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如果遇到的是张飞,历史会不会改写?

思维杜鹃


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如果遇上张飞,历史也不会改写,当时曹操人员所剩不多,人困马乏,张飞以逸待劳,轻松就能将曹操擒获,献于刘备,孔明。当时刘备人单力孤,无有地盘,只有和孙权联合,才能维持生计。孔明不会杀了曹操,如果杀了曹操,孙权势必向北扩张,势力逐步增大,就有吞并刘备的可能。如果当时张飞杀了曹操,以曹操的势力,在北方还是比较庞大,孙权和刘备均不能与之抗衡。所以在华容道上无论曹操命运如何,历史都不会改写。


岁月静好932


曹操败走华容道是经典的故事,但不过都是罗贯中老先生一厢情愿的事。

真实的历史是,曹操的确从华容道撤走,但没有遇到孙刘联盟的一兵一卒。不仅没有张飞啥事,也没有关羽啥事,更不存在诸葛亮啥事。

据《华阳国志·卷六·刘先主传》记载:

初,羽随先主从公围吕布於濮阳,时秦宜禄为布求救於张杨。羽启公:"妻无子,下城,乞纳宜禄妻。"公许之。及至城门,复白。公疑其有色,自纳之。后先主与公猎,羽欲於猎中杀公。先主为天下惜,不听。故羽常怀惧。

清代经学家、文学家洪亮吉认为,《华阳国志》与《越绝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也就是说,比较有史学价值的地方史志。又名《华阳国记》,是东晋常璩撰写的,专门记述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历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

但是,豹眼认为,对于别的内容暂且不说,就关于秦宜禄之妻这一段记载就有明显错误。

据《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关羽传》引《蜀记》以及《魏氏春秋》引《献帝传》,都记载,曹操进攻下邳时,关羽请求娶秦宜禄之妻杜氏为妻。但《华阳国志》却说,关羽跟随先主刘备追随曹操进攻濮阳,求秦宜禄之妻为妻。

从其他所有的史料来看,曹操在濮阳与吕布交战时,刘备、关羽在徐州跟随徐州牧陶谦,与曹操是敌人,绝对不可能与曹操一起对付吕布。这明显是《华阳国志》的错误之处。

这个事与本题无关,但在记述这件事时,还记述了另一件事:刘备与曹公一起打猎,关羽劝说刘备在打猎时杀掉曹操。但刘备为了天下打算,没有听从。为此,关羽常常心怀恐惧。

关羽是不是因为秦宜禄之妻一事,才建议刘备杀掉曹操,不得而知。但把这两件事合在一起记述,绝非偶然。另外,关羽常怀恐惧,不知又是为何?是关羽不信任曹操呢?还是不信任刘备,担心刘备告发关羽呢?

这些都是历史疑团,没有具体的答案。

但是,关羽建议刘备杀掉曹操一事,在别的史料中没有记载,《华阳国志》记载的是否是史实呢?

把关羽求妻之事,从下邳搬到濮阳,出现这个明显的错误,就说明《华阳国志》不可信,对于关羽建议刘备杀曹操这事也就值得怀疑,但不可就此说明绝无此事。

如果《华阳国志》记载的这事没有错误的话,关羽在华容道遇到曹操,他会放过曹操吗?

建安三年(198年),刘备在徐州被吕布击败,刘备妻子再次被吕布掳获,刘备投靠了曹操。曹操击败吕布后,刘备跟随曹操回到了许都,被封为左将军。

建安四年(199年),车骑将军董承假借衣带诏,邀请刘备一起谋杀曹操。刘备开始并没有加入,在“煮酒论英雄”之后,刘备才决定与董承同谋。

这就是说,刘备此时已经决定要除掉曹操。

由此看来,如果关羽曾经建议刘备借打猎之际除掉曹操这事确实,应该是在这之前的事。

尽管后来发生了刘备反叛曹操,被曹操击败逃走,投奔袁绍;曹操俘获了刘备妻子;关羽投降曹操等一系列事情,但豹眼依然会认为,如果在华容道,关羽遇到曹操,绝对不会放过他。

历史史实是,不仅在华容道曹操遇到张飞是如果,就是遇到关羽也是如果。而且诸葛亮事先安排赵云、张飞、关羽那几处伏兵都是如果,这些都是根本不存在的事。

如果这些如果有一处存在,曹操恐怕都会在劫难逃,毫无疑问,历史将会重新改写。

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时,曹操虽然已经统一了北方,但并没有实质控制西凉地区,北部游牧民族也没有绝对征服,而且曹操也没有确定继承人。

