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岫岩前堡羊汤有“猛料”,几十年熬汤手艺,美味营养

鞍山岫岩前堡羊汤有“猛料”,几十年熬汤手艺,美味营养

岫岩羊汤有名。前堡羊汤尤其有名。不仅因为料理过硬,内中还有浓郁的文化之味。

前堡羊汤守着几十年不变的熬汤手艺,历经三代不改。前堡羊汤紧跟时代,不断升级,成为非遗项目。

在岫岩,羊肉汤店众多,但老百姓最认的品牌还是前堡羊汤,一碗汤汁浓厚的羊汤,再配上现烙的薄饼,那就是最好的美味。多年来,喝羊汤的顾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换了一代又一代,总有忠实的顾客每年到此地报到,冬天在这里包月喝汤的邻居也不少。

鞍山岫岩前堡羊汤有“猛料”,几十年熬汤手艺,美味营养

当地有喝羊汤的习俗,羊汤作为辽东山区的一种大众食谱,民间考证起源于明清时代,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久而久之形成了羊汤美食文化。而岫岩县优越的地理和气候特点,为岫岩县提供了丰富且极具地方特色的食材。

上个世纪80年代,羊汤在岫岩尚未成为主流餐饮。从岫岩铅矿下乡到前堡村的张克勤带着女儿张永兰一起,在村头公路边盖起一个简易民房,开创了岫岩的第一家羊汤馆,立牌“前堡羊汤”。手艺传到纪大伟手里已经是第三代了,他意识到仅靠传统手艺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守得住好味道,还需要善于经营,才能真正让前堡羊汤长盛不衰。“做汤靠的是内功。”为此,纪大伟一方面将食材改为口感更好的山羯羊。另一方面,他们开始注重品牌保护与宣传。2017年,前堡羊汤凭借其历史悠久、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及三代传承等特点在岫岩地区诸多汤食中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被岫岩文化部门列入岫岩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鞍山市非遗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鞍山市从2006年开始非遗申报、审批以来,目前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申报工作是从区县开始,通过此级,再向市级申报,然后是省级、国家级。走过近十几年的历程,非遗项目的申报热情逐年增长,但是国家相关评审标准也更趋严格。美食类申报项目不仅要有清晰的制作工艺、流程、传承,还要具有文化价值,在一个地区有代表性,符合生产性保护的规定。

如果说前堡羊汤成为非遗靠的是质量过硬的好口碑和世代相传的真手艺,那好汤就是品质保障的金钥匙。前堡羊汤之所以色香味俱全,成为岫岩名吃,除了独特的制作工艺外,还得益于优质天然的岫岩青山羊肉和当地的水质,用外地的羊肉熬制出来的羊肉汤往往丧失了其本有的独特风味,比起正宗岫岩羊肉汤大打折扣。所以前堡羊汤虽然名声大噪远扬四方,但因其传统工艺的独一无二性和原材料的地域性限制,只能在当地现熬现品,推广无疑受到制约。天南海北的人们不到前堡,恐难尝到真正的正宗美味。

鞍山岫岩前堡羊汤有“猛料”,几十年熬汤手艺,美味营养

一次,有顾客发牢骚:就属你家羊汤火,要是能打包卖就好了。无意间一句话,让纪大伟茅塞顿开。不久后,他购买了真空包装设备,设计订制礼品盒,将羊肉汤和羊肉分别灌装后,销往超市和旅游礼品店,“生意差时,一天能卖出200多份”,前堡羊汤的拓展业务愈发火热。2014年,前堡羊汤将传统饭店与互联网结合,在淘宝网和腾讯微店等平台正式开售,实现了全国送餐。“在前堡羊汤的带动下,岫岩特色羊汤这一主打品牌带动了岫岩餐饮业的发展,增加了收入,扩大了就业。很多岫岩人把羊汤卖到了全国各地。”纪大伟说,“岫岩特色羊汤制作技艺,应该用精湛的厨艺和实实在在的食材来传承、来弘扬!”

近年来,岫岩特色羊汤这一主打品牌带动了丈地及周边村庄餐饮业的发展,增加了居民收入,扩大了就业渠道。

鞍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战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