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爭不搶的孩子,家長反而需重視,要適當激發孩子的“競爭心”

中國傳統文化中常有這麼一些話,比如"和為貴"、"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等等。

其實,每個人都有獲勝的慾望,有的直言不諱,有的藏在心裡。何況,大家的思想觀念都是"你想得第一那就是驕傲,吹牛","我不行我不行,他比較厲害"才是人們所願意接受的說辭。所謂謙虛,不過是每個人隱藏內心慾望的面具。

家長和老師灌輸的"好孩子"思想。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沒有錯。錯的是父母和孩子把"好"的錯誤理解為讓步。有時候不是我們做不到。正是微弱的競爭意識讓我們看不到藍調的另一面。

害怕失敗,害怕被拒絕,害怕受傷。似乎看起來平庸就是最安全的事情,因為它很容易留在你自己的小世界裡,沒有挑戰,克服困難,失敗或拒絕。

不爭不搶的孩子,家長反而需重視,要適當激發孩子的“競爭心”

因此,每個人的"不競爭"都是內心恐懼的表現,所以由此來看孩子不爭不搶不是一件好事。雖然現在很多家長認為,只要孩子健康成長就足夠了,不一定非得取得巨大成就。可是你知道嗎?那些不爭不搶的孩子往往是極度自卑的孩子。即使長大了,這些孩子也很難適應社會。

因此,父母的角色是一道水閘。當孩子們贏得心臟超負荷時,他們應該幫助孩子們減輕壓力。當孩子們贏得心臟超負荷時,他們應該學會幫助孩子們施加壓力。但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哪種方法過多,都不能越界,否則不利於孩子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

不爭不搶的孩子,家長反而需重視,要適當激發孩子的“競爭心”

競爭心對孩子的影響

輸贏心太弱,不太重視輸贏的孩子對形勢有點隨遇而安,喜歡按照自己的節奏做事。但他們沒有競爭意識,情況變化不大,進步也不太大。如此安全的距離,會讓孩子感到不安全,害怕被傷害,不願意表達自己。

勝負心太強的孩子。銳意進取,目標堅定。但失敗後也容易嫉妒或自棄,不易良性競爭,不易人與人之間溝通,人際關係處理能力相對較低。

所以由此來看,合理的競爭使每個人都成長。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缺點和優點,讓孩子檢查不足,彌補遺漏,互相學習,互相提高,知道如何發現別人的優點,發現自己的缺點。這種形式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團隊合作意識。任何工作都需要合作和成功。

競爭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如何權衡影響,關鍵在於孩子們如何在心裡判斷和選擇,這是我們作為家長需要引導孩子的方向。

不爭不搶的孩子,家長反而需重視,要適當激發孩子的“競爭心”

孩子的競爭意識很弱的原因

那天,我去親戚家,發現準備參加期中考試的孩子們正在玩遊戲和手機。我和我的親戚提到了孩子的問題。孩子們現在進不了好高中,但親戚們不這麼認為,他們高興地笑著說沒事。我認為親屬的過度"佛系教育"使孩子缺乏競爭意識。

1. 家長的溺愛導致孩子缺乏努力奮鬥的思想和動力。

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愛變得溺愛。給他們想要的,讓他們得到想要的。也讓孩子形成"反正我有,不用和別人競爭"的觀念,容易讓孩子失去戰鬥力,失去"競爭心"。

2. 孩子們害怕失敗,所以不敢競爭。

孩子缺乏自信也可能導致孩子的"競爭力"太弱。孩子們沒有足夠的信心與他人競爭,所以他們放棄了自己的"競爭力"。如果我們不參加比賽,就不會遇到失敗和挫折。

3. 父母過分謙虛的教育使孩子們過於謙虛。

有些家長希望孩子謙虛懂事,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灌輸給孩子"不與人競爭,不與人競爭"的觀念,使他們習慣了謙虛,導致孩子過於謙虛,孩子的"競爭力"減弱。

同時父母不想讓孩子受到傷害或功利。因此給了自己的孩子"佛系教育",讓他們發展"佛系"心理,使他們變得過於謙虛而不想參與競爭。

對孩子來說,競爭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毫無疑問,孩子的競爭意識有助於孩子的學習和今後的工作有更大的動力。但前提是這樣的作用只能在輸贏平衡的狀態下才能實現,否則太強或太弱都會給孩子帶來不利影響。

只要合理競爭,就能讓孩子們看清自己的優缺點,從而找出並填補差距,利用別人的優勢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從而不斷進步。競爭是一把雙刃劍,它不僅會鼓勵人們繼續奮鬥,而且會使人們迷失自我,永不復蘇。此時,家長需要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方向。那麼如何引導孩子培養起正確的競爭觀念則值得我們思考一番。

不爭不搶的孩子,家長反而需重視,要適當激發孩子的“競爭心”

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競爭意識

1.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對於一個過於好鬥的孩子來說,最大的問題是他永遠不會滿足。這樣的人輸不起、贏不起,所以他會長期生活在不快樂甚至痛苦之中,無法自拔,缺乏幸福感。

然而,自尊總是與價值觀聯繫在一起的。只有父母適當培養孩子的自尊,才能讓孩子看到自己、瞭解自己,並有正確的自尊價值觀,才能放下得失之心,從愛做起,落到實處,使自己的能力不斷提高。

2.理解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競爭意識逐漸體現為與他人的比較。作為孩子迴歸的生活導師,家長應正確引導孩子健康、積極的競爭心態,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引導他們不要把最終的結果作為唯一的關注點。

努力的過程遠比結果重要,即使他們未能實現,功勞也是一種收穫。

不爭不搶的孩子,家長反而需重視,要適當激發孩子的“競爭心”

3.家長要以身作則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要不斷檢查自己的言行是否過於焦慮或急於在孩子面前迅速獲得成功和即時獲利。在與孩子玩耍的過程中,要尊重孩子最後的成敗,鼓勵孩子無論輸贏都要成長。此外,家長不應把孩子當作競爭的工具,也應堅持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是培養孩子平常心的最好榜樣。

同時鼓勵孩子們與他人競爭,勇敢地展示自己。當孩子順從、猶豫不決時,父母應該適當地督促孩子。事實上,很多孩子,如果他們不強迫他們,你不知道他們會有多大的潛力。支持、信任和保持對兒童的信心。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多表揚孩子,給他們面對困難的基本信心,讓他們有信心表達自己,參與競爭。

最後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勝負觀,讓孩子用共同的心態對待比賽的結果。錯誤的競爭意識和勝負觀可能導致孩子過於注重競爭的結果,而成功容易導致孩子的驕傲,失敗則會導致孩子的自卑。家長要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競爭意識,以正確的態度面對成功或失敗。

孩子們有無限的可能性。有時我們不知道孩子們有多少潛力。適當的競爭意識可以讓孩子更好地表達自己,展示自己的優勢,讓他們更有競爭力。因此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競爭意識。

不爭不搶的孩子,家長反而需重視,要適當激發孩子的“競爭心”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