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頭暈、非正常頭暈要謹慎,小心腦動脈瘤在作祟

一位62歲男患者有缺血性腦中風及高血壓病史。時常頭暈,症狀長達3年,去醫院檢查出1.8公分的腦前交通動脈瘤,考量動脈瘤隨時有破裂造成死亡的風險,醫生採取開顱夾閉手術,術後患者狀況良好且無任何併發症,迴歸正常生活。

經常頭暈、非正常頭暈要謹慎,小心腦動脈瘤在作祟

腦動脈瘤是因腦動脈管壁長期受到不平均的血流壓力,導致血管壁形成向外突起的囊泡所導致,常見於前交通動脈和後交通動脈等血管交會處。好發於四十至七十歲年齡間,女性發生率是男性的1.5倍;先天缺陷、高血壓、動脈硬化、血栓等皆為致病因子。腦動脈瘤破裂出血時,病人會出現爆炸性頭痛,感覺有生以來從未過有的頭痛。出血病患中,超過一半患者在就診前或搶救過程中便回天乏術,另一部分患者恐在術後24-48小時內因再破裂出血,導致死亡;少部分患者則在手術後,另外又出現水腦症或腦血管痙攣等併發症,導致終身臥床、失語症、意識障礙等重度失能或神經缺損的後遺症;只有少數患者能幸運醫治,愈後能自理生活。目前腦動脈瘤主要治療方式為開顱夾閉手術經血管內栓塞手術兩種。

經常頭暈、非正常頭暈要謹慎,小心腦動脈瘤在作祟

開顱夾閉手術須移除頭蓋骨,以鈦合金動脈瘤夾夾住動脈瘤根部,防堵血流進入動脈瘤,避免再次破裂。屬於精密手術,需經驗豐富神外醫生執行,手術成功後複發率幾近於零,適用於前交通動脈瘤、中大腦動脈瘤及後交通動脈瘤等。

栓塞手術則是從鼠蹊部穿刺動脈,置入導管至動脈瘤處,以白金線圈填塞動脈瘤腔的方式治療。栓塞手術困難度相對低,但存在與動脈瘤大小成正比的複發率,適用於基底動脈瘤及高齡患者。考量患者年齡尚輕,加上動脈瘤過大,經心臟超音波、頸動脈超音波檢查,確認麻醉風險小,為避免日後風險,決定施以開顱夾閉手術。手術過程順利,經一週住院觀察確認無大礙後,病患健康出院,定期回診追蹤,迴歸原本的生活品質。

經常頭暈、非正常頭暈要謹慎,小心腦動脈瘤在作祟

三高患者是動脈瘤的危險族群,因此患有慢性疾病朋友們,須遵循醫生指示用藥,維持規律化生活作息,避免熬夜、日夜顛倒,並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因腦動脈瘤生長過程無明顯症狀,建議高風險患者定期做腦血管健檢,及早揪出潛在腦動脈瘤;若日常中出現不明原因的噁心、嘔吐、視力突然改變等,務必前往就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