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P-39“空中眼鏡蛇”-戰鬥機( 二戰前)

P-39“空中眼鏡蛇”-戰鬥機( 二戰前)

013/貝爾公司的P-39戰鬥機是戰爭期間一種很有特色的飛機。作為一種嘗試,該機將發動機放在座艙後面,通過一根延長軸驅動機頭的螺旋槳,座艙佈置相應靠前,從而改變了飛機的構造。該機裝有4挺機槍,在發動機延長軸內還佈置了一門37MM機炮,在二戰中這也算得上數一數二的強火力。

結構特點

單翼飛機;可收放的前三點式起落架;直列發動機;駕駛艙出口是“汽車式艙門”,駕駛艙後安裝化油器通風口整流罩。

研製歷程

P-39首次採用了中央安裝的發動機,第一次為單翼機使用了前三點式起落架。該機螺旋槳槳轂中安裝的T9 37毫米加農炮。為了把這個武器安裝在機頭,P-39的發動機向後移,放在了與機翼剖面後半部分差不多齊平的地方。一根長長的驅動軸從駕駛員座位下穿過,通過機首安裝的減速齒輪驅動螺旋槳。這極大地改變了飛機的重心位置,因而迫使設計師採用了前三點式起落架。

使用情況

服役之初,P-39在上升到4267米(14000英尺)的高度時,其正常吸氣的艾利遜(Allison)V-1710發動機就應付不了這個高度的稀薄空氣(即發動機動力不足)。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在1938年-1939年間的評估後,美國陸軍航空部隊和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的官員告訴貝爾公司:當時採用的V-1710渦輪增壓發動機對於“空中眼鏡蛇”,這樣是沒有必要的。

P-39隨美國陸軍航空兵的作戰單位在北非、地中海和太平洋戰場發揮了戰鬥作用。1944年初,2150架P-39進入一線服役或充當教練機。這是P-39最輝煌的時刻:9558架P-39中,有4733架在前蘇聯空軍中參加了很多戰鬥。

型號演變

  • P-39D
    後續的變種機型。帶有防漏油箱,4挺0.3英寸的機翼機槍,兩挺0.5英寸的機槍,機首安裝T9加農炮,並於1941年4月開始交付。
  • 其他後續版本
    P-39F(229架);
    P-39K(250架);
    P-39L(250架);
    P-39M(240架);
    P-39N/Q(2095架)。
    美國陸軍航空兵也於1942年從英國皇家空軍回收了200多架“空中眼鏡蛇”,命名為P-4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