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苗熬腊肉:江淮传统家常菜,清新爽口,开春吃它正当时

题记

小时候就记得有老中医仙嘱咐父亲:“开春若有瘟疫,多吃大蒜熬腊肉,喝喝小烧酒,有助抵抗力”。老仙是父亲的启蒙老师,一辈子呵护。


蒜苗熬腊肉:江淮传统家常菜,清新爽口,开春吃它正当时


这话我信。信阳历史上就少有瘟疫记载,前些年的萨斯没事,当下的疫情也比较轻微。信阳官方数据显示,截止昨天(3月3日)午夜12点,累计病例274,治愈率97.4%,信阳与湖北紧密接壤,人口往来十分密切,全辖885万人口。这个情况难以想象,尤其紧邻重疫区,医疗防治一般水平,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当地人的生活习俗和饮食特点,必定有利于防止疫情的因素。

开春吃大蒜苗炒腊肉,就值得关注和研究:在疫情发作中究竟起没起到作用。本文的目的,当然不是神话这道菜,也是因为实在美味,外地又没有,就想着分享,让更多人吃到江淮特色菜。

蒜苗熬腊肉:江淮传统家常菜,清新爽口,开春吃它正当时


家常菜不平常

——信阳光山的“大蒜熬腊肉”

光山县属于古江淮官话区,至今还保持很多古语,譬如把蒜苗叫蒜,把长大的蒜苗叫大蒜,把大蒜叫蒜瓣子。把炒菜叫熬菜,把熬粥叫煎稀饭,把蒜苗炒腊肉叫大蒜熬腊肉。

光山做菜有个好习惯,基本都要荤素搭配,特别是腊肉,不仅从不单独成菜,陈旧的肉还偏要搭配时鲜蔬菜,时鲜的蔬菜非得找着腊鱼腊肉搭伙。反复印证着光山美食标杆:世上美味只两个,“肉边菜”,“骨边肉”。大蒜熬腊肉,既是肉边菜,又是当地开春第一鲜,就成了百姓正月必吃的硬菜。


蒜苗熬腊肉:江淮传统家常菜,清新爽口,开春吃它正当时


——大蒜一生都是宝。

大蒜一生每个阶段都是很好的食材。秋天出苗露出两片真叶,就可以作为佳肴的调味料。光山鸡鸭鱼肉都是炖了吃,只要是炖菜,盛到菜盆,撒几段嫩蒜苗,一盆肉汤立马有了灵魂。

到了过年,地里长着的蔬菜只有两种能入菜,卷花头和乌筋白,再就是蒜苗。蒜苗是过年的“细作菜”。炖肉用它,舍不得一薅大把,去到地里掐几根就好。等到打春开始快生长,正月就长大到能熬腊肉。然后接着的蒜苔、蒜瓣就不说了,各种好吃。

分享这道美食,也是因为当下正是大蒜苗上市,吃这菜的时令。郑州中牟这里尽管是大蒜产区,却没这道菜。这里人只要蒜瓣,蒜苔都不看好,前年地里不要钱都没人去拿。也不习惯吃蒜苗,还没有腊肉,少了这个口福。

蒜苗熬腊肉:江淮传统家常菜,清新爽口,开春吃它正当时


——南方家庭少不了的腊肉。

南北地区的风俗不同,根本表现在饮食习惯上。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基本没有的腊鱼腊肉,在南方却家家必备。原因很简单,北方地区冬天漫长,室外温度很低,等于是天然大冰柜,鱼肉长冻着不会腐坏。南方就不行了,冬天不怎么冷,鱼肉三天就开始腐坏。只有想法,腌了晒干或熏干,才可以放得住,也因此成就了独特的“腊”味。

腊肉风味也因地区不同而不一样。信阳往南,湖北江西安徽一带,原味腊肉为主,只用到盐腌晒干;湖南贵州云南一带,烟熏为主,腌了熏干;浙江上海咸肉为主;两广福建广味为主。

