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罵越笨,單純因為"習得性無助"嗎?背後還有深層次的原因

如果問問孩子們對於自己父母的教育中,最厭煩的一項是什麼,絕大多數孩子會回答是"比較"。

俗話說得好,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比較的時候總是會有一方是輸家,被打上不如別人的印記。

而我們作為人類,擁有充沛的感情,被父母拿去比較原本就很傷自尊,父母進行了比較還要再挑剔一番,進行更深的打擊,這對孩子來說是很鬱悶的一件事。

但是父母也很納悶,作為家長也不想傷害自己的孩子,可是教育孩子需要參照物,跟別人家的情況一比,家長們就納悶了,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在父母的嚴格管教下就能越來越好,為啥自家孩子越罵越笨?

想不通的家長們就把原因歸咎在孩子身上,"別人都是這麼被罵著長大的,人家就知道學好,你就不行?"

孩子越罵越笨,單純因為

教育路上的阻礙:習得性無助

其實,家長們從表面上認知的"比較"問題,是一種對孩子自尊心的打壓和質疑,給孩子傳遞過去的是一種負能量,會讓孩子養成習得性無助的狀態。

隨著教育理念的科普,像"習得性無助"這樣的專業詞語已經被各位家長們熟知了。我們中式教育中的很多孩子,其實都很容易被家長的教育逼成習得性無助的狀態,只是程度深淺的問題。

在我們的中式教育中,孩子不僅承受著來自家長的"冷嘲熱諷",甚至親戚長輩也要在一些重要的問題上用不屑的態度和孩子講話,而家長們秉承著所謂的"謙虛"、"尊敬長輩"的原則,會選擇附和他們的觀點,批評孩子。

我們從來不願意讓孩子有話語權,會直接將孩子表達內心想法的語言視為"頂嘴",而"和長輩頂嘴"是沒禮貌的表現,所以無論長輩和家長說什麼,孩子都要老老實實受著。

孩子們被養成習得性無助的狀態,絕不簡簡單單是家長的打罵而已,這是我們普通家庭中的一個很大的弊端——整個生活環境常常令孩子懷疑自己的價值、否定自己的價值,讓所有的孩子都或深或淺地陷入了習得性無助的狀態中。

孩子越罵越笨,單純因為

比習得性無助更可怕的是負能量

我們很多家長給予孩子的教育方式,容易讓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的狀態,但如果家長審視自己的行為,也會恍然大悟說不願意這樣對待孩子,覺得一味地打擊孩子挺不對、挺尷尬的,能夠意識到自己做得不正確。

但是為什麼在生活中,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卻幾乎無法剋制那些挖苦和訓斥呢?

有很多寶媽說,自己原本明明下決心要好好教育孩子,絕不打罵孩子的,但是第一次情緒控制失敗後打了孩子,瞬間覺得自己作為母親太差勁了,對孩子心懷愧疚。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大一部分母親打罵孩子的次數增加了,甚至內心中越來越覺得打罵孩子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孩子只能這樣教育。

其實,家長對於孩子的攻擊性語言和行為,是一種釋放負能量的過程。我們作為成年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有著大大小小的壓力,

但如果我們是單身狀態,可以選擇大吃一頓、和好友去喝酒唱歌等等,這些娛樂能夠讓我們減壓,釋放掉負能量。

但是成年人組建家庭有了孩子之後,外出單獨娛樂、釋放壓力的機會越來越少,甚至完全沒有,家長們更願意將自己的時間和金錢都耗費在孩子身上,成天圍著孩子轉,失去了自己的空間。

這種狀態下,家長所有的情緒其實都只能對家庭釋放,正能量和負能量都釋放給了妻子或者丈夫,以及孩子。

孩子的情緒和心理承受能力原本就不如成年人,自然承受不住來自家長的負能量,家長本不應該期望心智不成熟的孩子自己化解這些負能量,但家長們往往不懂得這個道理,反而要孩子強行壓制住自己的不快樂,成為了負能量的被動接受者。

孩子越罵越笨,單純因為

錯誤的負能量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有積極快樂的一面,也會有煩惱產生負能量的一面,孩子自身也會產生負能量的。家長原本的職責應當是幫助孩子瞭解自己的情緒,正確對待自己的情緒,調整負面情緒等等。

但是我們的家長在中式教育的影響下,遵守著我們的"傳統美德"去挖苦、諷刺孩子,因此家長和長輩們幾乎每天都在向孩子釋放負能量。

孩子長期生活在負能量中是什麼樣的心態,家長可以從這幾條總結中感受一下:

1. 爸媽嘴上說著愛我,行動上卻總是欺負我,我覺得爸媽不是真心愛我的;

2. 爸媽想要的只有好成績,我內心的想法和感受沒有任何價值;

3. 學生沒有說辛苦的資格,孩子沒有反駁長輩的權利,那我不如上網和網友聊天吧,起碼有人真的聽我說話;

4. 犯錯捱罵,不犯錯也捱罵,做作業的時候捱罵,吃飯的時候也捱罵,拿到榮譽了誇一句後面一百句都是拐彎抹角的罵,我可能只是個出氣筒……

孩子越罵越笨,單純因為

由此可見,作為成年人如果我們不能控制住自己的負能量和情緒化,不僅不能給孩子一個安穩生活和學習的環境,還會讓孩子處於一個糟糕的負能量氛圍內,不斷地產生更多的負能量。

那麼家長們可能會很好奇,遠觀別人家的教育,似乎也是罵孩子,那為什麼我罵孩子的結果是孩子越罵越笨,為什麼別人家越罵越聰明呢?

"越罵越聰明"的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

家長們平時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互相交流育兒經驗,但是很可惜,成年人之間存在著比較強烈的虛榮心、攀比欲,而且成年人比孩子更會"演",其他人所謂乍一聽上去有悖常理,卻被對方"吹上天"的教育方式,背後可能省略了一萬個優秀的育兒思路,只是我們無法去探究罷了。

1. "兩面派"式育兒

小的時候我父親的一個男同事教育孩子就是這種方式,和他談話的時候覺得他誠懇無比,每次和他的兒子一起外出的時候,也總是貶低他的兒子,但是他兒子就是個品學兼優的典範。

這實際上就是我們很多家長都會幹的事:好不容易把孩子教育得優秀了,方法為什麼要告訴別人?但其實這樣人前人後不一致的對待孩子的方式,會很容易把孩子也教成一個非常虛榮的人。

孩子越罵越笨,單純因為

2. "架空"式育兒

這類家長他們打罵孩子,孩子卻越來越優秀,乍一看上去令人十分羨慕,但這並不是什麼好事。

這些家長的孩子內心比較成熟,早就已經放棄了親子之間的互動和親情,甚至非常厭惡、嫌棄自己的父母,因此他們的乖巧優秀背後,其實不包含任何他們父母的愛意,並不是積極教育的產物。

孩子越罵越笨,單純因為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強調家長們應當教會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但實際上我們作為成年人,自己都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尤其是在家庭的小環境中,家長們往往將自己生活的重點全部放在孩子身上,自己的感情不能夠做到理智地處理,家長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就會更強。

因此家長們應該冷靜下來,先將家庭教育放在一邊,審視一下自己的生活,可以嘗試給自己增加1-2個能夠釋放負能量、調整情緒的活動,將自己調整到最優狀態,再來和孩子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