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龍”四點遺憾:妥協劉備丟了荊州,斬殺一虎將更是大錯特錯

現如今,形容一個人非常的有謀略,有智慧,都會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諸葛”兩字!

“諸葛龍”四點遺憾:妥協劉備丟了荊州,斬殺一虎將更是大錯特錯

因為,僅在三國時期諸葛“龍·虎·狗”便是聲名遠揚了。《太平御覽·人事部·品藻中》記載:“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誕在魏,與夏侯玄齊名。瑾在吳,吳朝服其弘雅。”

諸葛“龍·虎·狗,更是諸葛三兄弟,分別是諸葛瑾,諸葛亮,諸葛誕。有趣的是三兄弟分別輔佐了當時的吳·蜀·魏。諸葛亮被劉備“三顧茅廬”奉為蜀之丞相,稱為“龍”;諸葛瑾投孫權,被封大將軍,當屬“虎”;諸葛誕在曹丕帳下,乃屬“狗”(並非諷刺之意,事實上指的是有功勞的戰將,是“四聰”之一)。

“諸葛龍”四點遺憾:妥協劉備丟了荊州,斬殺一虎將更是大錯特錯

其中,被稱為“臥龍”的諸葛亮,自然是聲名最高,成就最大的。諸葛亮自打執掌蜀國軍師之印後為劉備開疆擴土,真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無愧三國時期最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發明家之美名!

可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諸葛亮完美一生的履歷當中,還是有那麼一點點遺憾的,也可以說成是汙點。

“諸葛龍”四點遺憾:妥協劉備丟了荊州,斬殺一虎將更是大錯特錯

No1:妥協劉備安排關羽駐守荊州!

劉備引與諸葛亮齊名的“鳳雛”龐統軍師入川,途徑落鳳坡時,遭遇埋伏龐統身亡,使得坐鎮荊州的諸葛亮不得不前去支援劉備。於是,劉備將駐守荊州的帥印交了“五虎將”之一的關羽。

眾所周知,關羽是“義”為先,早之前就曾在華容道放走了毫無抵抗之力的曹操。諸葛亮顯然清楚這一點,知道關羽並非鎮守荊州的最佳人選。但是,他沒有向劉備提議讓同樣文武雙全的五虎將趙雲留守荊州,而是選擇了妥協,最終有了痛失戰略要地荊州,很是無奈。

“諸葛龍”四點遺憾:妥協劉備丟了荊州,斬殺一虎將更是大錯特錯

No2:明知馬謖“紙上談兵”,卻奉為街亭主帥!

劉備白帝城託孤時,曾直言:“馬謖,紙上談兵,言過其實,難當大用”。事實上,諸葛亮也很清楚這一點,依然因為欣賞馬謖的智慧而十分的賞識他。將蜀國最後一道防線街亭交到了他的手中,結果,兵敗如山倒,一發不可收拾。

但是,“揮淚斬馬謖”只是演義之事,歷史中的結局並非如此,在街亭失守後,馬謖並沒有像《三國演義》中那樣,在軍中自縛向諸葛亮請罪,恰恰相反,他選擇了逃跑,不過,是被作為接應的王平輯捕歸案後,直接送往了牢獄中,在諸葛亮斬刑到來之前,馬謖就已經在牢獄中一命嗚呼了!

“諸葛龍”四點遺憾:妥協劉備丟了荊州,斬殺一虎將更是大錯特錯

No3:一意孤行,誓要斬殺有“反骨”的魏延!

魏延勇冠三軍,是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將,同時,他對蜀國也是忠心耿耿,戰功也不是錯的。然而,他最大的弱點是為人過於耿直,我行我素。

諸葛亮對魏延很不“感冒”,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方面是魏延總是喜歡在他面前直言直諫,甚至口出狂言,比如說魏延曾建議諸葛亮用奇兵出子午谷奇襲魏國都城,用兵謹慎的諸葛亮沒有采納,魏延為此很不滿,四處發洩不滿,讓諸葛亮深為“厭之”。另一方面,魏延和諸葛亮頗為器重的長史楊儀關係很僵,僵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

“諸葛龍”四點遺憾:妥協劉備丟了荊州,斬殺一虎將更是大錯特錯

也正是因為諸葛亮看不慣,他在五丈原病逝時,因害怕魏延“添亂”,他給楊儀、馬岱留下遺命,設計誅殺了魏延。而理由是“莫須有”的令人感到滑稽的七個字:魏延腦後有反骨。

後來,魏延被馬岱斬殺後,魏國失去了一超級勇將,如果他不死,蜀國到最後怎麼會出現“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尷尬境界。

“諸葛龍”四點遺憾:妥協劉備丟了荊州,斬殺一虎將更是大錯特錯

No4:姜維文才武略,唯獨沒有治國之能,不善爾虞我詐!

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魏國接連失敗時,也一直在尋找他的繼承人,以便完成他平定中原的心願。後來降服魏將姜維後,諸葛亮覺得才智過人、文武雙全的姜維是最佳繼承人。

事實上,姜維的軍事才能果然出類拔萃的,他在克服重重內部阻力的情況下進行了九次伐魏,體現了高度的責任感。然而,他沒有諸葛亮經邦治國的才幹,特別是在政治上還頗為稚嫩,他連一個恣意妄為的宦官黃皓都鬥不過,他甚至要求去沓中種麥,“以避內逼”。結果更助長了黃皓之流惡勢力的發展。

國內小人當道,國際九伐中原又是血本無歸,魏國伐蜀時,他無計禦敵,最終反間計不成,客死異國時,亦徹底葬送蜀國王朝。

“諸葛龍”四點遺憾:妥協劉備丟了荊州,斬殺一虎將更是大錯特錯

除此之外,諸葛亮在出祁山伐魏之時,該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氣魄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