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與房,給買房人的小建議

響應國家號召不出門,小編宅在家裡都已經快長毛了,曾經夢想吃了睡睡了吃的生活原來也是如此痛苦。

吃飽了、睡累了還可以去往家裡各地,參觀旅遊一下下,什麼陽臺峰,臥室巷景色也是不錯的嘛,躺在沙發遊樂園上打開抖音,看見有錢人的大別墅,才知道貧窮限制我的想象力。


疫情與房,給買房人的小建議

經過這段時間的居家生活,很多網友表示以後買房子就要買大的。


疫情與房,給買房人的小建議

可以肯定的說這場疫情影響了很多人的居住觀。大家響應號召,按兵不動,居家成為主流,線上辦公線上上課,曾經的居住場所變成了辦公室、課堂。讓更多人反思家的安全性、舒適性。隨之而來的是購房偏好和訴求的變化,還有房企產品戰略的改進和提升。

比如最近的案例,只是居住在患者樓上,無外出無接觸,但還是被感染的案例的出現,難道待在家裡也不安全了嗎?

根據最新研究發現,在武漢、深圳、美國的發現的病例中,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到了病毒,這就意味著存在糞口傳播的可能性。

真是人在家中坐,毒從天上來?

再加上近一兩天鬧得沸沸揚揚的氣溶膠傳播,“空氣藏毒能飄到幾公里外”“開窗通風也能引毒入室”,感覺都不能呼吸了,但是根據流行病學特點,都顯示氣溶膠傳播的途徑尚待明確。

氣溶膠傳播病毒不確定,但是糞口傳播是可能的。

在03年的非典時期,香港就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毒樓”事件—

淘大花園E幢事件


疫情與房,給買房人的小建議


淘大花園的小區,非典時期有321名患者感染非典,死亡42人,其中有41%的患者居住在E座,最終的42名死難者中,也有22名是出現在這個樓。


後來研究發現,淘大花園因為建造設計的原因,每座樓宇都有8條直立式汙水管,汙水管是連通馬桶、洗手盆、浴缸和浴室的下水口的,只要有一個攜帶非典病毒的患者,使用過馬桶,就會經過汙水管-地漏-換氣扇-天井之間的層層交換,最終傳染了其他住戶。


疫情與房,給買房人的小建議


雖然淘大花園的戶型在內地比較少見,但是通過淘大花園事件,知道建築設計的合理規範,建築品質好壞真的太重要了。

尤其對於現在居家隔離的大家,隔離最好是單獨隔離,一人一間房。通風透氣採光要好,每天開窗通風兩次,每次通風時間為三十分鐘。

這就要求房屋戶型要敞亮通風好,而且容積率低、樓間距大的小區能保障通風與採光,鄰里之間也不會太過“親密”,不至於炒個飯也能共享飯菜香。

再加上一個觀景陽臺,無聊時還可以放放風,呼吸新鮮空氣,搞搞燒烤什麼的,感覺待在家裡也不那麼無聊了。

在房屋設計中衛浴乾溼分離,動線分明。房子在排水、排氣、行走等方面設計防止交叉感染也是重點。

可見,房子是港灣更是堡壘!


除了我們自身做好防護措施外,物業管理和服務也非常關鍵。防控疫情期間許多小區物業的好壞就顯現出來了。

有的小區物業根本就不當回事,不通知、不定時消毒、不管控小區人口車輛進出,加大了風險。有的乾脆就一刀切,不準出也不準進,就算需要買生活物資也無門可出。

以上這些物業可以說是差生了,但是還是有一批優等生脫穎而出,可以說是別人家的物業了。

長沙一小區物業在門口建一消毒專用通道,業主進出需經過雲霧繚繞的消毒通道。4米長的通道通過專用消毒霧化裝置將對人無損害的消毒水進行霧化,起到殺菌消毒作用。


疫情與房,給買房人的小建議

貼心又暖心,不可為不用心。生活用品蔬菜瓜果不夠了,物業統一採購送貨上門,安全放心。細節決定成敗,防疫期間,好的物業更顯服務品質,業主們也會口耳相傳,成為無形的宣傳,也說明一個專業負責的小區物業有多麼重要。

例如我們邵陽的小區也積極響應,碧桂園、恆大、乾道地產、大漢、恆泰瓏湖等樓盤積極響應疫情防控號召,對小區進行消毒,防控人口車輛進出,進出量體溫,加強小區巡查等。


疫情與房,給買房人的小建議

疫情與房,給買房人的小建議

疫情與房,給買房人的小建議

疫情到來時,也成了檢驗樓房、小區品質的試金石,在品質舒適人性化居住這條路上,樓市任重而道遠。

現在,正在疫情控制的關鍵時期,大家還是儘量不要外出,想買房的各位,可以通過現在的線上看房瞭解選擇,等到疫情過去,再來到營銷中心進一步置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