如果此时曹操被杀死,虽然曹魏集团依然是最大的诸侯势力,但曹丕等曹魏集团能否掌控局面,很难说。天下势必会更加混乱,对刘备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

在豹眼看来,绝不会像演义所说,诸葛亮认为曹操不该死,其死后对刘备不利,故让关羽放走曹操。

因此,豹眼认为,诸葛亮没那么神,他根本就没有在华容道派遣关羽截杀曹操。一是他根本就没有算到曹操会败走华容道;二是,即便周瑜不听诸葛亮的调遣,起码刘备还有关羽、张飞、赵云率领的二千人马。他如果算到曹操败走华容道,不管派遣谁去截杀曹操,曹操必定不会生还。

赵云能把曹操杀死,张飞能把曹操杀死,关羽一样会把曹操杀死。

不是关羽有多么高的境界,是因为诸葛亮不清楚曹操从哪里逃走。

关羽封神不是因为他多么仗义放走了曹操,如果关羽杀掉了曹操,丝毫不会影响他为神。因为两军对战,各为其主,关羽绝不会手下留情。

之所以有那么多精彩故事可以虚构,根本一点就是曹操还活着,没有在华容道死去。

因此,如何编排这个故事,只要不让曹操在此死去,读者也就不太会过于计较。


豹眼看历史


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遇着张飞,历史会改写吗?如果张飞一蛇矛枪把曹操捅了,历史肯定会改写,但是不可能的。

当日关羽华容道放走了曹操,垂头丧气回去交令时,张飞急忙迎上来问:二哥,可擒得那曹操?从这一句便可以看得出来,诸葛孔明并没有让曹操死,只是活捉。如果张飞在华容道上也决不敢扎死曹操,这是军令。为什么不派东吴将领捉拿曹操呢?孔明肯定是有考虑的,如果吴将去捉曹操,必下死手,曹操死后,无有制约东吴的势力了,则周瑜日盛,势必吞没刘备。说是关羽放的,不如说是诸葛亮放的。

再说了,如果换成张飞守华容道,真能擒得曹操吗?也难说,首先,诸葛亮要活口,张飞必有所顾及。再者,魏将急于保曹操奔命,必下死力,张飞一人能抵住张辽等几员虎将吗?曹兵八三十万都烧死了吗?在战斗中被冲散了不少,能不找主公吗?如果此时汇合起来,张飞恐怕也不是对手了。

历史本来就没有如果,困为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在里面。所以正如歌中所唱的:“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就只有“都付笑谈中”了。





东瓜西瓜马来瓜


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如果遇到的是张飞历史当然会改写。

历史中华容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真正的历史中根本没有关羽在华容道放过曹操一说,并不是说华容道没有不知兵马堵截曹操。而是诸葛亮确实派遣了军队去围堵强弩之末的曹操,但是派遣的并不是关羽是谁也没有有注明。历史上曹操确实败走华容道,但是刘备手下负责堵截的军队去晚了,刘备军到达的时候曹操已经通过华容道了。所以正史中并没有演义中的关羽在华容道因为义而放曹操一马的说法。



按照演义的说法若是华容道换了张飞

参照演义的情节分析,曹操率领的残部到达华容道时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可以说华容道就是一个分界点,不出华容道随时有兵败身死的危险;而出了华容道就是鱼儿入海,再没有生命危险了。

如果当时张飞镇守华容道,那么曹操死亡的几率非常的大。一旦曹操死后北方必然发生叛乱,那么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东吴。东吴赤壁之战新胜,士卒士气正盛正是锐不可挡的时候,一路北上肯定会得到大部分曹操的地盘。而刘备则不会得到多少地盘,首先刘备没有丰厚的底蕴,给他再多的地盘他也守不住,迟早会内乱横生把自己拖向毁灭。



总结:华容道只要不是关羽把守,曹操都必死无疑。一旦曹操战死,那么趁机壮大的只有东吴,刘备也会壮大几分但是相比东吴会小的多。


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历史。


青梅煮酒品三国


这个问题假设的出发点在于,倘若是由猛张飞把守华容道,而不是由重情重义的关羽负责截击曹操,或许曹操会被除掉,刘备就可以乘势联合东吴鲸吞中原了!

