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鳥寶寶,不要再用嘴去餵食了

每一個生命的誕生都是上天的賜予,也是上天給予每個家庭的獎勵。全家人都把這個孩子當做寶貝一樣對待,特別是老人那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生怕沒照顧好。不過最近廈門的寶媽小玲(化名)卻因為孩子的事情和婆婆發生了矛盾。


孩子不是鳥寶寶,不要再用嘴去餵食了


小玲和她的先生結婚五年才有了兩人第一個孩子,全家人都對這份來之不易的”禮物“格外愛惜,小玲的婆婆甚至辭去老家的工作專門過來照顧寶寶。可是在照顧寶寶期間,婆婆的一個行為卻引起了媳婦小玲的極大不滿。寶寶在六個月後就需要進食一些輔食,而這時候的寶寶的牙齒還沒長好,媽媽們都會選擇一些粘稠的流質食品。可又怕營養不夠,所以還會添加一些蔬菜和水果。但是寶寶的牙齒還沒有發育完整,吃蔬菜、水果這些食物可能比較費勁,小玲就會用榨汁機或者湯匙把食物磨成粉末狀,方便孩子食用。但是婆婆卻總是用嘴嚼碎 然後再餵給寶寶,這樣讓小玲感到反感,就和婆婆爭論,但婆婆說自己養的孩子都是這麼來,不都照樣活著好好的,小玲勸說多次無效,非常生氣,和婆婆吵了幾架兩個人就開始了冷戰。

小玲和婆婆之間出現的問題,卻是很多家庭都會有的問題。因為觀念的不同,導致婆媳之間的意見出現分歧,引發婆媳矛盾。


孩子不是鳥寶寶,不要再用嘴去餵食了


病從口入,用嘴給寶寶餵食的危害

  • 傳播細菌、病毒:大人的口腔中存在著許多的細菌,以大人的抵抗力足以抵抗,但是對於抵抗力低的寶寶,就很容易引發疾病。而且有很多大人都是乙肝、肺結核等病毒的攜帶者,用嘴餵食,就會把這些病毒通過唾液傳播給寶寶。

前不久,一個兩歲多的寶寶半夜吐血!醫生給孩子做了檢查後,發現孩子得了胃潰瘍,幽門螺旋桿菌陽性!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會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啊? 隨後,醫生問他們,平常是怎麼給孩子餵飯的,這時,奶奶才說出了真相。她說:“有時候,她肉咬不斷,我就咬下來再給她吃。有時候她看到我碗裡的東西想吃,我就用我的筷子喂她吃。”原來,奶奶很早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她嚼飯餵給孩子吃,孩子被感染了。時間一長,孩子就胃部潰瘍,時間久了,造成胃出血。謎底揭開後,一家人後悔不已!


孩子不是鳥寶寶,不要再用嘴去餵食了

口腔變型鏈球菌、幽門螺旋桿菌都可以通過唾液傳染給嬰兒


  • 影響消化系統:寶寶吃飯時嚼碎食物的過程是一個對消化系統鍛鍊的過程,嚼飯喂孩子對孩子咀嚼能力不好,不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時間長了就會影響到消化系統,而且充分咀嚼可以對口腔、舌部和齒齦進行清掃,防止牙齒排列不齊和齲齒。
  • 影響發育:你咀嚼時,食物的部分營養就會隨著消化液進入你的口腔和食道,被你吸收啦。嚼得越碎,營養成分流失越多。長此以往,寶寶可能營養補給不夠,且食之無味,不愛進食了。而且寶寶長期吃軟食,口腔得不到運動,對以後的發音會有一定的影響。


孩子不是鳥寶寶,不要再用嘴去餵食了

你願意吃別人嚼過的東西嗎


  • 容易引起家庭矛盾: 家庭裡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帶娃觀念,每個人的意見都會不同。有思想新穎的媽媽,也有觀念陳舊的老人。雖然大家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寶寶,但是不同觀念的碰撞,往往都伴隨著很大的矛盾。在電視劇《金婚》中,文麗因為婆婆嘴對嘴的喂孩子吃飯的事,和婆婆發生了爭執,婆婆還因此生了病。而身為丈夫的佟志卻只是一味的讓文麗道歉,向著自己的母親。並沒有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從而使得婆媳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自己與文麗之間也產生了隔閡。


孩子不是鳥寶寶,不要再用嘴去餵食了

這種情況碰到寶媽男,絕望...


嘴巴有多髒啊!為什麼全世界人都懂的問題就你不懂

這句話 應該是很多寶媽想對家裡老人所說的,但是說了怕老人家不高興、以為我們嫌棄他們;不說看到他們那樣喂孩子又感到很不舒服。那用什麼方法勸說,效果才是最有效的呢?


孩子不是鳥寶寶,不要再用嘴去餵食了


  •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首先我們要肯定他們對孩子的愛,畢竟他們的出發點也都是希望孩子能好好的,可能他們都不清楚自己錯在了哪裡,就被甩了一頓臉色。對他們說一些讚美的話例如:你們都是百分之百對我們好的,你們也是這個世界上唯一對我們不求回報的人等等,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然後提出嘴喂孩子的危害,讓他們認識到這樣做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傷害,從而改變他們的做法。

  • 拋磚引玉

如果老人還不聽勸,執意還是要用嘴喂孩子。那我們就可以上網搜索一些:”親奶奶用嘴巴給寶寶餵飯,竟害寶寶得了這種病,奶奶嚼飯喂孫子之後,卻導致孫子死亡”等這一類新聞,時不時的讓他聽到或者看到,再在邊上添油加醋一下,讓他意識到這樣做真的會讓自己的寶貝孫子有危險,這樣他就不敢再用嘴巴嚼碎東西去喂孩子了。

孩子不是鳥寶寶,不要再用嘴去餵食了

  • 開門見山,一針見血

強勢的寶媽,可以直截了當的告訴家裡的老人,不喜歡你們用嘴巴嚼碎食物餵給孩子吃的行為,讓他們以後不要再這樣做。因為這樣做很不衛生,沒有人喜歡吃別人咀嚼過的東西,包括孩子也一樣,只是他們沒辦法拒絕。明事理的老人就會明白你的想法,按照你的意思做,哪些觀念老舊的也會因為孩子的原因答應下來。

有意見不要緊,只要我們敢於提出 。

  • 運用權威,震懾他們

很多的老人,不愛聽子女的話,但是卻特別聽醫生的話。我們就可以抓住這一點,把比較權威的科學餵養文章、視頻給他們看,或者找個時間帶著老人和孩子一起諮詢下醫生。讓醫生講講嘴喂孩子的一些弊端,讓他們瞭解到怎麼樣才是正確的做法。拋棄哪些陋習,使用科學的方法


孩子不是鳥寶寶,不要再用嘴去餵食了


結語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的成長,所以我們要明白哪些行為對寶寶可能存在潛在傷害。我們懂得越多,我們才能做得更好。再想想如何聰明地讓別人接受我們的建議,這樣不僅能維護好雙方的關係,也能更好的守護寶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