 cm×26~28 cm,每畝可栽苗3700~4100 株。苗床育苗在定植前一天,苗床應澆透水,便於第二天起苗時能夠儘量多帶土,達到不散土坨,成活率高。移栽後要及時澆定植水,促進快速緩苗。當幼苗能正常生長以後,應及時中耕除草保墒,以此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發育。

苤藍種植效益好,找好銷路,7項栽培技術實現高產高收

生長中的苤藍植株

5、肥水管理

(1)追肥。為防止植株徒長,幼苗緩苗之後一直到球莖開始膨大之前,這段時間一般不再澆水施肥,待到植株長到10 片葉左右、球莖直徑為3~4釐米的時候才開始澆水和追肥,每畝結合澆水施用尿素15~20公斤。球莖膨大中期和後期也可結合澆水,分別追施尿素20公斤左右,這樣基本可以滿足苤藍對肥水條件的要求了。

(2)澆水。苤藍生育期內澆水時,一定要注意兩次灌水間隔的時間和每次灌水量儘量均勻一致,不可大水過後過於乾旱或乾旱過後一次性大水灌溉。如果澆水間隔時間相差過大,或每次灌水量不均勻,容易使球莖生長時緊時鬆,最終長成失去商品價值的畸形球莖。如果在缺水過久的情況下,遇大雨或灌水過多時,易導致球莖開裂,或長成二次生長的小球莖。

6、收穫。球莖長至一定大小時要適時採收,防止品質下降,形狀畸形,食口性變壞。一般在定植後50~60天既可以收穫。此時的球莖表面會出現蠟粉並有光澤,而且球莖大小已經固定而不再膨大或膨大相對緩慢。收穫過晚,球莖內纖維會增多、品質降低,有時還會球莖開裂。一般以球莖頂部葉柄著生處的凹陷未長平上凸前收穫為宜。為保證產品新鮮、美觀,可保留2~3片苤藍心部葉片。

7、病蟲害防治。苤藍病蟲危害發生較輕,蟲害主要有菜青蟲、蚜蟲為害;病害常見的有菌核病、黑腐病等。

(1)蟲害防治。秋季栽培的前期主要有菜青蟲、蚜蟲危害。菜青蟲防治,幼齡期可選用BT乳劑500~1000倍液,或1%殺蟲素乳油2000~2500倍液,或0.6%滅蟲靈乳油1000~1500倍液等噴霧;幼蟲發生盛期,可選用20%天達滅幼脲懸浮劑800倍液、或10%高效滅百可乳油1500倍液噴霧。蚜蟲發生時可選用20%的樂果乳劑,或10%吡蟲啉1500倍液噴霧防治。當兩種蟲害同時發生時,可選用用2.5%敵殺死加10%吡蟲啉1000倍液噴霧防治,每10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2~3次,間隔7~10天。

(2)病害防治。病害防治應以預防為主,藥劑防治為輔。育苗時床土應選擇大田未種過十字花科作物的土壤,種植地塊應避免與十字花科蔬菜重茬;當植株出現病害症狀時,應及時摘除病株病葉,防止病菌大面積傳染髮病,並及時噴施農藥防治。在菌核病發生初期,採用50%速克靈可溼性粉劑2000 倍液噴霧,或也可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黑腐病發病初期,可選用45%代森銨可溼性粉劑900倍液噴霧防治。

病蟲害較重時,可選擇多種藥劑交替使用,每7~10天噴防1次,連續噴藥2~3次。注意用藥安全間隔期,採收前10 天應停止用藥。

苤藍種植效益好,找好銷路,7項栽培技術實現高產高收

收穫整理的苤藍

三、總結

苤藍雖然現在還是種植比較少的蔬菜作物,但種植它可實現較好的經濟效益,這對當前調整種植業結構,尤其是我國東北西部瘠薄地塊如何增加農民收入,助力脫貧攻堅意義重大。要想大面積種植苤藍,一是要引進企業,確保農民種出來的產品銷售有保障。二是要鼓勵企業大力開發苤藍加工新產品,增加苤藍消費用量。

苤藍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功效,它富含人體所需的鈣、磷、鐵等微量元素。中醫認為球莖甘藍性味甘平、無毒、益腎功效,日本國家癌症研究中心已將苤藍列為20 種抗癌蔬菜之一。企業可以在製作人們常食用小菜的同時,大力研發藥用產品。三是要引導農民科學種植,為企業提供優質農產品,以此增加農民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