但是假设终归只能是假设而已,就算是曹操被张飞俘虏或者除掉了,也无法扭转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由于曹氏家族在中原的实力依然比较强大,虽受赤壁大败的打击,但却依然拥有人口、土地、财力的优势。而孙刘两家只有依靠联合起来,才可以对抗曹氏集团!双方巨大的实力差距,决定了即便是曹操不在了,他所留下的庞大势力,也不可能被孙刘两家轻易吞掉!

况且曹氏家族人才济济,难道他们不会再从曹操的儿子中推选出一位继承人吗?就算是这个继承人不具备曹操的素质,但只要能够起到继续团结文臣武将忠于曹氏家族的作用,也就算发挥其价值了!

更何况曹氏家族还掌控着汉献帝,名正言顺地操纵着当时唯一的合法政府——东汉朝廷呢!这一政治上的优势,也足以保证即便是曹操不在了,北方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震荡后,必将会重新组成领导班子,重新恢复正常的统治秩序,从而完成一次新的整合!

大家想想看,北方完成了新的整合之后,以其实力的強大,能给实力远弱于已的孙刘两家鲸吞的机会吗?而且悬殊的实力差距,可不是仅凭诸葛之智,关、张、赵云之勇,便可在短期内拉平的。由于刘备当时根本不具备扫平中原的实力,所以即便是曹操不在了,也很难实迅速现其政治抱负!


北疆同心


如果张飞遇到曹操,则必杀之。那么,这个问题就是按照演义中208年,曹操被杀后,当时天下走势是否回发生变化?

答案是肯定的,曹操集团类似沙龙,像臧霸等都是地方势力,曹丕即位后还需要派重兵防御,何况是208年曹操骤然去世,则臧霸的青州肯定是独立。同时,208年时候,凉州军团还在,他们也肯定会趁机南下夺取长安。

同时我们还不能忘记荆州势力,正史里刘琮投降后并没有死而是被曹操封为青州刺史,后迁谏议大夫,爵封列侯。所以刚刚投降的荆州集团,必然会重新拥立刘琮。那么,荆州也会重新分裂。

而内部,因为曹操的骤然去世,随父南征的17岁的曹植,很可能被拥立为军中之主。

同时我们还不能忘了最具有夺嫡能力的曹冲。曹冲死于208年,没说是在赤壁之前还是赤壁之后,从《三国志》上没有查到确切的时间上, 但是可以进行推测: 曹冲死在赤壁后, 理由如下:

曹冲死于208,赤壁之战也是208年, 赤壁之战从七月份起, 曹操志得意满, 十二月兵败狼狈逃窜; 而曹冲死后, 曹操及其哀伤, 七月之前死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如果是七月之前死的, 估计也就不征讨刘备;

所以个人推测,曹冲死在赤壁失利之后; 二事相加, 曹操伤之过甚吧。

那么,留守后方的曹丕和曹冲,自然又会各自有人拥立。这样,还据有河北、兖州、徐州、洛阳周边、荆州北部、许都周边的曹氏集团,又很有可能分裂为三个势力:曹植、曹冲和曹丕。势力骤减是肯定的。

那么,南方的孙权集团,必然会趁机和青州臧霸等联合,向北扩展势力。而刘备集团,因为此时没了曹操的压力,那么刘璋不会向他求援,而荆州集团又不会甘于受其统治,所以刘备就剩下一个选择:对荆州下手。

而没有了曹操的压力,在向北进军的同时,孙权集团还极有可能同时向垂涎已久的荆州下手,那么以刘备和荆州集团的势力,应该是对抗不了此时刚刚战胜曹氏集团的孙权集团。那么只有一个结果,荆州被孙权吞并,刘备集团再次流浪或者被打散。

吞并荆州后,孙权集团自然会按照早年周瑜和鲁肃都提出来过的二分天下理论,继续进军益州,并最终统一中国南部。

所以,如果张飞在208年华容道遇到曹操,那么天下局势会演变为北方重新分裂,南方被孙权集团统一,接下来就是孙权集团与北方势力的抗衡


老婆是半边天


如果华容道派去的不是关羽而是张飞,也别说是张飞,随便派个将过去,历史都会是另一个结局。但是诸葛亮知道会是另一种结局才故意派去关羽。当时曹操跑到华容道,已经人困马乏,好无战斗力的一群残兵败将,根本再也打不了仗,谁去了都是一顿砍。但是,如果当时就把曹操杀了,刘备就没机会了。曹操一死,手下各将领及北方诸侯就会重现当初群雄逐鹿时的情景。实力最强的肯定是东吴,刘备当时连地盘都没有,更不要说争天下了。而如果让孙权做大吞并曹操的地盘后,就再也没有办法抗衡了,这个平衡就打破了。所以放走曹操是最好的办法,曹操伤了筋骨,需要休养生息短时间内不会开战,东吴惧怕曹操报仇也不敢翻脸,这就能给刘备时间积蓄力量。直接不派兵去华容道显得没有面子,不如让个绝不会做不义之事的关公做个人情,还能让桀骜不驯的关羽一辈子不敢跟他傲气,何乐不为。




