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長城都下調了銷量目標,下一棒誰接?

​日前,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公司將下調今年汽車銷量預期目標,由原來的增長8%降至增長3%左右。

如果按照去年廣汽集團累計銷售206萬臺計算,那麼,2020年的銷量目標將是212萬臺左右。

廣汽、長城都下調了銷量目標,下一棒誰接?

事實上,廣汽並不是國內第一家下調銷售目標的企業。

長城汽車此前就已發文表示,將2020年的銷量目標從111萬輛下調至102萬輛;淨利潤預期從47億元下調至40.5億元,均低於2019年的水平。

關於調整的原因,長城汽車的解釋同樣是“鑑於汽車行業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較大”。

疫情之下,多數企業面臨巨大承壓

對於國內多數車企來說,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都是難以承受之重。

乘聯會數據顯示,2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銷量僅為25萬輛,同比暴跌78.7%,跌回到了2006年2月份的水平,環比更是驟降85.4%。1-2月累計銷量196.9萬輛,同比下降41.0%。

廣汽、長城都下調了銷量目標,下一棒誰接?

“惡寒”之下,幾乎所有車企的市場表現都跌入谷底。以廣汽集團為例,其2月的產銷量分別為1.73萬輛和1.93萬輛,同比分別下滑82.67%和81.08%。1-2月累計銷量為19.56萬輛,同比下滑37.30%。

長城汽車同樣不樂觀。2月份的產銷均只有1萬臺左右,同比下跌85.48%和85.44%。1-2月累計產銷8.65萬臺和9.03萬臺,同比下跌53.18%和50.05%。

有統計顯示,今年2月除了廣汽新能源和威馬汽車由於前期基數較小而實現了同比正增長外,其他品牌銷量悉數下滑,且幅度十分驚人。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廣汽本田、一汽豐田等等,都跌了80%以上,韓系的北京現代與東風悅達起亞,更是跌超90%。

部分企業尤其是處於湖北重災區的東風系,如東風本田、神龍、東風風神、東風雷諾等均沒有2月份的產量數據,弱勢品牌如眾泰、獵豹、華晨鑫源、海馬、裕隆、觀致等等,都已經產量歸零。

廣汽、長城都下調了銷量目標,下一棒誰接?

1-2月份累計,銷量跌幅超過50%以上者過半。其中,上汽大眾下滑59.1%,上汽通用下滑52.1%,北京現代下滑51%,東風悅達起亞下滑51.1%,就連一向表現穩定的幾家日系合資企業,也都有30%以上的跌幅。

雖然目前國內疫情已經得到了控制,但3月份的市場情況仍不予樂觀。多數分析認為,消費者購車信心在3月底以前都很難迴歸正常水平。今年一季度,完不成任務將是車企的常態。

供需兩端均受衝擊,市場完全復甦仍需時日

另一方面,雖然國內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海外疫情卻在不斷惡化,“倒灌回流”的風險,將對車企有序復工復產以及車市復甦構成新的威脅。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調研顯示,截至3月20日16時,全國經銷商的門店復工率為93.5%,客流恢復率57.2%,銷售效率49.8%,售後效率56.8%,綜合後的復工效率為63.11%。

廣汽、長城都下調了銷量目標,下一棒誰接?

然而,車企與經銷商的復產復工,並不代表終端銷售情況就能夠及時好轉。

乘聯會統計,車市零售從2月份最後一週的同比-61%到3月第一週的-50%,再到第二週的-44%,的確在平穩改善。但3月份的同比下滑仍將高達41%,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大約只有103萬輛左右。

“疫情對於汽車市場供給端和消費端的影響都是極其巨大的,企業運營成本增加,資金週轉壓力加大。”

近日,崔東樹撰文指出,疫情之後雖然企業的生產恢復速度快,但零售恢復較慢。如果國家層面沒有強力的消費刺激政策,車市的負增長幅度會進一步加大至-8%,低於之前-5%的預期。

崔東樹認為,即使4月份疫情能夠得到良好控制,全國狹義乘用車市場的全年零售總量仍要損失約200萬輛;如果疫情反覆,預計將面臨兩位數負增長。

“儘管政府擬出臺車市刺激政策,但實際落地生效預計要到4月份,而且政策啟動期效果一般不是很突出,等到政策退出前的末班車效果才明顯。部分城市已經鼓勵恢復正常秩序,但消費者購車信心在3 月底內很難迴歸正常,加之學生基本沒開學,購車需求短期內難以強力爆發。”

廣汽、長城都下調了銷量目標,下一棒誰接?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也分析認為,疫情將對一季度的運行產生重大影響。如果疫情在3月底得到有效控制,預計一季度產銷量下滑45%左右,上半年產銷量下滑25%左右。然而,3月底能完全控制住嗎?

今年2月初,易車研究院發佈了《2020年肺炎疫情對車市衝擊洞察報告》,鑑於疫情所產生的影響,建議車企合理調整2020年在華與全球銷量目標,部分國際車企在華銷量目標可先下調10%,全球下調3%。

大眾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迪斯雖然表示對中國市場保持樂觀,但仍預測今年大眾在華的銷量或將同比下滑3%。

業內人士認為,銷量目標牽涉到企業與經銷商全年的工作計劃,採購、營銷、生產與銷售的節奏、現金流的控制等等。如果目標定得過高或調整不及時,不僅將打亂節奏,還可能帶來資金與資源的浪費,加劇車企與經銷商之間的矛盾。

因此,除了長城、廣汽之外,今年大多數企業恐怕都需要考慮重新調整年度目標,尤其湖北疫情中心的那幾家,以及上汽、吉利、北京現代等前兩個月銷售情況不樂觀的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