还说这道菜,就我所知,全信阳地区,也只有光山这样吃法,而且各地腊肉都可熬。再往南,湖北湖南江西贵州,也有春上大蒜苗和腊肉的,但是不一样做法,都是炒炒,还很少做。道理也很简单,越往南,正月里的时鲜蔬菜越多,轮不着仅仅大蒜苗来唱独角戏。

蒜苗熬腊肉:江淮传统家常菜,清新爽口,开春吃它正当时


大蒜苗熬腊肉

——大蒜苗这个时候才好吃。

中牟是我国核心大蒜产区之一,这里人自然知道过年后的蒜苗,会跟着小麦一起拔节疯长。这时候大蒜苗最是赢嫩丰腴,可是他们宁肯挖野菜尝鲜,不怎么吃这个。因为蒜苗有嫌贫爱富个性,必须的有肉、多油做来才会激发出美味。一般的素炒,或者和豆腐什么的炒了,不怎么好吃。

用来熬腊肉的大蒜苗,信阳的细小,小指头粗,中牟的肥胖,大拇指粗。在开始长蒜苔之前,大约有20来天的入菜佳期,味道鲜,嚼着嫩,无筋无渣。所以,这里的大蒜苗做这道菜一级棒。就是要注意一点,这里紧靠黄河南岸边,风沙大,蒜苗每片叶子底部都会夹带有灰沙,不注意清洗就会忽略,混到菜里咯牙没法吃。所以,洗菜的时候不能像光山那样,水里摆摆就干净。要一片一片的掰开底部,冲洗掉灰沙。

蒜苗熬腊肉:江淮传统家常菜,清新爽口,开春吃它正当时


——腊肉处理的技巧。

市场上供应量最大的是湘味熏肉。原味腊肉、广式腊肉和浙沪咸肉,都只供应本地市场,不像湘味熏腊肉,网上那么大量,价格还比较便宜。

广式腊肉和浙沪咸肉都不需要前期处理,前者适合蒸熟入菜,后者就当鲜肉入馔。唯有原味腊肉和熏腊肉要有前期处理,才可以入菜。大蒜熬腊肉用的是这两种腊肉。

蒜苗熬腊肉:江淮传统家常菜,清新爽口,开春吃它正当时


这两种腊肉的处理,比较繁琐的是原味腊肉,因为完全干了。先要泡透,使其吸足水分,然后蒸熟或煮熟,再行切了炒菜。湘味腊肉如今为了适应网购,都成真空小包装,属于工厂化产品了。处理起来也相应简单,直接带包装蒸熟,就可以打开切了炒菜。

蒜苗熬腊肉:江淮传统家常菜,清新爽口,开春吃它正当时


——传统的家常炒菜方法。

这道菜属于炒菜,“熬”有煮的意思,蒸熟的腊肉,肉片要切厚一点,一厘米左右。如果是纯炒菜,要切三分厚。然后要到葱段、姜丝、干辣椒,不要盐和其他调料。

蒜苗熬腊肉:江淮传统家常菜,清新爽口,开春吃它正当时


炒锅花生油,先爆香葱段姜丝辣椒,再放入腊肉片炒香,然后放入大蒜苗段,一直干炒到出香,再烹水两勺,翻炒入味,两分钟会收汁,关火起锅装盘。

蒜苗熬腊肉:江淮传统家常菜,清新爽口,开春吃它正当时


题后记:

之所以不叫大蒜炒腊肉,却叫大蒜熬腊肉,这里有个小奥秘。光山人冬天吃菜老习俗,一次做菜两次吃,中午吃了晚上吃。这道菜的魅力就体现在这个上面。本来中午炒的菜就很香很美味,但是,晚饭吃着才是真的美味无比,菜的灵魂才有出现。这是因为下顿吃要再加热,还要热透。腊肉菜肴天冷会油脂成膏,放到锅里要加水煮才行。奥秘就在这个“再加热”,加水煮热就成了熬,然后蒜苗的鲜香合着腊肉的陈香,成就了这道菜的灵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