兔窝杂记


曹操败走华容道,如果张飞设卡堵截,历史一定会改写。

因为,张飞嫉恶如仇,对曹操痛恨至极,张飞深深知道“汉贼不两立”的道理,绝不会给曹操留任何活路,他会手起刀落,取其首级。

那么,历史就会改写,蜀汉很有可能一统天下,大汉江山又会续写第三部。

*发光的金子


潮哥1495582530712


赤壁这一战,曹操输得很惨,带着人直往华容道逃跑。我们都知道的是,逃跑的路上,曹操遇到了三次追击,最后一次还是关羽放了一条生路。但此仅是罗贯中的小说版本,又有版本叙历史上曹操败走华容道并没有遇到关羽,无论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学术界均在真相探索之中吧!

今讨论曹操败走华容道若遇张飞历史会改写么?回答是可出现两方面情况:

一是张飞是鲁莽英雄,若无曹操手下2员大将抵挡,依他个人性格完全可俘虏曹操或当场杀死曹操,那后续真的要改写三国的历史了。

二是张飞也不是无先神管辖的鲁莽汉,倘若他先前是听了孔明的授计安排呢?若孔明先前授意他前往只能按计行动,不能斩杀曹操呢?难道张飞不听孔明的安排,不按孔明的计策行事?回答是否定的。

三是在逃跑路上,曹操有三次大笑。第一次哈哈大笑,把赵云给笑来了,还好被徐晃、张郃扛住了;第二次大笑,张飞来了,这次是张辽、徐晃抵挡住了张飞。

所以,有此两员大将抵挡张飞,他根本没办法单挑曹操,怎么能俘虏曹操呢?

经历两次追击都没什么事,曹操又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没想到这次笑来了关羽。因为全军上下经过了几次追击,急着逃命,也没什么精力再来应战。曹操只能拉下老脸求关羽看在过去的情分上放他一条生路,关二老爷可是个重情义的人,加之事先按孔明之计行事,很爽快的就放走了曹操,曹操才能成功地逃回江陵。

赤壁这一战,曹操输的很狼狈,最后只能沿着华容道逃回江陵。但却又有版本说,曹操当年在华容道并没有遇到关羽,而且也只大笑了一次。那事情的真相又是什么样的呢?

让我们再次回到曹操顶着大风大雨逃跑的那一天,还是那条被雨水冲刷的烂泥土路,曹操还是下命让老弱残兵割草铺路。但不一样的是,曹操在即将走出华容道的时候才哈哈大笑,笑话刘备永远都比自己慢半拍,要是他提前让人放火烧华容道,那曹军就一个也逃不回去了。虽然刚笑完,刘军就赶来放火,但是曹操一行人也早已走远了。而在这条逃亡的路上,曹操也没遇上关羽的追击,更别说遇上赵云和张飞。所以,曹操败走华容道后并不是被关羽放了一条生路,而是自己逃走的。

罗贯中之所以那样写,只是为了表现出关羽重情义的豪杰性情与诸葛亮的高谋远虑计策,和曹操的阴险狡诈做出对比,我想曹操大概是得罪了罗贯中吧。《三国演义》里曹操的三次大笑,每次大笑都能引来一个敌方大将,真是无比夸大了我们曹丞相笑容的魅力。想想赤壁之战那会儿,刘备手上的军队人数并不多,而且刘备的军事才能也不如曹操,只是觉得刘备能追得上就已经不错了。


建设者筑迹


不会,张飞再猛,也是依令而行,诸葛不下死令,亮他张飞也不敢下狠手。按当时力量对比,刘备最弱,曹操最强,联孙抗曹,三国鼎立,相互制衡是孔明大政策略,曹魏亡,则备死近,诸葛大智之人,不干那蠢事,放曹之令无论谁领都不可违。独受命关公是孔明之计,即卖关公人情,又拿羽之把柄,违令不斩关公还得欠诸葛人情,感恩戴德,唯命是从,诸葛孔明军事奇才,管理高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