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陕西美食“搅团”的传说与吃法

陕西美食“ 搅团”的传说与吃法

小的时侯,常常吃奶奶做的一种在锅里搅个不停的饭。很香!后来才知道这饭有一个怪怪的名字“搅团”。浆糊似的黄色面团,很软很香,只是还没等尝到滋味就已滑下了肚皮。

陕西美食“搅团”的传说与吃法

“搅团”是华州很常见的一道饭食,在农村劳累一天之后人们就会做一顿搅团,这饭有一道很麻烦的制作程序。所以在农村来说,懒婆娘们是不做这个饭的。搅团的制作方法,可以说非常简单。但也不容易做得很标准,这就要掌握要领,在操作上下功夫。

先将水烧开后, 一把一把地把玉米面均匀地撒入水中,边撒面边搅拌,要搅得十分地均匀,一点疙瘩也不能有。俗话说,搅团要好,七十二搅。搅团搅团,就在这搅字上,所以,搅就是关键。

陕西美食“搅团”的传说与吃法

搅团这个饭食是怎么来的,无从考证。听老一辈人说过;传说中是诸葛亮当年在西祁屯兵的时候[西祁就是今陕西的祁山县];因为久攻中原不下,又不想撤退;士兵清闲无事,就在那里大力发展农业,以供军粮充足。老吃惯了地方的面食,军中都很厌倦了,也是为了调节军队士兵的想家情绪;于是诸葛亮就发明了这道饭食。不过那时的名字不叫搅团,而是叫“水围城”。

别看它虽然是很普通的农家饭,但没有多少人真正能吃好。

陕西美食“搅团”的传说与吃法

吃搅团是一种很舒服的享受。很有讲究。它不同于其他的食品,用筷子夹或叉子叉就能吃起来的,它必须用一种特殊的吃法,不会吃的人往往是会闹出很多笑话的呢。搅团的吃法别致多样,但归纳起来不外乎热吃凉吃两种。开始吃饭了,要先把调料汤加在饭碗里,不能加的太满,要加一点点,然后才从锅里用勺子舀一勺搅团。这个样子对于诸葛亮起的水围城的名字很是象形。呵呵,真正的“水围城”呢!吃的时候,不能吃的太快,太快就把嘴烫了,吃下去还把心口烫的不成,要慢慢的用筷子从整块搅团的边上,一点一点的夹,夹住再沾些调料水水,再送到嘴里;因为全是软面的,用牙咬不成,端起碗用筷子沿着碗壁往上捞,等捞到碗沿的时候嘴凑上去就是了,抿下,哈哈;就是不能用牙咬!慢慢的品味搅团的香味。很有意思吧?如此,便大功告成矣!

它的另外一种凉吃法。吃法变了,这搅团的名字也跟着变了。与这种吃法相随的叫鱼鱼,用华州话叫“蛤蟆骨斗”,即小蝌蚪的意思。

陕西美食“搅团”的传说与吃法

吃“鱼鱼”时,需将刚做好的搅团从一陶质的漏盆自上而下漏下,然后漏到盆下的凉水容器里。搅团从漏盆里下来,就变成形如蝌蚪的“鱼鱼”。然后再把这些鱼鱼捞在碗里浇上提前配置好的浆水汤,味道十分鲜美,且清凉可口,夏天吃之,十分舒服。所以每年夏天,华州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做浆水鱼鱼吃。

搅团在陕西关中农村普遍都有,但对于吃的方法及习俗,却也是有一些大同小异的。有的地方吃法是将搅团盛在一只大盘子里,每人一小碗用酱油醋和辣椒油调成的汁子,然后一筷子一筷子地蘸了来吃。吃法有异倒也罢了,奇怪的是有些地方还给吃搅团定下了个“规矩”。说法是:“三十早上吃搅团,一年到头够搅缠。“总之,吃了这一顿搅团,这一年将不愁生活过于艰难。

陕西美食“搅团”的传说与吃法

怎么说呢,现在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而搅团却没有从人们饮食花样繁多的生活中退下来,也没有成为人们回忆过去的一种“控诉”,反而经过精加工后,成了吃腻了大鱼大肉人们的美味佳肴,农家饭桌上有之,“农家乐”有之,城里大酒店的餐桌上有之,诱使人们想了去吃,吃后又想,成为了人们的一种回味和向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